絳竹🍒
7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吃瓜] 那個#《魔道祖師》 的瓜
其實這噗的思維非常發散,不全然是針對事件本身的評論
latest #28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本來儲了很多晉江幣想開始掃長期在書單上但還沒看的老文,沒想到這兩天吃瓜就吃飽了((((。

#利益相關 :事件開始前只看過渣反,另外兩部沒看過,以前瓜吃得不算多但類型很廣,包括但不限於魔道內部掐CP,全職粉與魔道粉互撕,天官賜福被掛到雷文吐槽中心,還有魔道江澄&浩然劍江澄…………等等事件(。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晉江會拿想像的共同體來勸架有點讓我訝異……他們應該不會不知道想像的共同體在拿來指稱亞文化圈/粉絲圈的各類現象之前,原本是用以說明民族國家的崛起,是個跟政治幾乎無法分割的概念。所以在魔道現在被各方指為邪教的氛圍之下(即使墨香沒有建立教派的意願與能力)提起這個概念,多少讓我有點緊張。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歷史上的宗教狂熱者、很有個人魅力的宗教領袖多少會被當局所忌憚,宗教的號召力可以說與愛國主義不相上下,有時還能擔負政治做不到的情感慰藉功能,舉個最知名的例子,即使耶穌很明確表態「上帝與凱撒的職權是分開的」,也阻止不了當局的懷疑,認為宗教活動已經威脅到政權的正統性。
晉江的聲明強調了共同體的虛幻本質,大約是想避免集體的失控行為被打上反動印記吧。
立即下載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但是你們的政體就是個,以集體主義作為方針的政體呀。所以一旦質疑集體這一概念,至少在當前,也是深具反動色彩的(((。
(好啦我承認我在說幹話)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看到還有人覺得整個耽美圈就此被一刀切被禁掉也沒關係,相信掃除所謂毒瘤之後剩下的都是善良無辜的人,將整個清洗過程比喻為刮骨療毒,相信以後可以在廢墟中重建家園,真的讓人不寒而慄耶。為了毀掉不喜歡的作者願意跳下去陪葬……這比較接近殉情吧XDDDD|||
而且怎麼會有人天真到相信清洗只會有一次?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啊。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說到「捧殺」這件事,想起以前全職很紅的時候有粉絲寫了一篇尬吹的文,大意是說蟲爹的文筆欠缺修飾但是感染力極強,人物塑造鮮明,可以和金庸古龍比肩……還好這篇傳播的範圍沒有很廣,都是在同溫層之間傳播,否則大概也要出事(((((。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再碎一句,期待「盛名之下其實可副」是很正常的心理,希望心目中的好作品被大家喜歡也是很正常的,但太多時候這不是個別(自認品味很好的)讀者可以決定的,除非吧,這個讀者超級有錢可以把自己喜歡的作品影視版權各方改編版權簽下來,用盡各種資源去捧紅他……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但即使如此,還是有可能仆街,讀者喜好瞬息萬變,有些作品扶不上牆就是扶不上牆
如果想要一直支持自己喜歡的作品,甚至想親眼看到喜歡的作品紅起來的一天,心態一定要保持平衡才能長久。
殉情這個比喻太秀逸了
絳竹🍒
7 years ago
