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蘭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知道的事、想知道的事、不該知道的事、不想被知道的事、不願意面對的事,以及其他各式各樣……同樣是事實的東西,卻有各種的意義。
對於各自因素而能看到更多東西的人來說,困難的部份不在於告知、而在於如何告知以及告知的程度。
告知了現階段無法證實的東西、會被視為瘋子。然而隨著一次又一次的證實,身份又變成了怪物、可怕的人。
知道了太多又不知遮掩的人,終究得在這兩種身份間遊蕩。
於是,漸漸的大家都會學習沉默。
我們不該說出全部的事、訊息一定要懂的取捨……甚至包裝。
說來有趣,有許多占卜法為了增加可信度摻入入表演元素,為了使人心安。
卻有同樣多的占卜法反而是為了降低可信度摻入了浮誇的表演元素,同樣為了使人心安。
「這只是遊戲聽聽就好不必太在意」、「這只是常見的占卜喔,我只看到了一些些。」為了讓一切乍看之下純屬巧合。
話又說回來了,假如事情就算介入了也只能在差不多的時間點解決。那擅自出手的我們是不是單純就只是在搶功。
話又說回來了,假如事情就算介入了也無法改變結局,那我們又何苦當個噩耗使者?
於是,我們越來越安靜。
畢竟,最後我們還是想當個正常人、而不是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