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宴★
7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今天跟一個在特教班任職的朋友聚餐,
聽他說有關工作上的事情真的很新奇
下收我記得的一些事件
latest #28
雷宴★
7 years ago
因為是特教班,班上各式各樣的學生都有
當然,也不斷的發生狀況。
雷宴★
7 years ago
其中一個學生特別愛挖鼻孔,
不過嚴格來說,那個孩子好像也不算「挖」鼻孔,
因為有時候他就只是把手指插在那裡而已,
而且無論怎麼勸導或教育,就是沒辦法讓手指長期離開鼻孔。
雷宴★
7 years ago
我朋友為此煩惱了很久,也查了一些書籍想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全部都失敗了。
最終他想起成為老師前,教授說過的一段話:
「思考如何改變一個人之前,你得先了解對方是如何成為現在的他。」
立即下載
雷宴★
7 years ago
所以我朋友就…..
某天下班回家後,
雷宴★
7 years ago
一整晚很努力的讓手指維持在鼻孔裡面。
雷宴★
7 years ago
「他的父母也沒有頭緒為什麼孩子有如此特別的嗜好,既然家庭問不出個所以然,小朋友也答不出個所以然,當然只能親自實驗了。」朋友如此說道。
雷宴★
7 years ago
接著他進行了一連串的實驗,包含換手指、深度、觸感,也試著控制變因去探討手指在不同狀態下對於心理與情緒方面的影響。
雷宴★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我:「等等,我好在意實驗結果,最終你得出什麼結論?
友:「我想了非常久,最終得出手指放在鼻孔裡面唯一的好處就是摸的到柔軟的鼻毛,所以我就去買了市面上觸感最接近鼻毛的魔鬼氈送那個孩子,於是他就再也沒有再犯了。」
雷宴★
7 years ago
………為什麼我總有種徹底輸了的感覺
還有最接近鼻毛的觸感到底是怎麼樣的觸感啊
雷宴★
7 years ago
───────────
【補充敘述】
還有一個也一樣是特殊案例的孩子,
特別喜歡脫衣服,無時無刻都想把衣服給脫掉。
但是我朋友無論怎麼實驗也得不出個結論,所以這個個案目前依然是進行式。
我:「抱歉打斷,只是想問你有沒有看過妖精尾巴?」
友:「沒有,那是什麼?」
我:「好吧,沒事。」
───────────
以上
晨心
7 years ago
......覺得滿感人的,雖然覺得朋友認真實驗很可愛,但很多行為確實都會被急於矯正,反倒造成了意料不到的反效果(至少急著去矯正的那些人並沒有想到過)
Mizore
7 years ago
我也覺得有點感動⋯⋯願意為小朋友付出這麼多耐心去了解他
觴。
7 years ago
是格雷阿
然後這位老師還真不錯,很多老師對於特教班都很敷衍……
雷宴★
7 years ago
他說了很多案例,不過就這兩個我記得住
第一個是因為驚訝一個老師原來能夠為學生做這麼多,第二個是因為…格雷
我自己也有學生,所以看到他的努力程度,其實有點愧疚
抱歉亂入(艸|||)...特教的老師能做到這樣真的很用心,以前做安親班的時候班上也有一個情緒障礙的學生,同事們會採取的都是讓他功課抄解答...ˊˋ
這樣的老師讓人尊敬啊...
雷宴★
7 years ago
aya040116: meihime:
雖然很遺憾,不過直接罰的狀況確實比較常見…
所以才更讓人尊敬,這樣的為孩子著想是很難得的
路過打擾抱歉
想推一下這支影片,泰國特教相關的小七廣告(對)
泰國7-11超感人的微電影廣告(改編自真人真事)希望所有老師都能善待這些孩子們
黃小月
7 years ago
n84u04: 看到後面,不免想到,若當事人沒有展現出日曆方面的天份會怎麼樣呢?
特教孩子的題材,最後總是以他們在其他方面比一般生強,來做結論說他們也有優點,那是不是沒有的特教生就活該被放棄?必須有天分才能享有教師的關注、同學的諒解,而不是生而為人就該被尊重?
之前看魯冰花也有類似想法 orz
yuehyi: 老實說看到後面也有一樣的想法呢
不過我認為這支影片的重點是在於老師願意陪伴、觀察這樣的孩子,而不是直接打罵或放置
哪怕影片中的超沒有這項能力,老師還是會努力的把他留下吧
黃小月
7 years ago
我個人是覺得有時候背景在不自覺的氛圍中藏的訊息滿可怕的啦,當然老師的用心不容抹煞,只是整個社會還是支持著:沒用的留著做什麼?然後為了能讓對方留下,要拼命找對方的優點 o.o
黃小月
7 years ago
不過說真的,對自己沒好處(不管是心靈還是物質上)的,也真想不到為何要付出 orz
晨心
7 years ago
嗯......看完影片之後,個人覺得就算不是那麼厲害的才能,但只要是人一定會有屬於自己比較優勢的地方 (無論是能力還是特質),也不能說是「因為期待這個孩子會有哪個厲害的能力,所以才這麼陪伴他」,倒不如說是「陪伴孩子找出他可以肯定自己或比較喜歡自己的部分」,無論是不是特教生,我想只要是人 (長成大人還是一樣的) 都希望能夠不那麼討厭自己,假如能有多一點點可以更喜歡自己的理由就好了。只是如樓樓上所說,社會氛圍的影響,好像要符合某種「標準」的好才是真正的好,但我覺得站在任何人或孩子身邊的意義就在於要告訴他們這個「標準」其實是很主觀、人人皆不同的,那無論是誰都有值得被看見的部分。否則若期待每個人都有符合「標準」的厲害能力,我覺得這是過於不切實際的。
黃小月
7 years ago
chenxin1030: 很喜歡你這樣的解讀法
黃小月
7 years ago
不是找出才能而是找出他可以肯定、喜歡自己的部分,這個想法讓我長久以來糾結於:為什麼一定要用“找到對方的天份”來當作快樂結局,難道沒有天份的人不配做主角嗎?的疑惑,豁然開朗了,原來本質來說是要讓當事人能喜歡自己。
非常感謝您
阿酸
7 years ago
鼻毛故事好感人。格雷居然是以這種方式出現,你朋友有說是用什麼方法實驗學生脫衣服的問題嗎?
晨心
7 years ago
yuehyi: 很高興能解開你的疑惑喲,畢竟無論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終究還是自己故事的主角呢,這是無可替代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