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派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雖然整個課程有十二章,但有幾章我覺得是差不多的概念細化,還有不一定需要的操作手法。手法這方面我覺得比較沒有一定好的做法,只有適不適合,還有作者自己想表現什麼,所以只挑大概念還有我自己的瞎想說。
【敘事框架&角色塑造】
這其實是兩堂課,課程內容是比較簡易的操作概念,從主角的動機架構整個故事結構,不過我覺得架構的同時其實就在做角色塑造,就一起整理。
敘事框架的SOP如下:
1.建立動機:動機簡單來說,就是角色想要什麼或不想要什麼,短期、長期目標皆可。
2.正面強化:用各種理由情境強化角色為何會有這動機。
3.反面考驗:用各種理由讓角色遇到與達成動機相關的困難。
4.正反平衡:考驗過多時給予角色不放棄的理由,反之則反向操作
5.結束動機:要點在於結束時不能脫離一開始的動機範疇,無論結局是達成或是失敗。
角色塑造的要點:
1.自帶動機
2.一致性
3.性格決定結果
我覺得除了角色的動機外,重要的還有作者本人的動機,還有想要寫的作品是偏向什麼類型的。由於朱宥勳比較偏傳統文人,所以課堂中沒有特別說到這點,但我覺得這個分野還滿重要的,畢竟創作出來的需求會因為作者想表達的東西有所差異。
最簡單就是用一般類型區分,無論電影、動漫、小說其實都可以做大致分類:言情就是談感情、推理就是要破案還原真相、運動漫畫就是各種比賽青春熱血……諸如此類。
至於角色動機。除了主角外,配角的角色動機也滿重要的,所以一個複雜的故事通常會有多角色因為不同動機與立場糾纏的狀態。
蟲派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倘若是要開安價的話,其實沒那麼適合,因為這東西相對比較死,而安價的隨機性比較大。當然有前置設定的話概念還是一樣,大概要思考更多分流、隨機應變,放骰的用意跟控制。
此外在沒有前置設定的隨興安價中,突然想要推展更多劇情時,可以參考一下思路,或許能讓安價有多的發展。
大概就先分享這樣,其實很多東西應該詳細舉例,但我不想直接把課程的舉例全部挖出來,畢竟人家用知識賺錢。
啊如果有問題可以問,課程裡其實講得很清楚,但我自己表達感覺就很模糊,尤其又沒有講例子。
其實我覺得蟲蟲上面說的這套模式安價故事也適用。
作者動機有點類似故事中心主軸,主角動機跟結束動機是呈現及收尾方式。
雖然安價隨機性比較大,但其實還是可以透過控骰來完整角色性格的。
例如說遇到OO事件,A角色的反應是如何?B角色的反應是如何?
透過控制幾次對事件的處理態度,再加上一些引導,就能大致設定出該角色的性格,之後再自行完善角色的背景基本上就不會創造出太過平面的刻板印象角色。
果釀ㄢ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像是之前蟲蟲說過會自行腦補角色的生平,我覺得這就是一種立體化角色的方式,但是要在故事中出現的部分呈現出「個性」又是一個困難點,不是設定了角色個性就可以了。
我在揣摩角色的時候會思考,以他的背景經驗或性格,遇到事情會如何應對,用臨場反應描述個性,所以很少丟直接骰個性設定的骰,這也算是控骰的一部分。
盡量讓每顆骰都有他的意義,而不是放骰結果完全無法影響故事進展。
不過這種方式會比較燒腦就是了
感謝蟲蟲
收著想說之後和結果忘了角色這樣條列式的方式設定感覺就很清楚呢~
我覺得要確實知道自己要推什麼進展,才會比較適用就是
我自己是可以先有性格,之後依照安價劇情增加背景故事(
雖然可能用不到),然後性格通常會在劇情中慢慢調整變化
目的性真的挺重要的,這個目的在不同角色下會有不同結果,也可以凸顯劇情可能的變化
也是,如果是輕鬆隨意開的安價,那真的是天馬行空

什麼都可能發生,直接劇情歪到天邊
果釀ㄢ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有個主軸方向很重要,不然很容易變成安價主跟玩家互相推卸問題

(???
那種主角問問題
安價反回問問題
主角再再問問題
這種嗎
還有簡答題、選擇題跟送分題的搭配
送分題我常常丟
大家都喜歡在選擇題骰出選項外的選項
接下來打算採取的行動?

