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攸h
7 years ago
@pockytree - 〈作者已死〉手動轉下,這篇漫畫文藝的風格我還蠻喜歡的,然後我也喜歡他講的故事。
latest #12
攸攸h
7 years ago
不要說讀者了,當下創作的心情跟事後再回想都不一定會一樣了
攸攸h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像是在word寫稿,沒存到檔遇到當機,只好重寫一次,味道就完全不同。
真人真事
攸攸h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雖然有時候讀者的反饋跟預設的不同,有好的,也有壞的。
但是能多一個角度審視自己的作品,也蠻有趣的。
立即下載
攸攸h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還有,其實不是我的故事說得多好,而是某些片段,或是句子剛好觸動到讀者的某些經驗,而進行了聯想,讓他們有不錯的體驗。
不過這體驗,其實不是來自於我的作品,而是來自他們自己的感覺。
所以有時候我會這樣想:讀者會覺得我的作品有趣,其實不全是我的功勞,反過來說覺得不有趣,其實也不全是我的問題

雖然講來講去好像都在撇清責任,但是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與讀者連結,是個很美好的體驗
被稱讚當然爽啊,被指責當然會不爽啊
攸攸h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然後很突然地感謝噗浪增加了編輯這個功能 可以後悔修改真好(
攸攸h
7 years ago
接下來閒扯
當初會跑去對岸平台發表創作,真的是因為冷要找人取暖結果找到一堆台灣人
一開始是貼吧,然而那時候的貼吧發表出去就不能修改了!!!簡直是恥辱柱
後來固定在lof 是因為有人以及可以修改!可以修改!
這真的超符合我的需求的的,有人看又可以反悔,我看不順眼還可以把文先關到小黑屋改好在放出來就行了。
可是後來lof 多了一個新功能叫特別關注,如果關小黑屋在放出來會通知有點這個星星的讀者……另類公開處刑
攸攸h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我不太習慣在微網誌的地方創作,噗浪跟微博都很少直接拿來發文或是寫段子,因為我喜歡寫一堆後再開始改錯字語順,所以這種以百字為單位創作的東西,對我來說不太好用

不然就是找群組小圈圈或是一對一私聊,錯了也沒關係,對方我認識而且大部分時候可以包容我,並理解我的意思
攸攸h
7 years ago
我算是「沒人理我就不想寫了」的類型,基本上很在意有沒有熱度,有沒有回應還好,有人看最重要,最好是能給我一些回饋
但是後來發現有朋友互動後可以大幅緩解這種症頭,有小圈圈可以待著游泳後就不會出來跳火圈表演了
是個表演慾旺盛,但是有固定觀眾,即使只有一個,但願意給我拍手,就可以滿足的作者
攸攸h
7 years ago
一對一的好處是獲得的回饋會更深入,有時候也會很意外對方是這樣看我的作品,因為我根本沒想這麼多
所以才有「讀者怎麼看這個作品,其實是讀者自己的事,跟我關係不大 。」的體會
不過只收到已讀,受傷的感覺是加倍,0或是100天堂與地獄
攸攸h
7 years ago
想要一次講個夠
對於點讚點心這件事
雖然我很在意,但我通常不會直接在作品開頭或是結尾的部分提到,原因是我希望作品得到的喜歡,是真的喜歡:真的有被我寫的什麼地方給觸動到、或是真的很喜歡我想像中這個CP相處模式、很喜歡我寫出來的某個角色、某個橋段……跟我有同樣的熱情,同樣的情緒,同樣的體驗。
那是再好不過了。

不過我自己也是讀者,所以知道有的作品看了喜歡,然而「因為其實我根本沒看過原作」、「十張圖我喜歡某張但其他張不那麼喜歡」、「這篇文主CP很戳我但是配角或是設定讓我不舒服」……等等等理由,而導致有了喜歡這份心情然而不會留下足跡。

或者是:「我覺得還可以那就鼓勵一下吧」、「雖然沒看過原作但這張圖這顏色很喜歡」、「這篇文我不喜歡但我愛太太」……各種奇怪的理由,導致我沒那麼喜歡,不過卻點了讚。
攸攸h
7 years ago
讀者與作者能想法一致,有相同的體驗,能彼此喜歡(?)是件浪漫然而不能強求的事情。

這樣得到的時候才會特別開心,才會珍惜,然後不喜歡也是的同樣的道理,不用被綁架而做出不想做的事情,不管是站在讀者還是作者的立場。

喜歡你的會喜歡你,而討厭你的還是討厭你,小丸子說過有的事情不是我不在意,而是我在意也沒用。
就是這樣(
攸攸h
7 years ago
繼續講

我理想的作者與讀者互動形式,應該是單純的傳接球模式,直球扔出去,穩穩地接到,然後再傳回來,我也穩穩地接到,棒。

但實際上遇到會有,我是站在投手丘上的投手,被全壘打或是四壞保送之類的
更慘就是我像是在對著牆壁練球,根本沒打到牆壁,自己的球大暴走完全接不到,還是球反彈回來還打傷自己的臉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