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我的心態有點偏激 所以是以我自己解讀的角度來講
我知識水準高你一等所以我教你
我能力比較強所以我幫你分攤一些
我會的東西比較多所以我多做一些
看到別人在痛苦時會想去幫他
研究裡提到是為了想減緩看到痛苦時,設身處地(同情心)而讓自己也趕到的痛苦感受
如果幫他他就不會這麼痛苦了,我看著也好過一點
所以其實幫助他人出發點都是為了自己
重啟笑良田好像有大致提到這種感覺
純善與偽善
這麼一想
好像所有幫助別人 這種行為 都是屬於偽善
我試著思考是否有真的是為了他人著想而非出於自私心態的情境
但就連 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我也覺得不見得就真的沒有私慾
假如犧牲自己,但風險小於助人而獲得的好處
那可能就會選擇助人
假如犧牲自己 但卻換不來足夠的好處
會有多少人這麼選擇
反觀我自己
要好的人就那麼幾個
也對他們幾乎是有需要幫忙,而我辦得到我就會幫
或者是就我所知的各種事物給予他們建議
但我是為了彰顯自己的能力或是擁有優越感而做的嗎?
假如他們有求於我
我給予我認為他們所需要的
而他們不卻不認為自己有被我幫助到
我或許就不會得到助人的快感
長期下來我或許會跟他說
你找別人吧,反正我講得你又不聽
但這是因為我沒有得到助人的快感
還是因為我不滿對方的反應,不願多談
或者這種狀況假如會發生,我其實也不大把對方當作朋友
進而在幫助上不願意
有時候我覺得是一種回報
我自認在朋友之間付出的不太多
像是不太會主動鼓勵人、不會想到送禮、不會想到請個飲料之類的
但我認為我身邊的朋友對我卻付出很多
所以想著如果我有幫得上忙的我就盡可能幫
算是我欠他們的
這種感覺
那
這樣是為了彌補我的罪惡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