tsubame0716: 所以要更腥風血雨一點嗎?感覺更像自殺炸彈客?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中午時本來還想多寫一段,忘記了。
這件事讓我想到,兩年前阿松超紅的時候廚友和我討論過,阿松會火是不是正好打中我們這些剛剛成年、但是不曉得以後要幹嘛的人最深層的焦慮,我覺得很有道理,這部作品拯救了我最低潮的時期,至今我都很感謝它。
很多讀者(就算是讀文學相關科系的人也一樣)都有這樣的立場:一部作品如果不是靠著自身實力(就是文本之內的東西)得到青睞,而是靠著外部原因(文本之外的,不論是剛好趕上時代最流行的題材、最有話題的思潮、名人引薦),那它就不配得到這麼高的重視。
問題是這個「實力」到底是什麼,各說各話,大概只有純形式主義的評論家才會只討論作品本身,不討論「是什麼環境讓作者寫出了它」「又是什麼讓讀者接受了它」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賽珍珠得到諾貝爾獎那年被罵翻了好嗎
說作品的實力就是「講一個好故事」吧,好故事到底是什麼,不同背景的讀者對情節的喜好不可能一樣,經歷過感情創傷的人可能很討厭修羅場情節,經歷過親人過世的人可能無法接受親情離散情節,最極端的例子也許是前陣子河道熱烈討論的性侵情節可能喚起曾經受害者的PTSD。
可是這樣就能斷定只要有上述情節就不是好故事了嗎?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雖然作者已死這一立場已經被大家普遍接受,但我認為不能跳出類型小說自身的特徵來談作者已死。
墨香的公告裡面提到「我寫文/你看文」這一相對單純的互動模式,的確很符合(尤其是架空背景的)類型小說作者與文本保持距離、不做過多自我揭露的創作型態。
但就算類型小說通常與現實保持距離、就算作者堅稱「小說不是自傳」,讀者依然可以透過自身濾鏡去解讀作品,攜帶著自己的成長經驗、情感傾向、政治立場,與文本進行互為主體的對話(不是說不應該戴濾鏡看小說,而是戴濾鏡本來就是無可避免的。正因為沒有完全客觀的閱讀,所以文本的意涵不可能被固定下來,保證了閱讀的完全自由)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包含現在在打這段檢討的我,也經常低估了讀者接受行為的複雜程度,既然無法劃定哪些元素是存在於文本內部而作者可自控的、哪些是由環境決定的(這條內/外的界限甚至常常在變動!)
那麼一部作品能紅是幾分實力?幾分時勢?就,很容易變成各說各話的羅生門(ry)
前面提阿松想表達的是,阿松的大紅說明它正好「被需要」,在某個時間點它產生了直擊人心的力量,不同的讀者都在裡面看到自身的需求,進而被感動。同樣的討論魔道為什麼能紅,本來也有很多角度可以探討,變成現在一面倒的極端狀況其實挺可惜的。
當然「讀者的需求」在這個資本掛帥的時代有很大的操作空間,厲害的操盤手可以創造虛假的需求,但這並不是普通讀者可以控制的,認清本心、提高閱讀品味卡實在(((。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最後我覺得非常奇妙的,「作者管束粉絲」與「作者操控粉絲」完全是一件事情啊,只是力度不同,兩者我其實都不贊同,到底為什麼要給一個作者那麼大的權力???要作者管束粉絲,又要作者不要操控粉絲,獲得這麼大的權力要不腐化很難欸………
這群完全不信任作者人品的anti,竟然要求他在權力的誘惑之下保持清高,真的令人費解wwwww
絳竹🍒
7 years ago
-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發完這噗之後想說魔道萬一被下架就看不到了,於是花了三天左右的時間快速看完(。)
也順便求證了還沒看書時不太確定的事,就是江澄到底有沒有過度借鑒趙晨光《浩然劍》裡面的江澄?
