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意外,但今天看著大家對港星的評論,心中很多感慨。多年前相方還在香港工作時,就曾在對話中講到:「想想哥哥走了也不算壞事,你知道嗎?譚校長現在變成有點...奇怪的大叔了。」我們還講到寶哥,寶哥如果還在,現在肯定是中國某個節目的導師(他太有資格了),我們都不知道人經過了多年歲月、各種經歷、看過各種狀況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一方面覺得,每個人本該就有自己的選擇,如果我們要求其他人跟自己的選擇都一樣,那跟專制的那些人有什麼兩樣?但另一方面看到他們真的做了另一個選擇,還是難掩失望。
我一直覺得,不能因為一個選擇就抹煞了他的全部,抹煞那些曾經喜歡的種種記憶。但同時也覺得,會做出什麼選擇不就代表著你是那樣的人嗎?
不想說自己喜歡錯人,那太悲傷了,但我恐怕無法再自在的拿謝晒跟段王爺開玩笑,也無法純粹的喜歡《頑固》了。
太慘了吧
今天剛好看了《靠譜歌王》,如果這世界上沒有披頭四會怎麼樣呢?如果藍儂不是藍儂那會是怎麼樣呢?
然而沒有「如果」。
不過看著網路上的評論(無論支持那些港星與否),我覺得那些評論都好可怕。
喜歡這句:「我一直覺得,不能因為一個選擇就抹煞了他的全部,抹煞那些曾經喜歡的種種記憶。但同時也覺得,會做出什麼選擇不就代表著你是那樣的人嗎?」
想到抵制味全、抵制蘭蒄時,都是抱持著一種信念:每一次你花的錢 ,都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但喜歡上一個人,畢竟不像喜歡上一個物品/食物/保養品一樣簡單啊。物品可以有其他品牌可以取代,但人,沒有,世界上就他一個獨一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