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憂鬱症,但確實從大二快大三時就常常情緒低落、胸悶跟沒有幹勁,也是因為社團加上畢製使自己處於很忙碌的狀態下也越來越不想講話但因為需要而再逼迫自己學習表達中徘徊,一直到大學畢業開始深思起未來時,那種雖然喜歡動畫設計跟攝影卻又不喜歡也有面試兩家的挫折感產生的自卑感市場中的工作中時,姊姊一句要不要去念研究所反正有減免,開啟我讀研耍廢的人生
而在台南兩年的研究所生活中處在聽不懂、耍廢、逼自己念書、學習底片膠捲的沖印技術、接觸資料館的研究、跟著老師同學到處跑、沒有想法的亂拍照、有靈感但設計不出自己要的設計、安靜的同學們在養老的日子中度過
我待考打工的一年跟研一時已經有慢慢發現自己憂鬱的傾向,胸悶的狀況更嚴重情緒起伏很大會出現莫名想哭的症狀,直到研三陷入自己一個人寫論文計畫的獨處時間過著一段很混亂的日子加深了憂鬱傾向,在論文無法梳理好想法的狀態下搞砸初審後,開始盡量每天去散步、看看書、然後幾乎不跟人約出去的、完完全全的跟著家人過著耍廢養老的生活
半年的度過真養老生活,六月去日本、七月去台北實習、台北八月回來繼續耍廢等待著台東消息的過程中,慢慢地開始明朗自己要做的事,從前那種無來由的憂鬱感也漸漸消失在走出去後所得到的知識中,經過八月靜下來反芻後化解自己心中的結,這半年有時候會很煩躁為台東那邊一延再延,同時也在煩躁自己並沒有做好時間管理的分配,浪費很多時間。
但這段時間跟自己相處的時間卻在治癒憂鬱傾向意外地有用,以前像無頭蒼蠅一樣的活著,現在停下來後頭自己找回來了。
這三年根本啃老族,恍然大悟為什麼憂鬱症患者很難好的起來,憂鬱症像是富貴病需要一個家庭接受並可以這樣支撐一個人像廢物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