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子
5 years ago
#劍三

閒著也是閒著,聊聊劍三劇情
尤其是唐朝歷史被魔改了那麼多東西

第一個,李倓死了
latest #150
樂子
5 years ago
建寧王李倓這個角色劍三玩家肯定都很熟悉的,從剛開始的高調出場以來人氣就沒有低過,到現在也還是和太子李豫(李俶,小白龍盒子裡出現的那個,目前是凌雪閣高管)打得火熱
樂子
5 years ago
實際上,建寧王李倓和當時的廣平王李豫確實是關係非常好的一對兄弟,歷史上沒有記載過李倓反叛的事情(雖然也有可能是抹去了這段歷史),他的一生都在為大唐、為他的父親唐肅宗李亨和兄長李豫征戰
樂子
5 years ago
唐肅宗李亨是誰呢,他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兒子,當初安史之亂剛爆發的時候,李隆基安排咱們的哥舒翰大將軍去迎戰

而哥舒翰當時四十多歲,在當年平均死亡年齡六十三的年代,哥舒翰已經是老人了,甚至患上了中風偏癱,左手左腳是不靈活的,但他聽話啊,李隆基喊他去,哥舒翰就真的去了
立即下載
樂子
5 years ago
又被主任敲頭了,還好他不計較我寫這些...晚點再寫
貂=З
5 years ago
兄弟你在上班嗎
樂子
5 years ago
kogh5492: 對啊,我都說了我現在很閒...閒到我處理完自己的工作之後有很多時間寫噗浪(X
貂=З
5 years ago
smilegame: XDDDDD
樂子
5 years ago
kogh5492: 你會看劇情嗎wwwww
貂=З
5 years ago
會,我之前有想了解,可是奈何太多又亂就只能看別人整理的了xdd
樂子
5 years ago
kogh5492: 劍三的劇情魔改太多了我也整理不來,只能對比一下原本的歷史來說wwww
貂=З
5 years ago
smilegame: 那就等你的對比拉ww
樂子
5 years ago
哥舒翰去反抗安祿山大軍的劇情其實也有跑過,不過我忘了是在幾等了,大概5x~6x左右,正史和劍三的劇情在這部分差不多:李隆基和楊國忠急功近利,想要快點平定叛亂的安祿山奪回洛陽,可是,他們沒有到前線,錯估了兩方軍隊的實力
樂子
5 years ago
哥舒翰當時雖然半殘,但唐朝國力正處於高峰期,安祿山雖然打了個措手不及,但咱們大唐反應過來以後也是很快地就拉起了一支軍隊去討伐安祿山,當時安祿山手握十八萬軍將(十八萬狼牙軍?有點少),而哥舒翰卻有二十萬唐軍
樂子
5 years ago
看數字似乎唐軍更勝一籌,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兩軍交戰的位置是潼關,那裡的地形狹窄,兩邊是斜坡不能藏人,狹窄的地形讓軍隊的人數優勢不能很好的發揮,而安祿山手下的士兵是一支從頭到尾都是統一制式、訓練的軍隊,配合默契;相反,哥舒翰的二十萬人是由不同軍隊組建而來,連喊的口號都不一樣,根本談不上默契
因此,這場戰爭反而像是凝聚力強的反賊去懟烏合之眾組合而成的軍士
樂子
5 years ago
但好在,哥舒翰是有腦子的人,他經歷了好幾次戰爭,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手下軍隊的弊病在哪,而且潼關地勢狹窄,也讓他更好的防守,哥舒翰想善終,所以在這一戰,他求穩
如果不是李隆基和楊國忠兩個傻憨憨,可能哥舒翰這時候已經帶領唐軍解決安祿山眾人了,根本不會有後面的安史之亂
樂子
5 years ago
kogh5492: 誒靠我打了好幾串刷新才看到你的訊息wwwww
樂子
5 years ago
安祿山當時耍了個心機,他叫人把十八萬大軍撤掉,剩五萬的人在潼關面前紮營安寨,其他部隊佯裝要去進攻其他地方,哥舒翰覺得有詐,就耗著,心想,反正安祿山的補給沒有我多,我背靠整個大唐,補給充足,該急的應該是安祿山不是我
於是,哥舒翰按兵不動,看著安祿山在潼關門口演,僵持了半月有多
問題來了,在這半個月裡,軍報傳到了李隆基面前,李隆基得知安祿山要去打別的地方,哥舒翰還不去阻止,甚至己方兵力還要更高,難不成哥舒翰是007?
楊國忠在旁邊說:陛下,哥舒翰是不是007,讓他去打打看這五萬人不就知道了嗎,二十萬打五萬,手到擒來啊!
李隆基一聽,是這個理,準了!
然後遠在前線的哥舒翰就收到了一封命令哥舒翰帶領二十萬軍隊出潼關追擊安祿山部隊的聖旨
樂子
5 years ago
哥舒翰心裡那個氣啊!兩個豬隊友!咱們這二十萬軍隊都還不是一條心的,前面十八萬都還不確定位置,為什麼要放棄潼關這個地理優勢去追?追出去了還要面對對方安排好的陣地,裡面可能會有陷阱和伏兵,這不是鬧著玩嘛!
於是,哥舒翰這次不聽話了,甚至寫了封信回去給李隆基,表示,對面有埋伏,這兵不能出,這是在送頭,陛下要動腦(安蓄謀已久,恐有詐,陛下三思)
李隆基一看,哥舒翰你這崽子,真的是007!
楊國忠還講,陛下您別急,萬一哥舒翰現在帶著二十萬軍力反了,您就危險了,還是先發一道聖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他去對付安祿山吧!
李隆基又聽,還是楊愛卿會玩,準了!
於是,遠在前線的哥舒翰又收到了一道聖旨,這次訴說了安祿山對周邊地區帶來的危害、舒翰老弟如果此時不阻止安祿山,那就要生靈塗炭啦!
哥舒翰看完,痛哭,陛下你好蠢!
然後出關了
樂子
5 years ago
這部分的劇情在劍三裡面簡化了很多,實際上唐玄宗派了好幾次大使來跟哥舒翰交涉,哥舒翰本來就中風,這下氣得是一病不起,連發了幾日高燒,可能也是這個原因,後來出關的時候腦子都不太清醒了,直接導致了唐軍的大敗
而在劍三劇情當中,哥舒翰出關的事件卻是改成了好幾方實力的摩擦,包含當時還是太子的李亨,楊國忠的神策密探,代表著唐玄宗的高力士,好幾個不同的實力糾纏在一起,最後導致了哥舒翰和潼關的悲劇
當初看到哥舒翰的劇情真的很難過欸
樂子
5 years ago
LiShangYa: 那看到後面的劇情可能就不會那麼難過了w
樂子
5 years ago
今天的收穫,一個七色鹿成就!開心!
