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氣小粿觚♥【2025】 覺得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深夜感悟/1080308]:
(文長)
出社會以後常常感受到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因此一直不斷地練習調整自己的態度,希望自己能夠堅持初衷及信念,同時變成一個更強大的自己,來持續保護自己所深愛的一切。然而我有時候回想起來,會想起,自己也曾經在一路上遇到許多喜歡對他人軟土深掘、得寸進尺,甚至一點都不會感到羞愧的人,他們反而會仗著妳的善良體貼及好欺負,對妳情緒勒索(ex.『反正我們關係很好嘛~幫我一下不會花妳多少時間~』之類的),一步一步的侵略妳更多的領地,甚至有一種沒有底線的要掏空妳的目的的感覺;如果這樣的人剛好是自己的父母,那就更悲劇了,因為孩子對父母的愛是那麼純真又無悔,對於父母的情緒勒索(ex.『我是為你好』)無法分辨那到底是真的愛還是奪取?於是不知不覺中在成長的過程中對父母的要求無怨無悔地無止盡的付出,
latest #14
甚至有時候因為感覺到自己沒有滿足到父母的需求,而感覺自己是一個不夠完美的人,有少部分的父母甚至會抓住你這份不正確的愧疚感,在下一次要求你滿足他們更多更多不合理的要求。
長大以後,我常常在思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人?以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父母?
人與人之間的界線是絕對必要的,不管怎麼說,一個人最愛的人且最應該把重要需求放在最優先的次序的絕對是自己,一個人最愛的人也絕對必須是自己,因為只有照顧得好自己的人,才有可能照顧得了別人。
立即下載
當我確立了這些想法以後,我發現到,其實一個人真正能夠承擔得起的人生,一直都只有自己一個人的人生,但是我們常常過多的承受了父母及他人對我們的期待(ex.考試要考一百分、要上第一志願、要聽爸媽的話、要當一個體貼善良的人、要隨時為別人著想...)
但是現實跟理想總是有落差的,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每個人都擅長考試一百分,也不可能每個人的個性都剛好是溫柔細膩又善解人意的,所以過度追求別人要求你的標準,反而很有可能會讓自己迷失了真正的自我最適合的道路,以及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也許那些總是對別人軟土深掘的人,或者父母,也是如此這般的人吧?因為自己做不到自己理想中的社會對自己的期待,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令他們恐慌得無法承受及面對,所以轉而將自己的痛苦及期待發洩在自己的孩子以及身邊那些所謂的『比較好欺負』的人的身上,希望別人代替自己來承受自己的痛苦及焦慮,而自己的美夢也能夠透過掠奪別人的善良及好意來得以獲得實現。
但是呢,稍微地理解了這些想法的源頭之後呢,覺得還是沒有辦法去體諒他們採取的作為,畢竟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自己必經的苦難,沒有誰一定是比誰還要絕對輕鬆的,如果你一味的幻想著『別人一定過得比你好,一定比你神通廣大能夠解決所有你解決不了的困境,只要死纏爛打的佔著那個人的便宜不放,總有一天你一定也能夠變成一個神通廣大的人』這樣的想法,是絕對不可能行不通的。
因為能解決你人生的困難的人,終究還是只有你自己,別人對你溫柔善良,是因為體諒你也是一樣在人生的道路上艱難搏鬥的人,但不代表他有義務一肩挑起你所有對人生的不如意,
希望所有人都能逐漸從『別人會來解救我』的美夢中醒來,因為真正能解救你的人,永遠都只有你自己。
逡少年
6 years ago
(無縫亂入) 這讓我想到呂麗絲之前也有講過HEN好的一句話
孝,本來就是一個非常抽象與詭異的概念,因為我們與父母間,應該是愛,而不是孝,這種以下對上的概念。
逡少年
6 years ago
希望每個人都能擺脫情緒勒索
Lunarix: 我也有在追呂麗絲的臉書耶!!超喜歡他對很多事情的觀點的!!真的說得太好了!!:-D
Lunarix: 謝謝小逡能夠理解我~:-)(heart)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