思考等下要幹嘛
你想到了什麼?

腦袋一片空白
選擇題骰出選項外答案其實就是框架理論啊
簡答題沒有什麼框架,所以有些人不好思考就不回答,但一旦給了選項,有了框架,就可以想出跳出框架限制的答案
我現在不是固定1234給大家骰,就是舉例後讓大家自己想
對,簡答題大家的回答都很短過頭或是差不多
而且舉例也可以稍微控制可能的走向ww
我都是用表符骰亂丟

可是大家都不敢太做死,我明明不會亂殺主角
我自己是很閒(乾),所以都在電腦前玩安價,會故意骰一些好像有什麼會影響背景的,但手機玩可能大家用零碎時間,就比較沒有經歷琢磨骰的東西。
像我上班骰的時候也比較,隨便
我也是電腦前在看,比較好打長答案的骰子

每次都覺得自己話太多打好長((
安安那個是第一印象的影響
我也是用電腦
應該也是有不知道我是誰的玩家吧
會有噗友粉絲的氣氛影響
不覺得常常蹦出
↓
「慘了慘了是不是要出事」
「嗚嗚嗚主角是不是要掛了」
「天啊噢好險沒出事」
我是超重網癮,無法離開電腦太久

我明明幾乎都寫HE
這種通常是可愛的安安粉絲
然後路過旅人
↓
「什麼大家怎麼都這麼緊張」那也小心一點骰
這樣子的感覺吧XD
我是除了丟骰都在圍觀的

而且很少跟到((
我覺得安全屋那個是因為題材關係才會死多人啊
生存遊戲的發展自然會死人吧
你們是不是把我的懸疑向看成死人向
叉叉那邊就很正常一點wwww安安真的是受到粉絲加持
我是不是該開個溫馨向平衡一下
抱歉歪噗了

上面那個角色設計需要舉例子嗎?
都可以www我自己是有自己的一套啦。
但其他人可能需要?
我自己是很難改自己的寫法www
不過可以偷參考安安的看看
那要用哪篇安價舉例呢

我不知道大家對哪篇的印象比較深
就用最新的孤兒院?
孤兒院一開始的構想:
主角被送入寄宿學校,但這裡其實在進行犯罪行為(有構想但未定),主角要進行揭發或順從被處理掉。
養母懷孕這個梗我從開篇就埋好,會不會用到未定,最後收尾時剛好用到做個呼應,也算是給主角訂一個時間限制,也有個「希望」存在。
以上面的SOP來說。
角色動機:一開始是等待養父母來接。
正面加強:發現與預期的學校不同,後期揭密後要設法存活下來。
反面考驗:高壓教育、同儕壓力,發現壞人的陰謀等。
結束動機:揭密以便生存,但過程中其實埋藏很多死亡點。
卡到偷刪。我覺得角色的立體度還有卡視角的問題,A看到的B,和B認為的自己,和C認為的B都不一樣。我自己是喜歡玩這個東西
主角一開始設定就是被收養過好幾次的孤兒,在希望與失望交替中,對別人防備又有信任危機。
謊言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只要能達成目的,他可以隨意說謊。
但在孤兒院的教育他必須聽話,不能隨意說謊,連同儕都一致認為應該要聽話,所以前面還很像刺頭的他,後面個性隨著故事進展越來越會看臉色。
換個旁人的角度來看,主角的確是個滿口謊言,只有他看到湯姆的存在又更加深了旁人對他喜歡騙人的印象,我有點故意讓玩家去選擇是否說謊,像是解釋牛奶、解釋遲到,介紹湯姆這邊,都是在操作主角個性的一環。
結果還是卡了,不刪了。所以安安很厲害
然後信任危機這個部分是在關小黑屋還有湯姆承諾卻又離開,還有蘋果開導這邊,後期原本連養父母要不要出現都想骰,但是我好想結束,就強推進度了
我性格太差了,個性底定就不想下放反應,結果主角就從O變成老師,所以老師是給噗友塑造的
我也很喜歡玩視角操作的概念,像是叉噗的描述跟我這邊會有點認知落差,我覺得這很有趣
蟲派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顯示為知道正解怎麼做,但因為不爽所以選擇更麻煩的道路
這樣討論還滿有趣的,有空我再分享後面的東西好了。
突然覺得自己玩安價超隨性真是對不住安安
是叉叉

