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6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冬之島的住民們
#冬之島的旅人釋出記錄
✦引路鳥
Responses disabled for others than plurk poster
latest #12
我的朋友曾經告訴我:「若是你用油燈下書寫的身影敬奉神靈,也許創作之神(與其好友靈智之神)會賜你平靜。」我想這是為什麼每當我提起筆,腦中的思緒就會漸趨安靜──你可以稱那為一片空白。
我花了一點時間選擇該由哪段旅程作為我們的開篇;而我知道,閱讀分期刊載的故事者不一定會從第一篇開始讀起,許多時候我們與心悅的篇章全靠命運牽引;信件的妖精不一定會如期抵達我的朋友那裡,畢竟冬之島的道路全取決風雪的心意,而我沒有給妖精們多少甜頭。
在下一次柴火顫抖前我落下筆。如同他說的:以書寫的身姿敬奉神靈。
節選這段路途僅是因它的意韻略足概括我的旅行。作為一名旅人的紀錄它將缺乏故事性與深遠涵義;讀到文字之人或大可結合自身經歷領略。當然,紀錄是一種資料,而資料的存留除了存留,還有尋找與使用。以後我們有機會提到。
先不必花費篇章解釋我此刻的處境。你可以想像有一場暴雪——是的,就是我們熟悉的那樣——長期出沒於冬之島的暴雪,以一種靜寂的嘶喘;就是我們熟悉的那樣。記錄的開頭我身在我們親暱共存的暴雪。
狂飛的雪雨令畫面蒙上破損之意,我必須在這個艾爾瑞亞的第十一個時辰來臨前通過城牆;引路鳥的指骨指向西南。
我有一只非常好的引路鳥骨骸,這可愛的孩子在牠短暫的生命中嚐了降在那條街的每次初雪,月節的霜華也曾凝在牠藍綠的羽翼上;我懇求牠贈予旅人遺骨,好不使我迷失在乾枯的樹林遙遠的道路。即便我不曾長住這條斯崔特,牠仍慷慨地打出同意的舌鳴。我不懷疑牠的指引;當牠將我帶到雪丘圍繞的地域,我也只是提起警惕。
總地來說,小卻高聳的雪丘組成這塊地區。每座雪丘直徑三到五公尺,高逾四公尺,雪丘低陷之處可落步伐。
吸引我注意的是七左彎四右拐後的一塊巨岩。陣間的風雪小了許多,薄薄片片如灰飛,那塊岩石卻異常潔淨,平整的一面斜斜對著來者。我走近一看,好像有什麼物質覆在上頭,光滑,冰冷,平薄如鏡;又可能僅僅是冰雪凝在岩石上,受這裡的地形與風整成一面天然的穿衣鏡。
這面鏡裡只有黑暗。我看不見自己的倒影,連將發著微光的指骨湊近都只能看到……一支草?
一支草長在鏡面一角,一道人影彎腰端詳。金屬的飾品從他懷中落出。
我忍不住撫上胸口,鏡裡那支手也撫上寶石靜靜摩挲;空氣中不知何時湧現一縷愁雲慘霧、一陣令人無措的悲愴、一股勝於氣溫的絕望冰涼。我暗道這股冰涼只有灼燙的淚水才能與之相抗。它們並非來自雪丘冰鏡,而是源於冰鏡內模糊人影觸摸的寶石後方,空洞蕭索的胸膛。
突然,一雙碩大的橘色眼瞳佔據我的視線,猶如花朵倏然開放在兩綹長長的白眉下。順著白眉與幽深的藍光往下看,我認出這是金盞雪猿。
金盞雪猿,因其長長的眉上毛髮與如金盞菊花的瞳孔著名。那在雪中太過刺激的橘,那發著光的橘黃中漆黑的花蕊,誰看了都會心肝一驚。
事實上牠只是看著來人。看著來人的無法看清。牠的眼睛只存在一瞬間,驚醒了旅人。
我握緊手上的指骨。這小東西第一喜歡掀翻我的羽毛筆,第二愛逗弄常來撫摸蘋果的金盞雪猿。
第十個時辰已經過了一半,我加緊腳步穿過雪丘;而當我在第十一時辰差八分前進入城池過地圖前欲記下座標,那裡卻根本沒有一片雪丘林。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