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 親愛的樹洞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戲劇]

夜半鐘聲(到客船)(X
夜半鼓聲(O
下收《夜半鼓聲》微雷心得
主要描述主觀感受,內含些許花癡言論慎入
latest #15
不知道該從何講起,所以決定從謝幕那一刻開始說(咦
當掌聲開始響起,我心中的第一個感覺其實是:「咦大家怎麼知道結束惹?難道不害怕拍錯打擾到演員嗎?」之類的囧囧os
但當幕隨即落下,燈光變暗,知道戲劇的確是結束了的那刻,真的只能用「不由自主地拍手」來描述。
鼓掌的當下,心臟是一直一直怦怦跳著的。而直到掌聲漸消、眾人收拾行李準備離去時,我的胸口還在激烈的跳動,有種快要喘不過氣的感動。
立即下載
順帶一提,因為掌聲一直不斷,演員們總共出來謝幕了三次。第三次出來時,我心裡就想著,大家快停止拍手,放過那些可憐的演員們讓他們去休息吧XDDDDD
戲劇真的是很奇妙的一種展示。《夜半鼓聲》的劇情在節目單、在劇一開始就差不多講完了;而整體劇情也幾乎隨著這個線發展,但卻絲毫不影響觀眾對整部作品的驚奇。
座位離舞台有很大的一段距離,看不清楚演員們的表情,有時甚至連是誰在說話都不清楚(看不見誰的嘴在動),但那些肢體、聲音、情緒的宣洩,我覺得是非常強烈而撼動人心的。
對不懂行的我來說,大概有點像在看一場充滿言語的舞蹈表演,遒勁既美。
當最後一幕的音樂響起時,我心裡想著:「啊就是這個了」

往常對於巨大的聲音,我會覺得非常的不舒服,心臟像是快要裂掉一樣;但這裡的音樂,雖一樣讓心隨之震動震動,但感受卻是深刻而享受的。
機器狼馬上來看汪
不是對戲劇很了解,但整個觀劇的過程中,腦海也一直對導讀中的「疏離效果」有所猜測:是否用刻意的幽默來切斷觀眾與演員間悲感的連結,正是為了創造所謂的「疏離」呢?
更後設的想:當我存疑地觀察「是如此嗎?」的當下,「思考」此行為便是將「我」與「戲劇本身」切割的主動參與
其他比較明顯的疏離效果,我猜想可能與佈景(致敬同時也隔離了真實感)、劇末的問句等等有關,你呢?是這樣嗎?真的好嗎?
這麼一想,一切都變得很有趣,像是連環謎一般,如果能繼續一層層剝下去的話。
最後表白一下男主的大長腿
還有那個耳機、還有那頭白髮嗷嗷嗷
表白男主的大長腿
表白男主的大長腿
表白男主的大長腿
因為很喜歡所以講很多次(不要打我
赫然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
《夜半鼓聲》在國家戲劇院共三場表演,其中星期五(布萊希特結局版)、星期六(導演魯賓結局版)的結局不同,朋友買票邀我就去惹完全沒注意這點XDDD

而星期日是由觀眾票選,為導演魯賓結局版,對於這點我想說,看到那麼帥氣的大長長長腿,是我也會投導演一票的(揍飛
KMN_BOT:
快去看吧看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