(竄逃
覺得叉叉也不算隨興吧,其實放的很有目的性

比方說層層疊疊的讓人感覺到絕望之類的。
放骰很自然就會推劇情,叉叉可能是天才型安價主喔

←也是好幾次直覺爆掉害死自己

叉叉RRR

直覺的安價猛獸‧叉爺

縝密的安價謀士‧安安
我也放得超直覺...
我原本的壞人是滴水不漏抓不到任何小辮子

(夢靨級難度

甘美的安價蜜糖‧糖糖
那蟲蟲呢蟲蟲自己中二一下

剩嘴的安價萎哥‧蟲蟲

!!?
剩嘴
蟲蟲XDDD

挖坑的安價麻源‧蟲蟲
可是我覺得我沒坑到幾個人啊
蟲蟲無自覺的挖坑傳播麻麻
你明明到處挖坑
我本來沒打算讓前輩發現臥底的,結果你直接讓臥底暴露
這樣算坑嗎?
算是輕微的

(???
那個有一半是噗神的鍋喔,因為我不會硬刷一樣的答案,沒中我通常就會換個方向
同性質答案我最多就骰三次,但通常兩次我就膩了。
除非真的卡骰卡太久我暫時沒想法了
順道一題那個臥底的後續骰我另外的想法是,直接讓臥底反制前輩是不是收了什麼好處特意要打壓別墅主人,讓前輩有機會可撥的被踢出調查團,雖然不重要
前輩好可黏
前輩在我眼裡已經是死人了
我很努力讓前輩這個便當的價格變高

用我邪惡的手手(有嗎?)操控玩具的安價。
安安大前面好認真好棒喔
_________________
【平衡性】
1.平衡破壞點:轉變的契機+主角動機,用於推動故事開始
2.道德平衡:使角色看起來比較有厚度、像個人類(?)
3.角色制衡:角色對戲時,某方面弱必須要有某方面強,才能有張力
4.相反的情感:用反向操作引起衝突的力道
蟲派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我覺得這堂課除了第一點,基本上都是在講張力的操作小技巧。
蟲派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平衡破壞點就是推動故事的第一個力量,故事要能推動基本上就是要脫離日常,出去旅行、轉學生、隕石、重生、穿越……
蟲派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道德平衡方面,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惡人為惡有其苦衷,但這點運用的比較浮濫,所以要用的好要經營得比較細緻。我個人比較喜歡看作品中捏一些良民的小惡,愛戀中的自私之類,幽微的情緒很有趣。
角色制衡有點難講……
用老梗來舉例的話,比方說強制愛的類型,剛開始甲各種虐乙,但劇情進行到甲突然悔悟、明白自己心意的時候,乙如果直接原諒然後HE,這時候張力就會感覺給人黑人問號,因此最一般的操作就是乙這時候不愛,那雙方的強弱勢就轉換了。
當然還有其他操作手法啦,比方說乙假裝直接原諒看似HE,然後轉折計畫把甲幹掉之類的,也是個制衡手法。
相反情感沒啥特別好講的,常見例子就是:悲傷時笑、喜悅時哭。
果釀ㄢ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這邊我想講道德平衡,就是所謂的不要非黑即白的灰色地帶,也不是這麼直接的壞人有苦衷就好,我甚至覺得擺明個性有點討人厭的角色也不錯
舉例來說像是某個風評被害的直男癌

