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陳克華那事我思考了很久,總覺得編輯這個一邊打平權、愛、LGBTQ、同志議題的招牌募資,一邊被質疑就說「沒有,女人是個次要議題」的態度有點眼熟。
念書念到一半靈光一閃,這不就是一邊蹭團粉(性別平權議題)熱度,被抓出來實際是個毒唯(男同志)就開始「顧全大局好嗎,我家哥哥才是C位」嗎

粉圈誠不欺我(
我就隨便說說不一定準確,大概是這個感覺(
latest #21
編輯我真的沒了解過,他可能真的支持性別平權啦。但就我來看他的態度就是老一套的女人要為更重要議題(男同志)退讓啊。

說支持可能也沒錯。但當利益出現衝突時(比如代孕、比如男同志仇女)時屁股就完全是歪的人真的讓人難以相信這個支持有多少價值欸。
有時候看「同志議題」感覺似乎只指代男同性戀議題的人應該不只我(小聲
mikemilove: 不是只有你ㄚ,我甚至跟老師討論過所謂的同志平權議題能夠引起這麼大聲量,本質是因為主導者是男性,而這兩者又互相加強,甚至可以說父權社會的男性問題優先論的部分也在幫這個問題加法碼。因為是男人的問題、是男人主導的問題,所以被普遍重視。
立即下載
男人才是正確性別欸無關性向。
既然可以蹭性別平權的熱度隨便用愛和同理就能套到這麼多錢,我何必自己說要做的是同志文學史呢,吃力不討好(學術嚴謹度層面),熱度還不高,我才不要獨立行走。

整件事就給我這種感覺。喔當然一切是以他覺得厭女根本是無關緊要的小事,在大局面前可以被放過為前提。
mikemilove: 說句地圖的,之前同婚、同妻、誰先愛上他的的影評、還有中國的代孕議題,早就打醒我根本沒有什麼可以同理弱勢的男人了,不存在的。男權社會給他們塑造甜美的生活環境這點不會區分性向,被排除的只有女性而已
什麼更理解女性困境更親女,我真的想問這個洗腦包是哪來的
cottoncandyLin
6 years ago
前幾天上課我老師提出一個思考方向:種族、階級、性別、性向這四種歧視問題應該一起拿出來解決的。目前政治上傾向於最重視1、2不被重視,或是最重視4、3不被重視的失衡的局面。
cottoncandyLin
6 years ago
我也常常在閱讀文本時發現劇本或小說裡的女性被塑造得很扁平,上課提出來討論時「那個不是今天討論的重點」(只能翻白眼)
cottoncandyLin: 1、2我沒有研究所以無法評論,但是34的關注度差異真的太有感覺了。微妙的是發展到現在指出這點大概就要被戴上「仇男」「仇同」的標籤。不知道你有沒有關注到之前電影《誰先愛上他的》的影評,就很有這種失衡感。電影本身的敘事也是,女性的苦難被淡化成社會常規認定的小事,男同志的苦難被放大、刻意突顯美化男同的愛情堅貞,最後再強行導出一個大家都沒錯是社會的錯的和解結局,敘事力度天差地別。(然後導演還說自己關注的是同妻議題?)
cottoncandyLin: 對,這也是我很煩躁的點,女性性別問題仿佛是一個需要被區別對待的邊緣問題,而不是理所當然的討論重點。
之前有文本就討論過學術界也存在這種議題的中心/邊緣性問題。
cottoncandyLin
6 years ago
有關注到而且完全認同妳的觀點。但是台灣人(尤其女性)太挺同了我根本不敢破壞同溫層的和諧,反而是覺得微博上的女權博主比較契合我的想法。
cottoncandyLin: 我也!!天啊XDDD
我前幾天才碰到提了一下我的女權同溫層在微博,就被「平權女」質問:「為什麼要用女權這個詞?你是覺得女人的權利就是要高於男性嗎?」
我:?
cottoncandyLin
6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1Loi8Ar68TMnj3aFyDicAp.png 只好獻上我的微博帳號~
追蹤了~但跟這邊一樣我幾乎都只轉發不說話(
cottoncandyLin
6 years ago
沒搞懂怎麼就順勢定調了這是文學史不是詩選呢,還一群男的興高采烈的開始發言覺得抓到人把柄,那文案廣告是?不就我說的蹭熱度?

而且我一直想質疑要自稱文學史,有這個學術高度嗎?嚴謹度有嗎?
不過這群男的,不論是不是同志到現在都圖窮匕見了啦。張口閉口在歷史上的重要價值。終於說了自己想要什麼了,藉著蹭平權的熱度給自己加一枚獎章嘛,什麼愛平權,哪比的上做一本有「歷史重要性」的詩史重要。果然男人可清楚真的重點是什麼了,女人罵翻了天有用嗎?以後拿到實積嘗到甜頭的還是他們
cottoncandyLin
6 years ago
因為「歷史」是用雞雞寫成的吧!(暴言)
cottoncandyLin: 我就很??怎麼大家就流暢的接受了它是本詩史的脈絡,仿佛我認知的文學史不是一般定義的文學史
cottoncandyLin
6 years ago
女性離被當成人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