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爾波莎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Quote:
現在我們相信 Netflix 所推薦的電影,還有 Spotify 為我們選擇音樂,你怎麼會覺得 AI 幫我們做的選擇只有這些?

哈拉瑞:為何資訊科技有利於暴政|MPlus
是哈拉瑞的一貫想法和論述,但再次看到還是覺得焦慮又害怕,還好我不靠 Netflix 和 Spotify 推薦我音樂(誤)

最近開始改用自由軟體市集 f-droid 上的 APP 了,希望能拿回哪怕只是一丁點的主控和隱私權。

下一步是想要怎麼擺脫對 Google 的依賴。感覺超級難
latest #9
妮爾波莎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人類的意識,真的只是演算法而已嗎?為什麼那麼多生物,只有智人發展出了所謂的意識?被我們滅亡的尼安德塔人、丹尼索瓦人,他們有跟我們一樣的意識嗎?這中間的差別、關鍵是什麼?為我們帶來了什麼影響?我們可以用意識做什麼?可以用來對抗什麼?

在投入科技的同時,我們並沒有花同樣的氣力去思索上面的問題。所以任意依賴人工智慧,直到它控制我們的生活。
妮爾波莎
6 years ago
深愛噗浪的一點就是,它是沒有演算法的社群軟體(當然也拜它用戶很少所致,哈)。你追蹤一個繪師或文手,他的噗不會在只有他發圖或文的時候才出現,而是不管他發什麼再廢的噗,都會妥妥貼貼地出現在你的河道上

這裡沒有演算法,幫你決定你應該看到什麼。
幸好沒有 不然我的噗就沒人看得到了
立即下載
依賴google也還好啦 反正是發明來要被利用的東西 被餵食奇怪的資訊的時候有警覺就沒關係了
阿羽
6 years ago
我反而很依賴推薦類型,不過也可能是因為太忙了實在不想花時間去做選擇 (但相對地如果因此發現自己很喜歡的影集或音樂也不錯)
想到之前聽Podcast的這集,主持人在討論可以最先放棄什麼科技產品XD
18: 你不能沒有誰?Apple、Facebook、Alphabet、Microsoft 和 Amazo...
妮爾波莎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pirate16:
ㄏㄉ的廢噗是我生活上的調劑 感謝噗浪讓ㄏㄉ存在

畢竟 Google 還是超級強大的搜尋引擎,完全戒除是不可能,真的學著警覺和分辨訊息,才能好好利用

但對老人來講好像有點困難
妮爾波莎
6 years ago
sarsh40320:
我是覺得依賴推薦本身是中性的(像這些東西發明之前,我們也是依賴親友推薦各種東西),只是如果不知道背後的事實的話,可能會很危險,也會缺乏警覺

現在的問題也許是,還沒有太多人意識到這背後的危險性,因此沒有足夠的壓力,去讓政府去思考、立法,來保障我們免受這些科技帶來的衝擊。

個人的隱私權、數據資料,到底是屬於國家的呢?還是 Google、Facebook 這些大公司的?還是只屬於我們個人?連這種最基礎的問題,大家都還沒開始討論(只有歐洲有一點進展,但還不夠),所以才讓有些人擔憂

等等來聽阿羽貼的 Podcast
納米⭐️
6 years ago
想到我最近睡前會在youtube固定聽某首放鬆的音樂,後來發現只要到了睡前時間打開youtube,那音樂一定會出現在首頁(還被置頂),但其他時間點並不會出現...想想真的有點可怕,要改變使用習慣了
妮爾波莎
6 years ago
aonami: 原來 Youtube 已經進化成這樣了嗎。我之前是設定 Youtube 不要記錄我的瀏覽紀錄,也不要根據我常聽的歌推薦歌給我。總之就是把 Google、Youtube 那些的隱私權設定,設成最嚴格就對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