樂子
5 years ago
繼續碼字ww
樂子
5 years ago
出關以後的劇情,有些魔幻,但又可以說毫不意外,劍三用一段cg影片帶過了整個戰爭的殘酷,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哥舒翰帶著二十萬的大唐好男兒一同出關,這是非常不理智的決定,尤其是他自己都對安祿山陣營抱有懷疑的時候,這個決定就更顯得難以理解
或許是哥舒翰連日高燒下錯了決定,或許是哥舒翰也在賭氣,想用事實告訴李隆基做錯了決定,甚或許,他真的覺得能贏
哥舒翰的先頭部隊有三萬人,在走過山路的時候,遇到陷阱,被安祿山部隊一通箭雨帶走,三萬人殘存一二千,哥舒翰得知消息後,命令大部隊繼續前進
在安祿山兵營前,騎兵營率先衝鋒,卻又被陷阱埋殺,未見到敵方軍士,己方就接連遭遇兩次挫折,此時的士氣大跌,損失達五萬,但哥舒翰依然堅持推進
進了安祿山兵營,只有少許人,哥舒翰下令部隊肅清叛軍,並全面進駐
樂子
5 years ago
忽然,安祿山軍營燃燒了起來,軍營之外被包圍,數不清的箭矢射向軍營內的唐軍,而外圍甚至有人放火
濃煙、恐慌,導致唐軍亂了陣腳,剛開始哥舒翰的老將光環還能夠穩住軍心,所以就算前面兩次死了那麼多人,大部隊還是願意跟隨哥舒翰入陣
但這次的情況別說哥舒翰了,李隆基親臨都不可能安撫得住這混亂的場面,唐軍四散奔逃,跑得快的去了外圍卻被安祿山軍一箭射死,跑得慢的在後面不知所措,但最多的卻是逃跑過程中人踩人、唐軍互相誤傷而導致的傷亡
安祿山沒想趕盡殺絕,僅僅一輪,唐軍便崩潰了,他想招納殘存的軍士為己所用,因此便命人將剩下的唐軍將士俘虜,不從的人就地格殺
至此,唐軍大敗,潼關大開
樂子
5 years ago
當時被抓去安祿山面前的,除了哥舒翰還有兩個人,一個封常青,另一個高仙芝,這兩個都是副將
在劍三的描述裡,哥舒翰是個悲情壯烈的老將,因為唐玄宗李隆基犯蠢,而迫不得已成了安祿山的馬前卒,最後在上揚宮面對來刺殺安慶緒的俠士時,還聲淚俱下地說自己心系大唐,可惜各為其主
事實上,且不說前面哥舒翰一通操作直接害死了十幾萬大唐男兒,後來在面對安祿山時,由於安祿山和哥舒翰在朝廷的時候關係一直很差,安祿山這次就來嘲諷他:你以前看我不順眼,現在不還是我的階下囚?
哥舒翰沒有什麼忠烈情懷,回答安祿山:過去在下有眼不識泰山,得罪了陛下,請陛下恕罪
安祿山聽完心情大好,赦免了哥舒翰,本來也要赦免封常青和高仙芝,但二人不從,大罵安祿山反賊不得好死,結果一個斬首,另一個下獄折磨
哥舒翰還勸說被俘虜的唐軍投降,但許多人不願,因此被殺
樂子
5 years ago
最後哥舒翰僅僅招安了兩三千人,其餘人全數處死,而安祿山雖然聽哥舒翰馬屁聽得很爽,但很明顯並不會因此而信任他,相反,那個在李隆基面前滿口為大唐,如今一成俘虜就稱自己陛下的人,其節操和信用值基本為零
安祿山是梟雄,不是英雄,他深知這樣的人不得久留,再加上哥舒翰本就半殘,上了戰場也沒什麼作用,因此,他沒有把哥舒翰留在身邊,而是把他丟到洛陽,美其名讓他看門,事實上只是軟禁他,而這一段大概也是上揚宮劇情的伏筆
哥舒翰投降了,成了一個沒有實權的將軍,但二十萬軍士的冤魂又該誰來負責?
講真原本不看正史的時候,只看劍三劇情,我是挺同情哥舒翰這個老將軍了,一把年紀還要上戰場,皇帝還坐在千里之外遙控他去打仗,換誰誰都不爽
可是後來查驗正史以後,發現哥舒翰他自己也很多不對的地方,甚至犯的錯比李隆基更離譜,我一點都同情不起來.....
樂子
5 years ago
終於講完哥舒翰了,呼......
消息傳到了李隆基那裡,這位唐玄宗就算有了哥舒翰是007的心理準備,但真的到事情發生的時候還是忍不住被嚇著了
此時咱們的千年一忠高力士大大見勢不妙,讓唐玄宗感覺跑路,不然潼關大開,安祿山要殺過來簡直太容易了,到時候跑都沒地方跑
李隆基聽高力士的話更甚於楊國忠,畢竟楊國忠只是小舅子,高力士可是從小把他顧大的宦官,換現在來講那就是奶爸,再不濟也是個青梅竹馬(???
所以唐玄宗很聽話地帶上了楊貴妃、楊國忠還有一眾大臣,幾千兵馬,沒日沒夜地跑了
樂子
5 years ago
後面的故事相較於哥舒翰那一段就比較有名了,馬嵬驛之變
樂子
5 years ago
咿都沒人回不知道有沒有人看,寫得好累好心酸噢 (#
樂子
5 years ago
哈哈哈哈脫稿玩家的劇本好可愛,追了
放鬆放鬆繼續寫ww
樂子
5 years ago
馬嵬驛之變在劍三裡就是賣慘的一個環節,楊國忠被拱出去,唐玄宗難受了,楊貴妃看到自己的愛人那麼頭疼,不想逼他做出選擇,於是自己上吊了
同一時間,太子李亨見事不可為,老爹李隆基這樣搞下去就連這幾千人的部隊都hold不住了,於是他跟李隆基說了一聲,然後帶著一部分人,包括幾個重要人物,比如李豫(後來的太子)、李倓(建寧王)、李林甫(宰相),連夜跑了
而李隆基跟高力士就這麼呆在馬嵬驛,等士兵們發洩完怒火之後,去了另一個方向
這邊其實有一點挺不合理的,倓總在劍三裡面,在南詔皇宮的劇情就開始作妖了,可是,倓總可是李隆基的孫子,而李隆基是五十幾歲去世的,在南詔國反唐的時候,李隆基才四十出頭
假設李隆基四十五歲時南詔反唐,當他十五歲生了太子李亨,李亨十五歲生了李倓,那李倓在南詔劇情時其實也才十五歲,甚至更小,怎麼可能出宮作亂?
