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dy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我曾為了做近代史報告完整讀過紅衛兵的《天讎》,當時身心上的噁心比不上今天三位來賓口述經歷帶來的不適,彷彿有一股陰鬱的火體內裡悶燒,因為一腔熱血的人遭到國家的背叛,以及惡意抹煞的各種行徑,都還是現在進行式。
備註三位來賓。
方政(六四事件參與者)
現任中國民主教育基金會會長、人道中國理事。1989年北京天安門民主運動中作為一名普通大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六月四日凌晨最後撤離天安門廣場,在西長安街六部口被戒嚴部隊坦克從身後追殺、碾壓,失去雙腿,慶幸所救學妹安全脫險。
六四後在國內因堅持訴說六四屠殺真相備受中國政府迫害。
Cindy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李曉明(前解放軍39軍中尉)
現定居墨爾本。1987年軍校畢業,分配到海城陸軍第39集團軍116師高炮團一營二連任副連職中尉雷達站站長。
1989年5月20日至7月中旬到北京執行戒嚴命令。2002年6月首次應邀參加六四紀念活動並接受媒體採訪。現任澳洲中國海外民運聯盟秘書長。
Cindy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吳仁華(六四事件參與者 )
東吳大學人權中心訪問學者。六四後流亡海外,長期參與中國海外民主運動,曾任《新聞自由導報》總編輯,中國憲政協進會秘書長。
1989 年以政法大學教師身分參與天安門民主運動,是首次遊行的組織者之一,曾任新華門絕食請願區負責人,在天安門廣場親身經歷清場過程。
著有《六四天安門血腥清場內幕》、《六四屠殺內幕解密:六四事件中的戒嚴部隊》等書。
主持人:你當時已經體大即將畢業,為什麼會參加那樣一場活動?你在乎的是什麼?
方政:在八零年代我們這些學生對國家的前途抱有一種很大的希望,飽含著對社會的責任感。
李先生的口音有點重,如果真的有困難,可以明後天再來看看,好像有人在做CC字幕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