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可拉
6 years ago
[心得]電視劇《憤怒的菩薩》
距離看完這部戲已經過了好幾個月,趕在今年結束以前把感想寫一寫,不然拖延症又病發的話大概就沒了XP

電視劇是改編自陳舜臣的同名小說。(陳舜臣是個值得認識的作家,有興趣的可以估狗他)

相當推薦,而且全劇才四集,輕薄短小,重質不重量。
latest #8
黑可拉
6 years ago
吳慷仁依舊帥

可是他的口音XDD
因為他飾演的角色是留學日本的中國人,第一集開頭的時候還聽得出他有改一下口音,接著偶爾台灣腔忘記就跑出來,到最後根本全部是台灣腔了....
另外戲裡他不熟悉台語,講得很慢這邊有演出來,但是到後面的劇情他的台語忽然輪轉的要命....說好的中國人呢?會不會融入太快XDD
黑可拉
6 years ago
另外一個亮眼的是郭鑫

每次看郭鑫都會自動帶尷尬濾淨XD他總是帶著尷尬氣場~
我看到第二集時才發現那個操著特殊腔調的軍官是郭鑫!!
總而言之他很進入角色,完全沒有郭鑫該有的氣場(?),給他的表現鼓掌!
然而之後看他演別的戲尷尬氣場又回來了orz
黑可拉
6 years ago
(下面開始必較正經)
故事的時間是1946年,台灣的歷史經歷重大轉折,顯而易見的是台語、日語和中文交雜,更深一層的是立場、身分、認同的重新轉換與適應,有人忽然變愛國者,同時也有另外一批人一夕之間成了漢奸。

有更多人是手足無措和茫然。
立即下載
黑可拉
6 years ago
故事裡用三國作為隱喻,台灣、日本、中國,面對接連兩個政權,台灣人在文化、種族上如何在此消彼長的各個勢力中定義自己,劇中沒給解答,也許到了現在,解答也無法一言以蔽之(遑論達成共識)
黑可拉
6 years ago
戲中的氣氛陰暗詭譎,除了劇情是殺人推理之外,還有對未來的隱隱暗示。

1946年,那時的國民政府軍官和台灣士紳見面時一片和氣,互相寒暄問候,然而表面的祥和下卻是洶湧的暗流......

之後1947年,甚至未來更長的一段時間,大部分的台灣人都知道,將是一片腥風血雨。

看到結局兇手終於露出兇殘面貌時,猜想兇手的身分是不是對歷史的一種暗示?
黑可拉
6 years ago
最後用我最有感覺的一段台詞做結尾,這是主角楊輝銘的日文口白:

我們臺灣人接受日本教育,過著皇民化的口號,被教育成日本人
然而,臺灣光復之後,我們就正大光明地變成了「中國人」
問題是,何謂中國人?
我還無法確切明白,也不知道自己會被塑造成什麼樣的人
回歸中國版圖的臺灣人,背負起新的不幸
五十年的隔離,導致臺灣和大陸之間,僅剩下「漢族意識」在維繫
理所當然的,我們必須從這裡重新出發
憤怒的菩薩(日文旁白)
安琦拉〞
6 years ago
看黑黑推薦就也有興趣要來看,而且是吳慷仁!!!,但想要來請問一下黑黑:
1. 黑黑有看小說嗎?如果有的話,會推薦先看小說還是先看影集呢?
2. 黑黑的收看方式是用電視看還是在公視+看呢?
黑可拉
6 years ago
lucy89071: 是說當初還很嫌棄吳慷仁的髮型,結果等戲播出後才瞭解是怎麼一回事(他還是俐落短髮最帥
1. 沒有欸,不過家裡是有一套陳舜臣的成吉思汗一族──也是沒看XD
但我想小說會對人物的心理有更深的刻劃吧,說故事的角度或許也和電視劇不同。
2. 那時可是乖乖守在電視前看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