樂子
5 years ago
在這部分的劇情裡,可能讓李亨的同輩去作亂比較好,不過可能是劍三策劃想鋪墊倓總出場有些急?不知道,反正事情不合理歸不合理,但長文本有bug在所難免嘛
馬嵬驛的詳細過程隨便找找都比我說的詳細,因此正史的部分就不細說了,免得記錯還被挑出來,要臉
馬嵬驛之後,李隆基那邊的線基本算是over了,鏡頭可以對焦在李亨這邊
太子李亨帶著人去了靈州,自己宣布登基為皇,稱唐肅宗,追稱遠方的老爹李隆基為太上皇,這時候的唐朝有趣了,北方有個唐肅宗,中原有個大燕皇帝安祿山,蜀夏有個在逃的唐玄宗,三個皇共處一個時代,經歷了五年
樂子
5 years ago
............打到一半睡著了
樂子
5 years ago
太子李亨去了靈州登基之後,當時有一批當地的強軍溯方軍,李亨封了郭子儀為節度使,然後又郭子儀又推薦了李光弼成為河東節度使,這兩個人現在都還在太原城當著NPC
接下來就是大唐另一次大規模地對抗安祿山軍,太原之戰
這一段也改了不少東西,首先吧,劍三的劇情當中,太原這一戰是以蒼云軍為主力,其他各門各派為輔,而天策府作為另一支大唐官方背景的門派,已經全滅了,剩下曹雪揚一個宣威將軍(本來她也要隨弟兄上路的,可是玩家罵聲太高,c3g就把她改成了天策府唯一留下的火種)
然而在實際上,蒼云軍是不存在的,大唐是有個玄甲部隊沒錯,但在武則天在位時期就解散了,而天策軍也是經歷了武則天一連串的打壓操作之後,即使後來李隆基上位都沒能恢復過來,甚至在安祿山反唐的時候也滅了,而曹雪揚將軍也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唐軍不收女兵,違者斬
樂子
5 years ago
這裡就有個很神奇的事情了,假如劍三裡熟悉的劇情全部是架空的,蒼云軍不存在,各門派不存在,天策府全滅,那到底是誰配合溯方軍擊退了安祿山軍守住了太原...
答案是複製黨(刪除線)
答案是劍三玩家不太可能想得到的一個勢力:神策軍
玩家跟神策軍的對抗想必在升級路途上稍微有點印象的都會知道,從門派任務開始,玩家就在不斷的對抗神策軍,而神策軍在劍三劇情當中也是楊國忠組建起來的,內部軍紀相當腐敗、痞氣十足的一個軍隊,十足一個流氓,以前那些令人哀傷的劇情都有神策軍插一腳,所以大部分劍三玩家對於神策軍的觀感並不好,甚至純陽、天策更是對神策軍恨之入骨
然而,神策軍在正史上來說並不差勁,他們不是楊國忠拉起來的,而是在更早之前的武則天時代拉起來的,這支部隊效忠的對象不是皇帝,而是大唐,因此武則天倒台之後他們並沒有反叛,而是繼續保家衛國
樂子
5 years ago
當然沒辦法洗白的是,神策軍的領導者通常都是奸臣,這是神策軍在劍三劇情裡會被黑的主要原因,畢竟如果領導者是奸臣,也確實很難想像他手下的人能如何忠於大唐
但這方面劍三又處理的不是很好,也可能劇情策劃是想突顯出李隆基是個昏君的印象,不然,為什麼劍三神策軍充滿了流氓,可李隆基還是什麼事情都交給神策軍去做呢?當時天策可還沒滅門啊,看看純陽任務,保護公主這麼重要的事情,不交給天策交給神策,看看少林任務,緝拿叛黨這麼重要的事情,不交給天策交給神策,甚至去海外交涉也是派神策軍跟隨
這說明,李隆基信任這神策軍更甚於天策軍,這也是劍三劇情裡一個比較嚴重的違和點,李隆基好歹是帶領唐朝走向顛峰“開元之治”的一代明君,真的有可能分辨不出忠姦麼?
樂子
5 years ago
劍三劇情策劃換過好幾次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我想,大概一開始的劇情策劃想貼近正史,所以神策軍並不是那麼差勁的軍隊,正值顛峰的李隆基也對這個武則天留存下來的軍隊賦予信任,把許多事情交給他們,這讓他們更加忠於大唐
可是隨後策劃一想,不對啊!神策又不是咱們的門派之一,天策才是啊!如果光環都給了神策,那天策不得去喝西北風了嗎?
所以就將神策做的好事轉接到了天策名下,然後給神策基層軍士設計一些令人反感的對白拉仇,最後成功地捧起了天策府的歸屬感
這樣做合不合適不評論,反正遊戲劇情真要完全按著歷史走,那江湖根本不可能存在,所以我覺得策劃們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挺高明的,就是這些bug和違和感去不掉而已,但總體歷史進程並不礙事
樂子
5 years ago
先到這好了,不知不覺打了這麼多...本來是想說倓總而已,結果完全歪掉了
樂子
5 years ago
居然有四個陌生的孩子偷偷點了喜歡,然後偷偷跑掉了,我有點慌
時雨塵☁️
5 years ago
歷史課開講
樂子
5 years ago
shiyu1999: 你等等又說爺爺囉嗦(#
時雨塵☁️
5 years ago
哪有!人家都有看完!
樂子
5 years ago
shiyu1999: 爺爺深感欣慰
樂子
5 years ago
當初蒼雲忽然空降的時候,著實嚇得不少劇情黨頭掉,因為這個門派在過去沒有暗示,這一點在技能名字和設計上也能看出來,舊門派的技能都是有典故和出處的,或小說或經典,就蒼雲可憐巴巴的取名仿佛鋼鐵直男
這也不是沒原因的,想想吧,天策前面剛被滅了門,如果策劃想要貼近正史去描述劇情,那就是讓劍三世界觀裡、天策一直以來的對頭神策去平定太原城之戰,這肯定是不可能這麼寫的,這是作死
要考慮到天策玩家的心情,免得策劃全家被問候到公元前,也得避免一大波玩家退坑,那就得扶植另一個勢力出來平亂,因此蒼雲出現了
至於為什麼不是其他門派,比如昆侖山、刀宗甚至現在剛出的凌雪閣?