(真的是親媽不是黑)
一開始設定他是在戰場長大,殺人是家常便飯,所以在面對沒親手殺過人的主角,強迫他親自動手,甚至必要時刻可以捨棄他,這樣直接了當黑到底的設定我好喜歡
在最後一刻還讓人懷疑他會不會背叛

喜歡
角色制衡在非戀愛向的故事裡面可以老梗的分為智力型跟武力型角色,像是某些時刻腦袋比較好用,有時候直接訴諸武力解決事情,不要機機歪歪地搞一些彎彎繞繞的計謀,這種也算是角色制衡。
以遊戲來說,就是技能點分配不平衡可以創造更多變化性
果釀ㄢ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第二人稱的安價來說,我會想用「配角」這個位置來說,用來推動進度或是在玩家陷入混亂的時候,可以用來整理思緒。
像是安全屋,雖然小菜鳥被定義為智力型後勤,但有時候卡住的時候,我會直接讓直男癌強勢決定方向,更有利故事進展,不然又很容易陷入玩家跟安價主互相推問題的狀況。
角色制衡有很多方面喇,角色之間的權力角力、角色的智商武力、事態的轉折之類的,或是主動被動的轉換。
相反情感的話,也不是直接主觀的行動,出人意表也是一種表現手法,前面可能鋪陳了角色性格怯懦,但在最後關鍵時刻展現出堅韌不退縮的一面,這是蠻多電影或小說常用的收尾手法
我舉例就用最簡單的,延伸大家自己想
我很想劇透我自己的文後續安排,不過還是算了,說不定就坑一輩子(喂)
但是相反情感要慎用,我會建議累積到最後大爆發或關鍵點的時候使用一次,如果三不五時就在相反情感,看起來只會像角色精神分裂

嘆為觀止
是,就是關鍵轉折或張力使用,張力的經營也是要平衡這樣,所以說是一些小技巧。
物以稀為貴的道理
總裁幫忙綁鞋帶ㄋ
毛骨悚然

就是喜歡會接梗的蟲蟲
突然覺得好輕鬆,把上課本來有的綱要打一下,安安就會上課了
我如果太喧賓奪主的話請告訴我,我有點好為人師的臭毛病
不會,我好懶得舉例,而且我創作基數少,所以剩嘴砲的功能,安安舉例很清楚很好懂
比我只摳朱宥勳本來的理論會清楚很多
因為我不好把人家的舉例弄出來,基本上課程會搭配一個例子做詳細的操作拆解,所以很清楚,有興趣記得他會有一個影片是免費試看的。

(突然幫忙廣告
_________________
【寫實感】
使讀者入戲的技巧。
1.具體細節:提供夠多(三個以上)、夠強(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具體的細節(不用籠統詞彙),並且不解釋,營造信任感。
2.特殊思路:有別於普通人的思考方式、邏輯。
3.不解釋的黑話:用術語增加內行感,依然BJ4效果會比較好。
早上有打一些。這章我覺得,不一定需要,尤其是不解釋這點,在類型小說不一定是好事,應該說用的時候要比較謹慎。
蟲派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個人覺得營造氣氛、引讀者入局的時候是可以使用,不過如果資訊攸關推理、懸疑相關的部分,有些東西這樣用會影響到後續,但也是看整體鋪排怎麼處理啦。(鄉愿屁話發言)
被鬼抓住後,不知道剛剛要講什麼了
其實安安說的,我在發這噗之前也滿猶豫的,畢竟我也沒啥在創作,發這東西感覺滿自以為是的。
所以一定要再三強調,只是錢都花了的課程整裡,只是一點思路分享,並不是絕對公式。
安安肯一起聊滿開心的,自言自語vs有人聊還是差很多RR

