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跟熟識的朋友在一起 不然我實在不是很喜歡去評斷任何人事物
因為我沒有興趣讓我不在乎的人理解我在想什麼亦或是我是怎樣的人
而面對我在乎但可能還不夠熟識的人 我通常選擇以正向樂觀積極的一面去接觸對方
這行為當然有好有壞 但我能做的就是這麼多了 很多事情只能順其自然
而且其實每個當事人心裡都早有一個既定的想法存在 那麼改變與否最終都只是當事人獨自一人的事情 那不是我這種半生不熟的人可以影響的
所以除了給予加油或關注之外 我覺得自己那做到的也就這麼多了
同理 也就不會因為自己收到了感覺沒什麼幫助的雞湯話而覺得如何 因為最終要怎麼做的人是我自己
開學四個禮拜的兩次諮商讓我感覺到自己在這方面真的寬心許多
我覺得跟諮商老師談話時 就是在梳理如何面對友好在乎但還沒有到真正熟識的對象
我會說許多傷心 生氣 等負面情緒的話語 但同時就在自我剖析並組織成言語向諮商老師訴說 而老師當然會給予正向或中立的回饋 那我當然也得做這些正向的行動反映在問題上
所以能解決的 在這兩年來(一年級就開始去諮商) 也都逐一解決了 而那些不能解決的(我已經用自己的方式解決了)
接下來變成雙週諮商一次 目標是能不靠諮商而自己梳理情緒問題(其實我覺得自己已經差不多能做到了 加上現在痛苦的來源也不在了)
以前還沒離開家時 真的覺得這種痛苦看不見盡頭 沒有辦法解決 認為大家說的船到橋頭自然直或要我放寬心都是屁話 都是風涼話
但直到發生事情讓我可以全身而退的離開後再回想起來 的確 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而且這不是我當方面就能發生的 如果我奶奶當時沒有炸掉森氣氣晚上亂跑 鬧得滿城風雨 我也沒有辦法讓家裡開家族會議討論我到底適不適合繼續待在那個家
這件事情後 我才真正體會到時來運轉的滋味 才理解有時人要等待時機的道理
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前提是你要一直奮力在海上往目標的港口航行才有可能讓你想解決的事情水到渠成
我不知道他人對這樣的體悟是在什麼年紀
但我仍舊慶幸自己為時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