因為這是戰爭,戰場上的事情必然是由軍隊來解決,怎麼可能是讓門派去搞定?不知道哪個鬼才策劃想的,腦門一拍就想起了這個曾經存在的玄甲軍
樂子
5 years ago
我滴個乖乖.......睡了一覺起來怎麼那麼多已讀,是不是誰把我掛出去了
時雨塵☁️
5 years ago
被轉噗了hhhh
樂子
5 years ago
劍三的時間線太混亂了,都快搞不清楚哪個先哪個後了,先整理一下
公元693年,師子光去少林踢館失敗,次年病亡
公元703年,唐簡38歲隱退江湖
公元705年,武則天被迫退位,同年藏劍山莊建成,前一年純陽宮建成
公元740年,唐朝的開元八年,開元之治對唐朝的優化到達頂峰,此時是大唐國力最強的時候
公元742年,開元年改為天寶元年,年換稱為載,也就是說,劍三更新了那麼多次資料片,一直都在說天寶幾載天寶幾載,其實放到歷史裡面也就幾年而已
公元745年,劍三世界空降一大批俠士,還一起降落在稻香村,真巧;同年8月,楊玉環冊封為楊貴妃
公元750年,南詔反唐,咱們李倓大大出場,可他還是孩子啊
公元755年11月,安史之亂爆發,洛陽爆炸,天策府成為歷史
公元756年1月,安祿山建國大燕,稱自己“大燕皇帝”
樂子
5 years ago
shiyu1999: 我本來想開新噗續寫下一段,然後想了想還是頭鐵繼續寫在這了(X
時雨塵☁️
5 years ago
記得寫到1000則回覆時換篇,不然容易崩潰
樂子
5 years ago
shiyu1999: 1000是啥概念,那得寫到劍三倒閉了吧
樂子
5 years ago
公元756年6月,馬嵬驛之變發生,太子李亨與唐玄宗李隆基在此分道揚鑣;7月,李亨到達靈州,宣佈登基,稱唐肅宗,唐玄宗稱太上皇
公元756年底,安祿山對江湖的刺殺感到畏懼(好像沒哪個明顯劇情啊,暗線?),逃入大明宮,后來江湖組織了人進去追殺他(25人副本大明宮劇情)
公元757年1月,從大明宮逃出來的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殺死,史思明攏權,派兵前往太原,郭子儀和李光弼受到唐肅宗李亨的冊封成為節度使,會師太原,鏖戰數日擊退史思明及其大軍
同年2月,永王叛變,在江南鬧出了亂子,迅速被唐軍鎮壓
同年9月,唐軍收復長安,安慶緒從洛陽逃到河北(上陽宮劇情)

先整理這部分,因為這部分就很多搞頭了,咱一件件說
樂子
5 years ago
首先是,在劍三的資料片更新當中,是先發生了大明宮劇情,然後才有了血戰天策,也就是說,安祿山先逃,然後天策府才亡,接著安慶緒搞死了老爹,史思明收攏兵權
這怎麼看都是不合理的嘛,為什麼呢?要看位置
天策府在洛陽城邊上,大明宮在長安城內,而安祿山造反的時候攻打大唐的路線是什麼?
首先,在中原捏著三個省的兵力造反=>打了洛陽一個措手不及,直接吞了洛陽=>往長安進攻,被堵在潼關=>哥舒翰帶領唐軍千里送,潼關失守,唐玄宗從長安逃離=>逃到馬嵬驛的時候與太子李亨分兵=>太子繞了一圈跑回去洛陽旁邊登基,然後拉了一組人去對線史思明;唐玄宗往下跑,成為龍套=>安祿山住進大明宮
也就是說,除非安祿山不管洛陽旁邊的天策府,不然他不可能繞過天策直接打長安
樂子
5 years ago
當然了,正史歸正史,劍三歸劍三
前面都有個李倓小孫子能參與南詔反唐了,後面安祿山智商下線不管戰鬥力爆炸高的東都狼直接拉長戰線去打長安又有什麼奇怪的
但有趣的是,在前面的資料片都是三四年四五年光陰飛逝而過,從安史之亂開始,每次更新都是一兩個月地過,導致同時間發展了許多事情卻硬是分開兩個版本錯開了時間去更新,然後劇情上的時間錯亂就一發不可收拾
樂子
5 years ago
忽然發現上面那段話語病好嚴重,我要放飛自我
樂子
5 years ago
那麼前面扯了羅里吧嗦一大堆,說回唐肅宗做了什麼吧(終於想起主題
劇情接上馬嵬驛之後,安祿山有進大明宮嗎?有的
大明宮是什麼地方?本來是李淵的退休宮殿,李淵是誰?唐朝皇帝列表打開第一個名字就是他——唐朝的開創者
本來吧,建造一個宮殿給自己養老無可厚非,諷刺的是,因為大明宮太過於豪華、工程浩大,這又是一個沒等到自己的宮殿建完就去世的君王
加上後來唐朝一系列的動蕩,首都都搬了兩回,執政中心換了又換,唐玄宗李隆基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居然把唐高祖沒來得及住的宮殿當成了執政中心,這很明顯不吉利也不尊重先輩好吧,不過他把唐朝帶上了巔峰,可能覺得自己有這個資格?
安祿山佔領了長安之後,想當然是要去大唐的政府中心,也就是大明宮看看的,這一看果然豪華,順便就住下了,所以,他不是逃進去的,而是參觀自己的行宮啊,那可是戰利品
樂子
5 years ago
但大明宮這地方可能有毒吧,或許是風水不好,或許是李淵這位祖宗還有點能力呼風喚雨?總之,安祿山住進去以後,病了
這一病還病得不清,安祿山直接廢了,身體上主要的毛病是體力嚴重不支,跟手下開會都得躺著;其次是目力不行,眼睛不知道是白內障還是青光眼,慢慢地瞎了
本來是人生巔峰甚至要顛覆大唐的一位梟雄,忽然沒了身體健康眼睛還快瞎了,安祿山心態當即就崩了,脾氣變得異常暴躁,據說,他常常拿鞭抽打手下,而且是不管奴隸還是將士,他都抽
這明擺著就是作大死了嘛,你當首領,念你帶著我們從洛陽一路打到長安,就算你瞎了快不行了,我們這群手下還是跟隨你,結果你不感謝我們,還抽我們,幾個意思?
而當時情緒最大的就是安慶緒,作為安祿山的兒子,他也被安祿山抽了,不過可能是公子嬌氣,他玻璃心碎了,寶寶不開心,寶寶肯定不是你親生的
樂子
5 years ago
從這邊開始,大唐和安史兩邊都開始了一連串讓人看不懂的騷操作
安慶緒帶著脾氣,密謀要除掉這位日漸暴躁的大燕皇帝,讓自己上位,但他有點笨,難道不知道弒父又逆王是一個政權的大忌嗎?就算他有這個打算他也得做的秘密一點啊,結果安慶緒這個憨憨把安祿山身邊的幾個得力手下都找來,然後跟他們說:我老爹不行了,我要幹掉他,然後自己當大燕皇帝,你們誰要跟著我?
別說,還真有一個,兩個人就手起刀落,把安祿山咔嚓了
其實當時的安祿山已經快病死了,如果安慶緒多忍耐一段時間,他一樣能上位,甚至名正言順地接替安祿山的位置,可是他懷疑啊,他覺得安祿山不會讓自己當繼承人,所以就要先下手為強,還要讓別人知道,以為這能有震懾的作用
結果,安祿山死了,諸位將領見安總裁死了,決定投靠副總裁史思明,留下安慶緒這公子哥當偽燕王,全走了
樂子
5 years ago
?????什麼時候漲了那麼多喜歡,為什麼噗浪都不跳通知,你們都是從那來的
時雨塵☁️
5 years ago
噗神暗中關心獨居老人
樂子
5 years ago
shiyu1999: 都是默默看著,老人覺得被窺屏,老人沒有感覺到愛心
時雨塵☁️
5 years ago
人家有回!但是還沒看完!
樂子
5 years ago
shiyu1999: 你慢慢看,當小說看
樂子
5 years ago
安祿山死後,安祿山餘下的十幾萬兵馬被帶走了大半,史思明本來只有三四萬的兵馬,結果安慶緒的一波操作直接給他送了十萬大軍過去,史思明就別提多爽了
但安慶緒手下就沒人了嗎?當然不會,他雖然告訴了安祿山的幹將自己的計劃,但對基層士兵當然不會說自己殺了老爹,安慶緒僅僅宣佈:你們的大燕皇帝安祿山傳位給我了,從今天起,我安慶緒就是燕王!