踩樓~

這讓我想到以前有一陣子看到大量「空間文」,吃膩以後忍不住打一篇「寫實」小短文報復社會(母湯
空間文肆虐後會反潮出現一堆反空間文之類的,很有趣~
我也不喜歡變成公式,我根本不算文手,還有之前我還在開安價討論文的時候,有人拿著我的串說是安價圈潛規則我也很無奈啊
我覺得也沒啥潛規則吧,就人與人的互動而已啊
討論的目的不是激發出新想法嗎?為什麼會覺得討論=變成規定,好可怕。
所以我越來越討厭公開發言了
蟲派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chi2525:

辛苦惹,沒事我這邊有小隱形空間給大家(?)。
辛苦安安了,不過我個人覺得是討論熱絡起來以後,口氣和奇檬子的問題了吧。
舉例來說,當時我都滿lag的,所以在討論串刷很高的時候一口氣看下來,多半會得到這種印象「原來卡位領哀低很討厭嗎」「原來安價主不喜歡噗友自己骰吉凶」「原來在串裡聊起來價主可能會不高興」等等。我個人是傾向於知道以後盡量不去踩價主的雷,但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能就會覺得「毛很多耶很煩耶」,所以就吵起來了吧。儘管討論串最一開始的宗旨只是大家來聊聊,價主和參與者盡量表達意見而已。
果釀ㄢ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回到上面寫實感的討論,我還是拿安全屋當例子,就是在各個地方埋梗,並要記得收梗,一開始的目標就是找到安全屋,但是定義是隨著劇情慢慢推敲出來,後期要想辦法完成目標獲勝的方法,要在敵情不明的狀況底下殺掉敵人。
我不太知道火燒小朋友害人嗆死比燒死快算不算特殊思路,不過那時候我在唸消防法不解釋的黑話這邊我不太清楚,我猜應該都是埋梗收梗的問題這樣
剛剛沒空詳細講黑話的部分,其實就是字面上的意思www
這部分比較像營造讓讀者雖然不清楚,但覺得很厲害的感覺。就像設計師可能會有自己行業專屬的用語,若不是該行業的人在旁邊聽可能會一堆問號。在文章使用這些用語的時候,盡量不要在旁邊解釋太多,會讓氣氛更理所當然這樣。
比方說我跟同事說話:365B,073A的五桶打煙燻隔日鵬程。(這個非業內根本搞不懂在公三小,只知道可能隔天要出什麼貨)
當時吵起來主要也不是因為那個啦
不過算了,那時候我沒有及時控場也有問題
然後特殊思路除了安安說的那個例子,就是在角色的思考上,其實也跟塑造角色有關喇,只是講得更細項。比方說工程師可能有什麼思路,在遭遇到事情時展現出差異這樣~
簡單來說就是盡量貼近角色知識,不要一直ps補充註釋這樣
對,角色本人基本上是不需要解釋的(?),因為他很了。
如果真的攸關於理解劇情,就要安排其他狀況,讓角色可能可以合理的做解釋。
不過我覺得這滿難的哈哈哈哈哈,我自己就是解釋狂魔。
randomBug01:

我想起《銃夢》有一集某個角色被人刺一刀,結果他就一邊噴血一邊超高語速跟觀眾解釋他為什麼在噴血(應該有六十個字以上吧),讓我整個嚴重出戲
我是想到獵人動畫新舊差異。西索跟華石砲灰PK的時候,本來是用一個側寫的方式讓旁人為西索耍的花招做解釋,但新版的動畫是西索本人自己解釋,我看了……
對