浩然劍的江澄在全書1/3左右出場,個性冷漠高傲,做事也不擇手段。二者除了名字一樣、能用鞭、家裡有個姊姊之外(姊姊江陵只有提到名字,基本沒戲份,但從執掌軍權來看是個強勢的女子,和江厭離的溫柔可親完全不同),看不出任何類同。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參考剛剛落幕的金庸與江南案,江南《此間的少年》借用金庸的人物姓名和人物之間的關係,儘管故事背景從古代搬到現代校園,故事走向與金庸完全不同,所以侵權沒有成案,最後以「不正當競爭」結案。
相較之下,「魔道的江澄(江晚吟)」與「浩然劍的江澄(江明玉)」的重疊度,真的太低太低了。
認真扒人設重複的話,我覺得藍氏雙璧的既視感比江澄強多了,哥哥暖如春風像程顥、弟弟厲若冰雪像程頤,藍家那個存天理滅人欲的家規,動輒處罰門生倒立悔過,四捨五入就是一幅《程門立雪圖》…………可是人家二程子是躺平任後代讀者二創的歷史人物呀(。)
有沒有歷同女孩要寫crossover!!!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隨便存個搜韻網檢索結果。
這是「江澄」最可能的典故出處,「紫電」的可能詞源,以及江澄的數千種吃法(……)
以「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在古典文學語境中的超高知名度,我認為撞幾次名都不誇張啦…………
https://images.plurk.com/3SErUco1OWjrIIBnkCSMne.png
https://images.plurk.com/7LyP01JU6DK3eZ1Xbvdl5a.png
https://images.plurk.com/2AtJBAAueDC734wEAPI6F9.png
(還有很多評述「澄江靜如練」的詩話,以及後代詩人化用這句的,篇幅所限就不一一貼了)
之前吃魔道瓜的時候也有看到不少覺得MX文筆可以比肩金庸的微博發言,還有一篇誇她有曹雪芹的風骨,只能說粉絲是很厲害的物種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rp1230: 粉絲瘋魔起來真的很令人煩躁www我們看的是同一本書嗎(((

其實我很贊同狂粉以感性的方式發表感想,例如一大串「啊啊啊啊啊啊啊真是太棒了」「好萌啊啊啊啊」「嗚嗚嗚嗚我的心融化了」都無可厚非。
引人討厭的,都是試圖把自己的主觀意見提到一個絕對客觀高度的狂粉……如果說OO讓我聯想到XX的某段文字(具體引用出來較有說服力),至少還強調了「這是我的主觀意見」;但是說OO堪比XX、OO超越XX這種,看起來就非常煩躁了(。)
魔道現在書本身還好,作者跟粉絲好像都被槽的滿慘的,劍三剛好是被粉絲碰瓷的重災區所以我經常莫名看到一堆瓜(?)不過還好我看到大部分人都是擔心耽美圈被拖下水,覺得可以一起死刮骨療毒的腦迴路也未免太精緻了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罵書的也有,記得大部分都是罵主角三觀不正(?)但這些讀者粉配角的時候看起來和普通書粉沒有兩樣,甚至更熱情更瘋狂,會抗議作者踩自己創造的角色(???)總之他們的心態實在太曲折,我很難理解,我自己是想不到任何讓角色和作者斷絕母子關係的方法啦(……)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我看到的瓜大部分是霹靂圈&全職圈漂出來的,前者已經撕很多次,我也困惑為什麼作者不承認他有看過霹靂,承認這點並不等於認了抄襲霹靂這口鍋呀……但也不排除是已經不想溝通,乾脆堅壁清野。
後者鬧最大的一次是清明節燒yy海報,照理說本來不干魔道什麼事,但是燒的人被爆有看過魔道所以全職圈懷疑他是臥底(ryyyy
哈哈主角的三觀我不知道,只知道薛洋好像很多人罵稍微百度了一下之後實名心疼曉星塵
只聽說過不爽同人踩角色的,不爽作者踩角色真的是很少見,雖然我國中的時候曾經因為不滿HP第八集死太多人而且有些死得太隨便著實恨了羅琳一段時間沒錯(????)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薛洋大概自帶腥風血雨BGM吧,討厭他的讀者會把對角色的恨意發洩到作者身上,喜歡他的也會怨恨作者對他不夠好………記得最具爭議的情節是薛洋直到死前還捏著曉星塵給他的一顆糖,這段剛寫出來時被罵得很慘。
其實我覺得罵的人是最容易被帶動情緒的,他們極有可能也被這段打動了,只是不願意承認「我竟然對喪心病狂的反派產生了那麼一點點的同情」這件事。
掐這段描寫不夠自然我可以理解,但是掐「洗白薛洋」我總覺得從根本上搞錯了什麼(。)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前幾天為了找錘把浩然劍也看完了,錘沒找到,反而不小心吞了四十米大刀……
看到喜歡的角色慘死或變成砲灰的時候,通常我很難準確區分自己到底是「感情上無法接受」或者「理智上無法接受」(ryy
通常是後者讓人比較心累。也會去想這樣寫是不是有邏輯性,作者是不是違反了前面提到的設定,輕易弄死角色是不是很浪費,等等。但話說回來,這些問題只有在我是原作者的情況才有必要考慮,不是作者想再多都沒有用,想通這點就不怎麼恨作者了(#
但是對作者沒有愛也沒有恨的時候通常也差不多脫粉了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