而為什麼叫他偽燕王,就是因為他這個燕王基本上沒人認啊,你說你是皇帝你就是了嗎?憑什麼啊?
史思明這老頭心也是黑的很,他看到安慶緒自稱燕王,把大唐的仇恨都拉過去了,他就悄悄地收了過來投奔他的十萬兵馬,想著坐山觀虎斗,等大唐吃了安慶緒、唐軍也筋疲力盡的時候,再去打大唐,讓自己也當一次皇帝
好死不死,安慶緒當上燕王之後,想起了史思明這個副總裁,下了個命令:去,打大唐,就從太原開始
樂子
5 years ago
這就尷尬了啊,史思明剛想悶聲發大財,結果安慶緒不讓
這時候史思明就兩個選擇放在他面前:
一、不理安慶緒,找個藉口推脫,自立為王,帶著大量的兵馬站到安慶緒和大唐的對立面成為第三方勢力
這種選擇爽是爽,可以提早當皇帝了,問題是史思明需要評估自己手下剛收的這些人對他有沒有忠心可言?戰鬥力強不強?人家大唐會先打安慶緒還是先打他?萬一安慶緒和大唐聯手先打他怎麼辦?
二、聽安慶緒的話,把手下還沒捂熱乎的兵力送上戰場,拿下了太原城皆大歡喜,拿不下太原城就都是安慶緒的鍋,和我史思明沒關係
那很明顯,比起風險極大的第一個選擇,史思明當然選第二條路啊,畢竟是個心很髒的老賊,怎麼可能去冒險
樂子
5 years ago
太原是什麼樣子,去太原地圖依然可以看得到,當時安慶緒還在長安,史思明在洛陽,太原在洛陽上面,自然是史思明主導這場戰爭了
也是在這個時候,唐肅宗李亨終於坐穩了唐朝皇帝這個位置,冊封了郭子儀、李光弼兩人為節度使,領著唐朝為數不多的兵馬去跟史思明對線
這部分就有點差異了,本該是唐朝的朔方軍配合神策軍去對陣史思明的叛軍,而劍三世界卻因為種種原因,空降了一個蒼雲,然後朔方軍配合著蒼雲以及眾位江湖人士擊退了史思明軍,保住了太原城
而且史思明進攻太原城也沒有堅持很久,僅僅進攻了數日,就退去了,那差不多就是做個樣子給安慶緒看看的,打得下來就打,打不下來就算了的意思,偏偏安慶緒還不好發作,畢竟史思明真的打了啊,只是叛軍打不過唐朝聯軍罷了
這一來二去,變成安慶緒指示不當,史思明造勢了一波,架空了安慶緒,而唐朝樂得修養,兩步都消停了
樂子
5 years ago
額外說一下,古代畢竟沒有什麼大範圍殺傷武器,就算是投石車砸墻,那石頭也是堵在那,而城墻也不是像劍三裡面看到的一層,正規的城都是三層城墻的,城墻之間還有空間佈置機關,所以打仗就算人數多個一倍,也打不下這座城
因此太原之戰的時候,唐朝聯軍雖然人數不多,但太原城的位置好啊,史思明不管是從哪個方向進攻,最後都要去同一條路,所以太原城的人僅僅需要守住一個主要方向,其他地方預防叛軍埋伏就好了,根本不需要處理太多的麻煩
差不多就是攻防的時候,進攻方人數多,可特麼的全部進不了圖,防守方只要守一個點,圖外的人打不到我,圖內咱們人數一樣,甚至我復活點就在旁邊,你還得跑個老遠又要爬墻又要涉水,打就打唄,誰怕誰啊?
樂子
5 years ago
吃個小七的蛋碎三明治可以吃到蛋殼,非洲人的命
樂子
5 years ago
好!繼續!
太原之戰過後,史思明走了,跑去了當初安祿山起家的地方——范陽
而安慶緒則是跑去了洛陽,僅僅留下了一部分人在長安
太原一戰則鼓舞了前面一直吃癟的唐軍,唐肅宗就開始膨脹了:誒!其實我們還是蠻厲害的嘛!這史思明才打了幾天就把他們打跑了,搞不好前面只是老爹太蠢所以大唐才一直輸?
然後咱們這位唐肅宗就組織了一波反攻,往安慶緒那邊A了過去,直接被打得頭破血流
樂子
5 years ago
哦不對,在唐肅宗去反攻之前,還發生了一件事情,這件事情也讓劍三出了一個新門派、更新了一波資料片——永王反叛
樂子
5 years ago
雖然長歌門資料片的更新和蒼雲資料片的更新在三次元裡相距很久
但是!在遊戲裡,其實差不了多久,搞不好還不到一個月!
算算時間,太原之戰是在757年1月初,當時蒼雲軍空降,也就是說這時候是蒼雲剛出現的時候,而永王反叛是在同年2月,也就是說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兩個門派接連活躍起來了!
這要是劍三世界的NPC有AI智能,怕不是要直接嚇死
樂子
5 years ago
當時在長歌門的名人也不少,甚至連當時當官的人都有在長歌門掛名
從江湖說到朝廷吧
首先最有名的肯定就是我們帥氣的謫仙李白大人,會彈琴、會作詩、會武功、會喝酒(?
李白跟永王關係匪淺,兩個其實是很好的朋友,不過嘛,詩劍仙本來想交朋友又會有幾個人不願意呢?何況李白也不是個高冷的人,歷史上的李白不但風流,喜歡撩妹子,也是很熱衷於結交四方朋友的人,甚至有點自來熟
放到現在,就是一中央空調,全年無休那種,男女通吃
所以李白跟永王是檯面朋友還是真心相交呢?咱不知道,咱也問不了
但朝廷的人肯定不這麼想啊,為啥呢,因為李白得罪過朝廷的人,他得罪的人劍三玩家也是非常熟悉——高力士和楊貴妃
唐玄宗和李白其實也是好朋友,因為唐玄宗喜歡李白的才華,兩個人從此一起喝酒,唐玄宗甚至用桀驁不馴來形容李白,所以聽說李白得罪自己的寵臣和愛妃肯定信
樂子
5 years ago
高力士和楊貴妃那都是唐玄宗身邊的近臣和枕邊人,李白在怎麼熟那也只是朋友,何況李白出身也不是什麼大世家,所以唐玄宗肯定是偏向高力士和楊貴妃兩個人的
李白就這麼被踢出了長安
當然,這也不一定是壞事,因為如果李白沒有被趕出長安,他就不會認識杜甫和高適了(腐眼看人基
李白離開了長安之後,滿世界跑,就算在洛陽認識了杜甫和高適也沒有停下,依然滿中原地玩,最後去了江南,在千島那邊結識了楊家,也認識了改變他命運的人——永王李璘
永王到底是被誰嗦擺去造反的,到現在還是沒有定案,但在當時,這壓根不是重點,僅憑李白和永王很熟,而李白在永王的庭院住過,這就可以是李白支持永王造反的理由了
永王在江南造反壓根沒給大唐造成什麼壓力,我們打本打得要死要活那都是假象(也是,一半的王是架空的,真的人也沒那麼高武力值)
永王被鎮壓後賜死,其他人下獄
時雨塵☁️
5 years ago
腐眼看人基wwwwwwwwwwwwwww(爆笑
樂子
5 years ago
shiyu1999: 耳目渲染,回不去了www
樂子
5 years ago
說起李白本來也是要死的,還好他真的是認識很多人,其中一個就是太原之戰表現出彩的郭子儀!郭子儀也很夠意思,力保李白,最後成功讓李白從要被處死改為流放,好歹是命保住了嘛
於是李白就被流放去了夜郎,甚至寫了首早發白帝城
所以,正常來說吧,在永王的劇情過後,李白大人其實就不該在長歌門了,因為他已經被唐朝攆走了,去了個偏荒小地,而我們現在在長歌門看到的那位......替身使者???
