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

關於「獨處」的雜感下收
latest #14
剛剛看到家裡的貓咪自己趴在櫃子上睡覺,睡了好久,突然有所感悟。
當爸媽出去工作,我跟弟都在外地讀書的時候,她現在只有她自己了,所以咪豬有很多時間跟自己相處,也必須如此。
剛剛就在想,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立即下載
對我來說,一段關係之所以痛苦,很大的層面是落差感。但這個落差感,大概有很大的層面來自於我還是不太熟練獨處吧。
這麼說好像有點矛盾,畢竟我很珍惜一個人的時間,平常活動也喜歡自己說走就走。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會盡量的把所有時間都填滿,然後緊緊握著那段微小的、只有自己的時刻,嫌時間不夠。但這些搞不好都是潛意識在告訴自己:「你其實很怕安靜下來的時候,對吧?」
獨處不是單純指只有自己一個人,對我來說更是一種沈澱。如果只是單純保持著「為了打發時間」、「怕無聊」而做著某事,這似乎只是榨乾自己內心的方式之一,而稱不上是獨處。
再說回關係。
在各種關係裡的時候,我會對他人有所期待,當事實與期待不符所感到的失落感太難受,所以為了規避這種難受,於是告訴自己不要有期待、不要太靠近。但現在想想,這些反而本末倒置了吧。
因為不會獨處,才會希望他人幫自己填滿(畢竟將決定權交給別人是最輕鬆的事情嘛)。但沒有人比自己懂你,所以自然而然就期待落空、自然會感到痛苦。
最近上課也在講要有與自己獨處的時間,思想上才能有創意。但現在人太習慣隨時拿出手機,當與他人產生連結時就不算獨處了。老師說的一句話很深刻:「沒獨處卻很孤獨」
前陣子當醫生問我:「有什麼興趣嗎」的時候,我有點遲疑的回答「看書」。會遲疑是因為,有時候有點分辨不出來我看書究竟是為了快樂,或是單純是習慣了、沒別的事好做了,還是只是某種程度上的自我滿足。
但這週與諮商師討論到這議題時,雖然前面也是有些喪氣,但講到後來倒有些釋懷了。
拿到書那一刻的興奮與快樂、讀完一本好書的滿足,這是騙不了人的,即使現在想到那感覺還是會會心一笑,即使過程只是為了責任、為了自我滿足,那又有什麼關係呢。
還有文字,我喜歡看用文字紀錄各種情緒與思想,在脆弱的記憶與生命面前,留下痕跡,讓未來的自己回頭看,這也是一件一想到就覺得滿足的事。
說到看書,總覺得好久沒紀錄原耽了QQ
這是因為前陣子不太想找新書來看,都在重啃舊文,幾乎全都是大長篇,就用睡前時間多少啃一點(失眠時就看到自然睡著(雖然有時會造成反效果,愈看愈有精神)就沒什麼心得好紀錄了~~
不過非小說的課外書倒還有看完幾本,改天不犯懶了再來寫心得XDD
indus
6 years ago
看過關於獨處的一件小事,大概內容是,要培養孩子閱讀其中一項是讓孩子有獨處的空間
我自己是覺得蠻認同的,因為爸媽從小就忙,所以小時候寫完作業就是挑一本看過的故事書邊吃點心邊看,因此養成了閱讀的習慣,愛看小說這件事真的是我唯一一個從小到大的興趣,也是唯一堅持的東西
indus
6 years ago
啊是不是插樓了?我還以為心睡了呢
i1258i: 沒有沒有我廢話完了XDD
這個論點我也蠻認同的!小時候我住爺爺奶奶家,多數時間都要自己找樂趣玩,所以很喜歡看書(這點上我爸媽也喜歡看書,我覺得有差),還很喜歡自己一個人玩辦家家酒或分飾多角(腦洞從小養成)
書真的很棒,沈浸當下就像進入另外一個世界,我幾乎大部分的「心流」經驗幾乎都是在看書時產生的XDD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