就是那種荒謬感,做動作的人為什麼要自己解釋啊啊啊
但我覺得這不是一定不能解釋,我覺得還是跟類型有差異,只要解釋的畫面不要這麼浮誇,就像叉叉講的,一邊噴血一邊解釋,其實並不會很影響整體的狀態。
每次看到壞人拼命解釋自己的計畫就覺得出戲,難怪常常有死於話多的狀況產生
可是像處刑人那種荒誕cult film用相同手法就好棒
像寫短文、有目的性的狀態時,有時候背景真的沒空慢慢演出來,所以就直接硬丟解釋,事情就是發生在這樣一個世界觀喔~所以才會說不解釋不是一定的做法這樣。
randomBug01: 不不不蟲蟲,他當時的台詞是:「(上略)因為在太空中氣壓極低所以太空衣被刺破以後內外壓力不平衡身體裡的血就會往外一直噴(下略)──」說話期間他正在手噴血+噴鼻血。小小一個對話框塞了超多字。
額,我覺得他要這樣解釋只有一個手法……角色是機器人、人造人之類的,需要跟自己的系統對話確認自己的損傷的原因與狀態,那樣會好很多。

是人類,貨真價實的人類
不過雖然很基本,但這就是,創作盲區吧,因為自己在創作的時候很難全面思考,有時候甚至視角無法轉變,腦內的畫面自己覺得合理。
甚至累了之類。像我自己寫東西就好難以讀者角度看自己的東西,根本不知道寫得好還是不好。
我也會這樣
像我就覺得自己常常眼高手低

講一堆自爽的理論而已
我也是
我很喜歡理論,因為我是好戰分子,但實作慘烈
我有好幾本關於談寫作的書,但我實際寫根本沒管,那些寫作的書感覺只是讓我用來看小說的時候拆解而已
我不太看有系統的理論

大部分都是自己的歪理
可能是我們大學師徒制的關係,我一直覺得理論跟實作是兩回事
ㄢㄢ跟我也是兩回事

什麼
我都只覺得這些東西好高大上,可是在寫故事的時候都不會記得

艾艾怎麼了艾艾
安安誤會我了,我看理論只是想看看我內心的歪理有沒有啥專有名詞之類的
等等、艾艾到底怎麼了
沒有沒有

沒4沒4(蹭
我工作的技能就是一本正經說幹話啊
拿著簡報就算搞不清楚狀況也要講出個所以然
艾艾
蟲蟲上面提到的黑話,在工作也很好用,普通的東西用專有名詞講出來,客戶就算聽不懂也會覺得你很厲害
他們會不懂裝懂
我以前簡報對象大多是決策者,他們其實不太會主動表露出不懂,所以要適當觀察他們懂不懂再不經意地幫他們解釋,總之要做面子給對方
總覺得好厲害
沒有沒有,我當初在那邊壓力大到要去看心理醫生

(在外面走來走去體溫爆高來生火)
蟲派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_________________
【諧仿與典故】
無聊跳著講,這其實比較像筆戰的技巧我覺得。
最簡單的做法就是用對方的同一套邏輯,講出荒謬的東西,讓對方的論點變得好笑。
這作法成功的話,比義正嚴詞的打更可怕,原因在於,再也不會有人認真看待對方講的內容了。
要點:
1.打歪
2.複製套路
3.推到極端
這種各大板的戰文都很容易看到,就不特別舉例了。當初「我是兩個孩子的媽」這個專頁就很經典
兩個孩子的媽 懷念...
釣魚也是這個邏輯
現在#反串要註明 不然很容易看錯
我覺得會混淆的反串就是失敗的反串
+1,我覺得用意讓人看不明白,就要檢討手法了
不不不有些一目瞭然還是有人誤會
早上就看到 一則
那就看比例了
政治為什麼要介入教育!!!!!?
囊道不能政治歸政治、教育歸教育、忍者龜忍者嗎?????
↑結果還是被罵 而且這個專頁日常反諷XDDD
傑尼龜傑尼
不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