樂子
5 years ago
YKAS: 必須是,因為上揚宮的劇情過後,事實上長歌門內的大文豪都不可能在長歌門了,剛剛還在想要怎麼措辭,接下去的內容對鴿子們大概是不小的打擊(#
樂子
5 years ago
YKAS: 誒等等!你是誰!你怎麼會出現在我的噗!
老人不經嚇,老實交代噢
樂子
5 years ago
李白的部分先到此為止,因為李白雖然被貶官,但至少活著甚至本質上還是個官,只是從政權中心被踢到邊緣而已
可是其他長歌門的名人就沒那麼幸運了,首先來說說長歌四絕:謫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還有平亂名將張巡
杜甫在安祿山攻打長安的時候還在城內,本來是被抓了,但不知怎麼的居然從安祿山軍裡跑了出來(其實杜甫你是明教來的吧?),馬上跑去郭子儀那投奔了唐肅宗(這一路上居然都沒被發現),然後經歷了一系列當官喝酒聊天得罪人被貶官的事件後,輾轉間去了洛陽,認識了路經那邊的李白(還說不是天賜良緣?),可最後還是東躲西逃地躲避戰火,跑到了蜀下成都,蓋了間小草廬開始養老(成都地圖好像可以找到那個杜甫草堂)
可惜,老天覺得杜甫這人是個人才,所以一直找人推薦杜甫去當官,然後杜甫每次都因為喝醉酒得罪人,要嘛是得罪同事被貶、要嘛得罪主子要殺
樂子
5 years ago
不過杜甫真的算運氣好的,或者說傻白甜連老天爺也喜歡?
總之他被貶官就能剛好逃離戰事,主子要暗殺他還能被人救下來,這運氣真的是說沒人在罩他都不信,但這樣的生活也很辛苦,常年流浪於不同的地方,悶了的時候身邊一個朋友都不在,當時又沒有手機,根本不能確定遠方的友人是否安好,只能寫下一首又一首的詩寄託思念
到最後,杜甫也是在趕路的過程中,因飢寒交加,於冰天雪地之中病死
在四絕當中也是比較慘淡的下場,但還好過世的時候,還有家人在側,並不算孤單鬱卒
相比之下,詩佛王維就幸運多了
樂子
5 years ago
YKAS: .........???
那是噗浪的什麼特別職業嗎.....?
我剛用噗浪不久,還不是很看得懂噗浪上面的一些代稱
時雨塵☁️
5 years ago
smilegame: 就是到處旅行隨意回噗的人
樂子
5 years ago
shiyu1999: 原來wwww
樂子
5 years ago
王維在安祿山起兵的時候被俘虜了,本著留得青山在的精神,他投降當了安祿山的官,但他身在安營心在唐,不願意給安祿山做事,所以天天就在安祿山那邊當薪水小偷,安祿山心裡有氣,就把他關去了菩提寺裡面,王維本就修悟禪理,被軟禁在寺廟裡面之後乾脆就修行了起來
後來,因為聽見有唐朝的樂師俘虜因不願給安祿山表演,而被安祿山下令凌遲處死,王維心有悲意,寫了一首凝碧池,而這篇作品卻也成了他後來的救命稻草,怎麼說呢?
本來吧,奪回長安的時候,唐朝判定他是叛官,要處流放,可他的這首凝碧池卻被唐肅宗看到了,唐肅宗覺得,在安祿山軍中,萬一被找到這篇作品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可王維居然還是寫了這首詩,真是忠心啊,於是大手一揮,免罪了
免罪以後,王維當上了太子中允,也就是書侍,爾後更升了幾次官,晚年過著半隱居的生活,安然故去
四絕裡,他過得最好
樂子
5 years ago
誒我前面是不是說了四絕的其他人過得不如李白,我看我是傻了,把王昌齡和王維搞混了,王維才是長歌四絕之一,他晚年也是四絕裡面唯一得以善終的
王昌齡不是長歌四絕,但也是長歌門的名人之一,官倒也不大,慘的是在升職加薪的路上被安祿山的人盯上了,一次暗殺讓他黯然而去
樂子
5 years ago
四絕當中最慘的大概是張巡了,安史之亂開始的時候,張巡正守著一座城,長安破城唐玄宗逃走的時候,張巡還不知道大唐被安祿山打得丟盔卸甲,依然堅持
後來安祿山軍跟張巡對陣的將領得到了大唐皇帝出逃的消息,就把這個消息傳去給張巡,跟他說:老哥,你們皇帝都跑了,你大唐也差不多亡了,我念你是個人才,不如跟我們混吧
張巡得到消息之後,把情報分享給手下將領,有降意的直接讓他斬首了,剩下的人誓死守城,於是張巡帶著數千兵馬,對上了安祿山的兩三萬兵馬,而他最厲害的是,他在沒有後方補給的情況下,數次擊退了安祿山的部隊、驚退了敵方將領、騙走了糧草延長了自己守城的期限,最後堅持了十個月左右,才因為一直等不到支援才城破人亡
他最慘的原因是,他的守城最後因為缺乏糧食發生了人吃人事件,而明明附近有幾座城都能支援,但因為害怕安祿山而不出兵,可惜
樂子
5 years ago
雖然按喜歡跟轉噗的很多,可是我感覺從頭看到尾的應該只有一兩個(小聲逼逼
時雨塵☁️
5 years ago
就像老師上課很辛苦 全程聽完的也只有一兩個
時雨塵☁️
5 years ago
例如我
樂子
5 years ago
shiyu1999: 誒,真乖wwww(#
看完的浮個水
樂子
5 years ago
hcj9031: 我的天爹爹你啥時候看到的
大概兩三四天前吧 👌
樂子
5 years ago
hcj9031: 我滴天我完全沒發現wwww
因為我只有按心默默追
樂子
5 years ago
hcj9031: 怕,很怕
一條看完全文的娃娃魚浮上來又潛回去
樂子
5 years ago
kurosama: 本丐一個龍嘯再把你炸出來
嗚嗚嗚嗚這麼兇殘的嗎QQ吃我百里啦 (明明也很兇
樂子
5 years ago
kurosama: 本PVE丐吃什麼都是當場去世
(乖巧看完但是都默默不縮法的我)(不你說了喔
樂子
5 years ago
Yifnwind: 是內心很波動但嘴巴什麼都不說的人呢www
噗主說故事好讚(跟著 Yifnwind 偷偷進來看完的路人
樂子
5 years ago
star240475: 我會繼續說故事的
樂子
5 years ago
又閒下來了,繼續更 (#
長歌門由微山書院和相知山莊兩部分組合而來,初時是由鹽商楊子敬建立了相知山莊,後來又出資創立了微山書院,並廣招賢才,所以合稱長歌門
相知山莊內的人都是楊家人,其他不姓楊的都只是門客,當然姓楊的本身也不一定是楊子敬的後人,有許多都是奴僕被賜名而已
微山書院建立的本意是為了吸納民間的有才之士,一群學者一起研究國家大事,看看怎麼讓大唐變得更強更棒,錢是楊家出,但領頭人卻不是楊家,而是不同的大學者,甚至是當朝大官
這樣的一個民間世家,或者說組織,不受到朝廷監管那肯定不可能的,一舉一動都會受到關注,而楊家和李白同為永王幕僚,本身又認識那麼多官員,雖然c3g在劍三劇情裡沒有說太多,但基本上,永王劇情過後,長歌門會是什麼境況也就不難想象了
細思極恐啊,長歌門出場的時候就是戴罪之身了
樂子
5 years ago
不過雖然說是戴罪之身,但是不是真的錯並不重要,因為歷史上有許多直言上諫的忠臣在當時也是被批為“罪人”,而忠臣僅僅是我們後世回顧歷史的時候下的判斷而已,所以這對於一個存在上千年的世家來說,其實不重要
而且鴿子們也可以放心一點就是,長歌門還會存在很久,唐朝滅了長歌門都還在,千島楊家一直到了宋朝才垮的,我猜,宋朝應該是劍俠情緣四吧?
