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兔
6 years ago
之前消失一段時間,應該沒人太在意吧(有在意的話我先來個抱歉XD) 消失原因主要是自己有些家庭的東西需要釐清,想排除依些分散注意力的事情。簡而言之,就是我發現我是在一個自戀型家庭中長大的XD
latest #25
暗月之鏡
6 years ago
啊啊啊啊啊
趴兔
6 years ago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種類和病癥十分多樣,但接下來6個跡象,都有助判斷你的父母是否為自戀者。
1. 你根本無足輕重<<從小就是這種感覺
2. 你擔心自己是自戀者<<我自我懷疑了一年
3. 你覺得自己得與兄弟姊妹競爭,或是對他們懷恨在心<<現在還是懷恨在心
4. 有時,你覺得自己不是家中的小孩,而是家長的另一半 <這還好
5. 你只能從成就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只能去追求自己的成就版本
6. 你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想要什麼、需要什麼,也不知道自己的目標為何 <<現在還是不太知道欸
立即下載
趴兔
6 years ago
自戀之特徵
自我中心、傲慢、將自己的需要誇大、自覺很獨特而只有某些境界很高的人才明白自己、需要極多的讚美、有一種應分感、缺乏同理心、會剝削/利用他人、妒忌他人美滿的婚姻或成就;
對無限的成功、權力、榮譽、美麗或理想愛情有非份的幻想,但這些幻想往往跟自身現在的境況有很大出入;
雖然表面有傲慢的行為或態度,但內心卻異常脆弱、容易受傷;一但自尊被挑戰或攻擊而受傷,會產生很大的情緒反應如盛怒或抑鬱;
嚴重可以是一種病態,稱為「自戀型人格障礙」(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趴兔
6 years ago
父母的自戀
如果父母有自戀傾向,其子女會有以下的經歷:
常感到自己的存在,只是父母或家族的延伸;
往往不能做真正的自己,自覺好像為了滿足父母(未了)心願而存在;
從小到大,也經常覺得被父母控制,沒有自由;
無論客觀上別人覺得自己怎樣好、怎樣有成就,自覺仍未完全達到父母的期望和標準,很容易產生挫敗感和內疚感,有些甚至因而想放棄學業或事業之發展;
有部分最終也可能形成自戀的傾向,只以成為某某家族的成員或兒女為傲。
趴兔
6 years ago
自戀是一種病態方向的,為了自身不足的羞恥感或玻璃心等等而發展出來的自我保護模式。這跟自信是完全不同的東西,自信是各種經驗累積讓你確實相信自身能力可以達成某些事情。
趴兔
6 years ago
對一個小孩來說,如果家裡大家都自戀(也就是說大家的心智年齡都差不多五歲,而且都活在自己的美好泡泡世界裡),第一個收到的訊息就是你是為了他人而存在的,要得到家人的感情就需要滿足他們的需求 ,滿足了以後你只得到他們對他們自己的讚美,例如說考試第一名,會被爸媽讚美說要感激爸媽給的好基因,之類。所以整個童年都有被騙的感覺。
趴兔
6 years ago
在這種環境長大而且沒長歪的人,例如說我XD 因為自我從來沒有被承認,所以久久沒有自我這種東西,無法自己劃任何界線,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處於超過型付出和極度冷淡之間擺盪。成就也是轉一圈去肯定家人,而且超過家人的成就也不行,會被憤怒對待或是被嫉妒。就自身感受到二十五歲之前都是低自信狀態,外表可能看不出來,那是因為在自戀者之間如果樣子沒擺出來,你就死定了
趴兔
6 years ago
會想拿這個出來講,是因為自戀家庭其實很常見,現代文化各種助長自戀風氣,很多受害者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原來是這麼一回事,而是一直覺得自己自己是不是哪裡壞掉了。更典型的受害者 (就是那些公主王子病) 自己會變成自戀者,繼續製造自戀的下一代。
趴兔
6 years ago
一個典型的自戀家庭,配偶其中一個是自戀者,一個絕對高高在上的存在。另一個則是小幫手,通常幫忙打理所有的事,包括幫自戀者傳話。自戀父母通常是小孩喜歡的那位,只撿輕鬆的事情做和自攬功勞,小幫手父母通常是小孩討厭的那位,所有吃重不討好的黑臉事情都是他做。小孩之間也會因為各種挑播離間互相仇視。結果就是,自戀者得到敬愛。一起參與自戀父母泡泡世界的小孩會變成寵兒(之後變成公主王子),不買單的會變成代罪羔羊。
趴兔
6 years ago
為了維持優越感,自戀父母的控制慾很強 (但是自己其實沒什麼能力,就是一個老屁股死佔位置的狀況),他們並不承認你是一個個體,只是他們的自我延伸,你到七十歲也是這樣。自戀者通常也不會改變,不要認為能改變他們,他們絕對不會承認自己玻璃心的,這樣太痛苦了,所以要趕快擺出更多的優越感,把你貶低到死之類,是一個catch22的窘境。所以最佳的解決方式就是用力切割,自己去活自己的人生。
趴兔
6 years ago
當然這就是我現在走到的這一步。切割了之後也不能太大意,畢竟從小在這些人之間長大,潛意識仍然會認為這種對待是一種安全避風港(也平安長大了不是嘛嘛嘛),所以看其他人的經驗,是有可能各種被這類型的人吸引,特別招小人。或是更慘就是找了一個自戀配偶(好險我沒有) 然後被分財產的悲劇也是有的。
趴兔
6 years ago
總之,大概就是這樣。這不是討拍文,只是報告一下 (worship)
elish says
6 years ago
慶切割。
趴兔
6 years ago
(已有朋友幫我買重生日蛋糕XDDDDDDDD
elish says
6 years ago
這個真的不容易,值得擺兩桌慶賀慶賀。我有老相識現在是用努力提升自己的自戀度在對抗自戀型父母,勸切割大概勸了一百萬年也無解,老實說我覺得沒救了 ORZ
趴兔
6 years ago
這兩年各種被澆冷水實在太煩了,例如說重訓,幹嘛舉那麼重會受傷。想做這個你一定不行,做那個風險好高。賺那麼多錢幹嘛,那麼努力幹嘛,年輕就是要享受青春嘛~ 繼續當個廢物來讓爸媽有點優越感吧,這樣就可以念你怎麼不努力,不像爸媽一樣有成就,還要爸媽照顧,果然還是爸媽最棒棒啊。我的白眼,已經翻到大霹靂的中心點了.............
趴兔
6 years ago
elish: 這不就是我妹嘛XD 一定沒救的,自覺度非常的低
啊嗚封狼
6 years ago
令妹應該是處於被照顧得很開心狀態……
趴兔
6 years ago
urochordate: 現在人在巴黎跟多位小笨笨公子哥開心呢,飯錢都省啦
趴兔
6 years ago
不過說切割也不是啥斷掉關係,頂多就是去除家裡法律和經濟上的控制能力,冗長的步驟和破費破費再破費。心理的切割是相較容易的部分,早就想割乾淨,只是不想老是被抓個辮子。我妹是自己也開發出了一個美好的泡泡世界,要出去玩的時候會來找我愛現一下討個好棒棒,平時不聯絡。家裡也是沒事不會聯絡。
阿洛洛
6 years ago
恭喜重生,感覺好辛苦啊QQ
趴兔
6 years ago
現在覺得一身輕
Hao says
6 years ago
揪恭喜新生(用力抱+下潛)!!!!!!!
花釀*
6 years ago
為大叔開心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