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寫一寫,開始回想大學這三年,突然有一些話想跟大一新生說,或許也是對當年的我和現在的自己說吧。
我就隨便寫寫,大家也隨便看看就好。
latest #16
我真的覺得,如果高中的時候有人跟你說大學很閒,那有一半是騙你的。那個人可能真的很閒,但我覺得他的大學可能缺少了一些東西。
先說我讀的是中文系,相比其他系,當然沒有那麼忙、那麼難。我的成績也沒有很好,只能說我從來沒有被當過。我們學校的課外活動很多,學校也鼓勵參加課外活動,所以我有很多選擇。
如果不想要浪費大學四年的時間,那空閒時間絕對不會比高中多。總是有修不完的學分、寫不完的報告、參加不完的活動、開不完的會、吃不完的飯局,還有各種雜七雜八做不完的事。
如果又想學習其他專長,那真的就是每天起床、出門,然後回家後洗澡、寫報告、睡覺。假日也不例外,就連寒、暑假也不一定有空,可能忙營隊、參加各種活動、研討會,或是實習、短期交換。
你會過得很充實、很快樂,有時候也會迷惘、對未來感到茫然。但記住一件事,你還年輕,你還有時間,就算對未來沒有目標,你也可以去嘗試各種事物,去發現自己喜歡什麼,只要不虛度光陰、不愧對自己就好。
在這之中,我覺得最重要的事是學會取捨和規劃,時間有限,有很多事要做。如果能力不夠,就只能取捨了,不是每件事都要做到完美,要學著去衡量,這件事做到幾分就好?那件事花多少時間精力能得到最高的效益?
當初大一的我也是被各種事情搞得焦頭爛額,甚至有點強迫症,一直洗手。而現在,我依然會因為事情做不完而感到壓力,造成我每天晚上都很難入睡。要我說我過到好嗎?我不知道,但我也絕對不覺得我過得不好。我只能說,到目前為止,我覺得我沒有浪費我的大學時光,也沒有太多後悔。
少數幾件覺得可惜的事,其中一件大概就是我太晚才體悟到「我還年輕」這件事吧。若我大一、或者高三時就體悟到這件事,那我覺得我會比現在得到的更多。在這之前,我因為太過瞻前顧後,而捨棄了一些機會。
一直到最近,我才明白我根本不需要顧慮那麼多,因為我還有時間去失敗,甚至就算一無所獲也不必擔心,因為我還有時間,我不怕損失這一點點。
總之,重點就是
1.要耍廢要大玩特玩,趁高三升大一的暑假,否則你下一次可以不用思考任何事的時間大概就只有當兵了,而且還只有男生才有。
2.學會取捨,不是任何事都需要做到一百分。
3.記住你還年輕,你有時間,時間可以承擔大部分的風險,所以不要害怕做決定。
還有一些是想給大四的我、未來的我,或許目前是大學生的也可以看看?
我目前沒有打算要讀研究所,但也還沒有確定要做什麼工作,我大概知道我喜歡什麼、適合什麼、討厭什麼,所以我給自己一個期限,三十歲時,我要確定人生的方向。
算上我目前規劃的大四下實習,我有八年半的時間可以在探索、嘗試、失敗的輪迴,這時間應該足夠我找到目標吧。
我知道我不是一個很有能力、很厲害的人,但我也相信我自己並不差。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