總之,如果劍三的文案沒有忽然有什麼奇特想法,那楊家還可以撐個好幾十年不成問題
只不過,相對來說,從永王過後,楊家就從來沒好過,被朝廷打壓不說,微山書院雖然還在,但官員們已經不敢進入其中(怕有第二次永王事件),安史之亂結束之前,長歌門的名人們(長歌四絕、高適、陸羽等等)不是死了就是被迫離開長歌
簡單來說,安史之亂結束的時候,長歌門已經沒人了
樂子
5 years ago
問題來了!安史之亂什麼時候結束!
久著呢
從安祿山造反開始,到我們講了落落長這麼一大段,其實只過了一年多一點點而已,但這段劇情我們在三次元打了快四年
樂子
5 years ago
接下來的劇情終於要回到主題:李倓死了
講了那麼久終於開始填坑
在永王反叛後,唐肅宗馬上命人把永王軍打了下去,隨著永王的死和千島勢力的式微,唐肅宗便將視線從江南移回去中原那邊了,畢竟唐朝在這時候最主要的對手還是安史一黨嘛
這時候的唐肅宗很有信心,甚至有些膨脹,因為他爹把唐朝帶向了巔峰“開元之治”,而他爹輸給了安祿山和史思明,而他卻打敗了叛軍
因此在他心目中:唐朝先輩<唐玄宗<安史<唐肅宗
於是他腦子一熱,覺得要乘勝追擊,就下了個命令:我們要乘著這個勢頭,把叛軍全部打掉,還大唐一個朗朗乾坤!
樂子
5 years ago
當然了,唐肅宗很熱血,但唐肅宗手下的人還是很理智的
其中就有郭子儀這位大功臣,還有太子李豫和我們的建寧王李倓,他們都在勸說唐肅宗要理智,打仗不能衝動,可唐肅宗哪聽得進去,何況他還是天子
所以最後郭子儀還是帶兵打仗去了,而李豫和李倓的兄弟情也在這一刻迸發出光芒!
李豫:父皇急躁,雖得了一場大勝令人鼓舞,可我卻怕當年太上皇的事情再一次發生。
李倓:皇兄莫慌,我這就出征去,替你打下這片江山!
李豫:不可著急,大唐江山雖重,但皇弟在我心中亦然。
李倓:無妨,能為大唐和皇兄獻身,我萬死何辭!
上面那些話都是我編的,意思差不多是那個意思,但沒那麼曖昧
然後李倓就當了先鋒將軍,每次打仗出兵都衝在最前面,這是什麼神仙愛情
樂子
5 years ago
唐軍出發了,其中最要緊的就是長安這,安慶緒和史思明都不在長安,而長安作為唐朝的首都,想要先拿下這想法是沒什麼問題的
可是問題在於,唐軍實力不足
當初安祿山要打過去長安會那麼容易,主要還是潼關一役給他開了方便,但如今叛軍自然不會給大唐行什麼方便,於是,唐軍卡住了
打了幾次打不下來,郭子儀和李倓當然要跟唐肅宗匯報進度,唐肅宗就去搬救兵了,而他搬的救兵也是很微妙的一股勢力——回紇
唐肅宗和回紇說:你幫我把安史亂黨打跑,我回了長安還是盟友,要是你幫我把安史亂黨全部打死,洛陽拿回來之後我要地,裡面的人和財產隨便你拿
回紇一想,洛陽是什麼地方?前朝首府,和長安幾乎可以平起平坐的一座大城,裡面的人和財產不知有多少,我只是幫忙而不是主力,打下來了要女人有女人、要金銀有金銀,賺啊!
李相和唐肅宗跟回紇算得開心,可李豫和李倓不高興
樂子
5 years ago
李豫還在思考要怎麼阻止父皇和李相跟回紇的py交易
李倓就先上了
李倓這個人吧,人是個好人,但也是個憨憨,不像劍三世界裡面那麼有心機,在正史裡面,他是個剛正不阿、常常直言上諫的好皇子,這點從打仗衝先鋒也能看出來,畢竟,哪個皇親貴族不惜命啊?
