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克斯Manx
6 years ago
串流音樂服務正在改變整個數位影音產品業界,就如同CD的發明改變了音樂的保存與傳遞,從此黑膠唱片與讀盤機就此被人們遺棄數十年之久。然而直至數位科技發達的年代,黑膠又重新出現,讀盤機也數位化了,我們會經歷到高階設備衰弱有在此雄起的階段嗎?
latest #6
曼克斯Manx
6 years ago
或許是趁著大廠牌銷量不復以往而迅速竄升,近年看到許多台灣自有品牌不斷出現在臉書做廣告,如MAS、moshi、Chord&Major、XROUND、1More,或者有做抗造耳機的亞力田、較高階且單體數較多的AURE等等,也因應著既然聽音樂既便宜又便利,人們較不願拿大錢來買好聲音、好耳機,它們紛紛在營收上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蹟"。
曼克斯Manx
6 years ago
這個現象也可以看到中國的品牌如 FiiO、KZ、BGVP、VSonic等在台灣與世界的發展,吃盡串流豆腐與超低價格來創造自己品牌的經營策略與形象,那種"超.CP值"的印象深植人心與串流音樂造成的革命,人們再也不用花大錢買昂貴的耳機一樣能夠有自己可以接受的好聲音,而那些對於音質極盡講究的燒友aka神經病都是臭宅,會高談闊論音樂的也是臭宅。
曼克斯Manx
6 years ago
好的概念似乎已經不是這麼重要的,就連聽音樂的內容也是愈來愈貧乏,必須靠著知道幾個獨立樂團才能張揚自己的品味一般。
立即下載
曼克斯Manx
6 years ago
當然便宜也不是原罪。如同 Chord&Major的1'16電子調音,大概是一顆動圈就能有不錯的三頻分布,其餘調性都有一定的能力,而且價格實惠(價格我認為合理,但16也要6000);AURE雖然並非這麼強勢,但在耳機圈裡也像是個表現不俗又相當努力的後輩;亞力田有出抗噪耳機,可能是目前台灣僅有的,雖然無法跟索索的黑科技比,但論價格與可接受的抗噪能力,亞力田實力相當堅強。
曼克斯Manx
6 years ago
現在台灣的自有耳機品牌,或許就要思考,如何能夠讓人更容易接觸到它們的品牌資訊與實際能夠得到的試聽體驗(台灣人最愛試聽了),或者以名人的方式,讓人覺得聽音樂與支持台灣品牌是件很酷、很棒的事情,如同館長賣他健身房的名氣外還賣襪子、蜂蜜水、雞肉等等。
曼克斯Manx
6 years ago
最後良心建議亞力田的老闆,隨便請個正妹拍幾張美照來廣告吧,不要再放你帶自家耳機躺在沙發上那令人尷尬的照片,雖然說看你的感覺是挺舒服的啦,但我們不舒服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