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英國的那些日子 關於食物的閒聊,下收
latest #31
其實各國都有黑暗料理,那麼我在這裡待了4個月多月,來寫寫感想,不過口味這種東西本來就很主觀,所以沒有絕對性
我是很怕洋蔥、大蒜、韭菜、彩椒這一類的蔬菜,但是歐洲包含英國料理幾乎必放,跟台灣家常菜九成必放蒜頭下去炒是一樣的
那英國料理的味道如何呢?......我後來想了一下,為什麼英國料理會被稱為黑暗料理,應該是料理方式的關係。我的寄宿媽媽幾乎每天都會煮,對我而言也算好吃(挑食的不在此限),但是有一個地方有很大的不同
立即下載
就是香氣並不等於味道。也就是說我吃習慣了台灣的菜式與小吃,所以一聞到香氣,我的記憶裡會自動帶出鹹度味道等等的品嘗印象,不過由於歐洲料理崇尚健康自然原味,所以入口的食物味道是與印象不相等的
所以可以構成難吃的原因之一
如果想試試什麼是香味與口味不等號,個人推薦星巴克的鹹食,現在不知道改進了沒.....所以到外面吃我通常點保守的英式早午餐,基本上不會有太大雷出現,也不會太貴,因為台北東區有些店的英式早午餐已經貴過英國現在的匯率....= =
Lydia☘️🌟
6 years ago
我反而是很適應因為我吃超淡,非常喜歡原味!最好只有鹽巴跟胡椒粉!
英式早餐超好吃的
所以說個人口味關係啊,大多數台灣人吃家常菜長大的,基本菜式就是那樣
而且我是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他們喜歡把肉料理得很乾,然後再調醬汁配著吃,如果沒有醬汁,那些肉真的很像吃麻布料又乾又柴....不是我愛說
零食我也是勇於挑戰,但醋酸洋芋片我真的不行,喜歡醋酸的就很愛,曾經有韓國同學給我和其他韓國同學嘗試,結果他們起鬨說這根本是Rubbish
Lydia☘️🌟
6 years ago
我覺得英國料理最讓我不能適應的不是味道,是變化度很低,吃來吃去就幾種很快就膩了
可能我都挑安全的點吧,變化度對我來說倒是還好,不過來了這麼久,我居然還沒去買炸魚薯條
有洋蔥的我一概不點,所以我的選擇性真心不多啊
科學博物館跟V&A博物館的蛋糕挺好吃,甜點也不太會踩雷
除了食物,讓我驚嚇的一點是,他們從來不洗快煮壺......
也許少部分的人有洗,但我目前遇到的家庭是沒洗過的
所以常常會看見杯底有飄搖的白色片狀物對你招手搖擺......
冷水是可以生喝,但是厚厚的一層白水垢卡在壺底跟壺嘴可以視而不見,到底是????
不過要說崇尚自然原味,他們的培根又鹹到爆炸,是那種我這個吃慣台灣重鹹的人想問英國人你們的腎臟還好嗎?的那種鹹
我曾經中午買了培根起司帕尼尼,下午口渴一直跑餐廳喝水....
真是好極端的食物料理
總而言之,英國料理有過半不算黑暗料理啦,如果硬要拿仰望星空來撐場....我覺得鯡魚罐頭可能比較可怕
(Y・ᆺ・)
6 years ago
原來如此!廳最近認識的朋友是說只要避開所有寫著"傳統"兩個字的食物就沒問題了XD
(Y・ᆺ・)
6 years ago
澳洲的英式早餐.......我是在台灣人開的店裡吃的
炸魚薯條幾乎都是在超市買冷凍直接用烤箱烤(
miladoor: 雖然是說避開傳統,但菜單上其實很少看到傳統的字樣,除非已經知道那是甚麼玩意,比如黑布丁之類的.... 當然不會有勇氣去點,因為不熟悉歐洲料理,其實菜單上很多菜式我看不懂,所以只挑看得懂的
另外香腸也蠻特別就是,他們的香腸製作上應該是把肉絞成肉泥去灌,跟台式可以吃到肉塊的口感完全不一樣
也有特別為素食主義者製作的香腸
提到素食主義者就不得不說一下他們的素食主義是什麼樣子
跟台灣的宗教素食不一樣,素食主義者只食用蔬果類,動物性的素食都不吃,就是蛋類、奶製品,反正由動物產出的一概不吃,所以跟台灣的素食是不同的,基本上台灣的素食大部分都和宗教有關,也有吃鍋邊素的偽素食,真的很難跟同學們解釋這玩意
然後這又牽扯到佛教和道教的一堆規矩.....
用英文會腦死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