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拉雅吉貝耍部落夜祭
大公廨建築裡供奉著麻豆社的尪祖、蕭壠社的阿立母。公廨裡三室兩旁有石椅,必須是神職人員或是參加過失傳的“對緣”儀式的族人才能坐。
祭祀流程
祭祀時入內要拖鞋,祭拜阿立母的儀式稱為“三向”,以檳榔、米酒以及用糯米做成如麻糬的食物置於壺前,並以口含酒向壺的方向噴三次,如同漢人拿香拜三次相似。其流程為先手持檳榔以三向族語與祖靈對話、請祖先享用祭品並訴說祈求的願望,然後置檳榔於祭壇上,以米酒“點酒”的方式滴酒三次於檳榔上頭,該動作稱為“dalong搭弄”,隨後含酒向祭壇噴酒三次,再向身後噴一口。
https://images.plurk.com/599OXkYuHUpbQyY6UU12FH.jpg
latest #9
對族人來說,因為有五根手指,所以對族人5是一個最大的數字,竹子上的豬在祭師做過儀式後會蓋上白布,白布象徵衣服,與平常會聽到過世蓋白布的意思不同。蓋上白布後,每過20分鐘(現在改為15分鐘)敬酒一次,總共五次。https://images.plurk.com/HLI7Y9shGk9uiAsuKxBMK.jpg
以前基督教傳教時,常常找上當地部落的頭目,先說服他改信基督教然後再往下傳教。不過吉貝耍部落由於位在平地,交通及醫療上的便利性都較高山民族來的好,且從清朝時代開始就有一些握有大面積土地大地主(直到日治時期受日本政策影響,土地在一年內被大量收歸國有,導致大家族逐漸沒落),經濟上也不缺乏物資,再加上當初的傳教士並沒有找上吉貝耍部落的段姓大家族,因此直到近代,吉貝耍部落信仰基督教的僅有12戶左右而已。
敬酒儀式之後,由準備祭品的人家集合在公廨裡擲茭(將檳榔剖半),隨後祭師執行最後的儀式,並請祖靈點收豬隻後結束。
立即下載
跟很多的部落活動不同,一般部落的活動都會挑在月圓時執行,可是吉貝耍的夜祭以及哮海祭卻是選在農曆九月初四初五舉行,主要是因為部落的傳說影響而定在這兩天。
夜祭最後的牽曲。
西拉雅的服飾布色多以白色為主 https://images.plurk.com/5yfztWyBxDclfMOCiydCYt.jpg https://images.plurk.com/42jEkio3kSVaFpUSkuofSR.jpg
牽曲到最後一樣會擲茭,如果祖靈不滿意,那麼牽曲就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祖靈滿意有擲到茭為止
夜祭隔天就是哮海祭,一樣由吉貝耍的婦女來牽曲,參加儀式的族人都是打赤腳頂著大太陽,從最熱的下午一點半一直牽曲三次,牽了一個小時多,最後才有聖筊出現,超級佩服這些阿嬤的。而最後的壺水會分給在場的每個人喝,用以保平安。https://images.plurk.com/4C0vKVrLErLrhljy2U0yRx.jpg https://images.plurk.com/6sK6iKCX1pleaY1b7yBbA0.jpg https://images.plurk.com/3JlVbPy5fvmoTx8kZHyG0y.jpg https://images.plurk.com/1Wg1tzGvQA4PnHlpGU4pmr.jpg
這兩天還算挺累的,騎車1小時到柳營,而且活動直到凌晨2點多才告一個段落,主辦單位原本預計3點才結束,端看阿立祖的心情啊啊啊。這個時間太晚這個地點太偏僻,只能捨棄旅館直接睡全家超商裡,一直半睡半醒的有夠累😴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