如果他遇上個好皇帝,比如唐太宗、唐高宗,甚至是早期的唐玄宗,那李倓肯定是名留青史的好官,甚至皇帝的名字裡都能有他
問題是,他現在跟的這個皇帝是個沒什麼主見、時而懦弱時而衝動的唐肅宗,他的直言上諫在唐肅宗耳朵里全都不值一提,而李相會拍馬屁,所以唐肅宗更傾向李相
因此,當李倓這次上諫阻止唐肅宗的時候,唐肅宗一如既往地氣得跳腳,李相話鋒一轉:說李倓是想出風頭,打壓太子李豫,打仗衝先鋒也只是爭功勞,想奪太子之位
唐肅宗聽進去了,判了李倓死刑
劍俠情緣二的背景是宋朝~
樂子
5 years ago
dobee1225: 嘶——這就是我的知識盲區了,劍一劍二都沒接觸過
話說,那劍二裡面長歌還在嗎
劍二網路版的門派跟劍三不同
不過峨眉派佛家拿劍可打可治療(類似七秀) 道家拿琴主攻擊(類似長歌)
樂子
5 years ago
dobee1225: 哇...差別這麼大的嗎
應該說劍三有些東西是那時候劍二開始的基礎,像是體型當年就有嬌小(蘿莉)跟性感(成女)
還有以當年來說滿特別的換裝外觀會跟著變
樂子
5 years ago
dobee1225: 安逸地呆在劍三,歲月靜好
樂子
5 years ago
在遊戲上被無情催更,少少的寫一點(#
李倓的死其實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因素很多
首先是李倓為人太正直,遇到看不慣的事情就會直接跟唐肅宗告狀,除了他哥太子李豫能把他按下來以外,他爹唐肅宗都管不住他,因此,在當時的朝廷環境裡面,李倓並不受人待見,而唐肅宗更是對這個皇子感到不滿,要不是唐肅宗慫,不敢隨便殺人,尤其是李倓是個戰功累累的功臣,唐肅宗早就把李倓趕走了
而另外一方面,李倓和皇后張氏也相處不好,李倓想暗害太子李豫這件事情就是張氏去跟唐肅宗嚼舌頭的,而李相是張氏的老哥,因此,本來唐肅宗在后宮聽張氏說這種傳言,就只當傳言吧,可是在朝堂,李相也說這件事情,唐肅宗就覺得:好像真的是那麼一回事啊!
然後咱們倓總就這麼被冤死了,在他被處死前,太子李豫多次求情,表示弟弟和我感情至深非外人可想,他絕不可能害我
然而,並不管用
樂子
5 years ago
剛剛忽然發現一個劍三文案裡面的大蟲........
文案寫
安祿山逃到洛陽城內後時時感到惶恐不安,為了躲避來自江湖俠士的追殺而在大明宮佈下了重兵防禦
呃........劍三文案策劃是打錯字了嗎
大明宮在長安,人躲在洛陽,兵在長安布防,ummmmmmmmmmmmmmm
Priest
5 years ago
旅人偷回一下 印象中
劍二網路版是北宋 劍一網路版是南宋
所以如果有劍四可能要回到漢或是魏晉(咦
樂子
5 years ago
priest0828: 居然是這樣嗎!
那我期待一下劍七好了,喜歡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的那時候(#
樂子
5 years ago
李倓死了
唐肅宗和回紇的交易也達成了
回紇很快地就派兵去和郭子儀的唐軍會和,安慶緒留在長安裡面為數不多的兵馬就這麼被吃了下來,遠在洛陽的安慶緒發現“事情好像不太對啊!”,然後從洛陽逃向了河北
而在安慶緒逃去河北之前,和藹可親的gww更新了一次資料片
讓pve們心態炸裂的上陽宮副本出現了——這又是一次不大不小的劇情改動,不過從歷史進程上來說,還是很合理的
畢竟,不管是戰爭沙盤的局面不利於自己;還是李復、江湖俠士和天策府餘火聯合起來一起刺殺安慶緒,他遲早都要從洛陽出逃的,劇情上來說,動機也合理
樂子
5 years ago
當哥舒翰站在我們面前哭著對我說,史冊裡都是騙人的
我卻想著用什麼角度揍他,他才願意出給我一匹馬
談不妥,那就開打
然後我們死在了六合之下,剩下坦和奶媽,拿著一雙彎刀,把餘下的3%一點點撕下——就算到了100等,在上陽宮翻車的團也是大有人在
然而,實際上吧,哥舒翰在洛陽的時候已經是半死不活的了,別說打一群江湖俠士了,他連把槍抬起來都不可能,畢竟他的病從潼關那時候就沒好過,有點類似於偏癱癡呆的那種狀態了——被這樣的一位遲暮老人打崩了心態,總覺得有那麼點微妙
而劍三劇情中,在我們擊敗了哥舒翰之後,其實俠士們也沒打算殺他,但哥舒翰覺得自己不止是叛將,還是輸了的叛將,決定留在宮城裡一起被埋葬於大火之中,死前還給我們指了路
可實際上並沒有那麼浪漫和幻想,哥舒翰死於安慶緒之手,只因安慶緒要逃,而哥舒翰是個負累,因而永遠留下
樂子
5 years ago
上陽宮這邊說完之後,接下來的幾次資料片更新就和正史沒什麼關係了,從鍛刀廳到狼牙堡系列都是劍三世界的劇情而已,而狼神殿的劇情則是史思明希望與渤海、大和、高麗結盟,一起搞大唐
這部分在副本內算是隱藏劇情吧,有一個任務可以跑的,成就完成的時候是描述“江湖俠士成功破壞了狼牙軍與渤海、大和、高麗的結盟大典”
這句話如果仔細想想,是不是意味著,沒有做任務的情況下,其實狼牙軍和他們三個小國已經達成了結盟協議?而劍三的劇情向來都是不把隱藏劇情的因素考慮在內,只寫主線
也就是說,在現在的劍三世界當中,狼牙軍雖然暫時休養生息,但已經和渤海、大和、高麗三地結盟了
將這件事情延伸到現在的東海劇情,李重茂、藤原家、渤海國為什麼會選在這個時候進攻東海,這背後又有狼牙軍的影子了——
而狼牙軍有一半的山河圖,謝采為什麼要叛,也就有答案了
樂子
5 years ago
而這部分劇情比較容易造成玩家錯亂感嚴重的一個原因是,c3g把這部分劇情分成了好幾個資料片更新,每次更新又相隔了一段不短的時間,但如果只是參考劍三內的角色對白和故事背景,就會發現,從上陽宮開始直到現在的東海劇情,那麼多的更新,在劍三世界內都是同時發生的事件
稍微的理一理,大約可以這麼解讀:
大唐收復長安城,唐軍代表先去上陽宮刺殺安慶緒,哥舒翰自斃,安慶緒從上陽宮逃離前往河北=>安史亂黨休息,安慶緒和史思明暗鬥;大唐論功行賞,唐肅宗把李隆基接回長安,高力士跟著一起回了長安;回紇在洛陽打劫搶人搶物資
過了一段不長不短的時間後,霸刀山莊與狼牙軍的py交易被識破,柳五爺大義滅親(鍛刀劇情)
同一時間,史思明的狼牙堡被發現,江湖俠士組團去探索
又是同一時間,獨孤九被派去渤海談判失敗,被叫去蓬萊,抓包伊瑪目,發生冰火島事件
樂子
5 years ago
這時候的江湖特別燥,這時候的俠士特別忙,怎麼說?
北方霸刀內亂了,江湖俠士要去插一腳;中原發現敵軍隱藏大本營了,江湖俠士要去看一看;東海監獄鬧出亂子了,江湖俠士要去管一管
這種同時發生的劇情分開更新,玩家們就覺得“這也沒啥啊,事情一件一件處理不是也挺好搞的嗎,你看霸刀安靜了、史思明跑了、伊瑪目也涼了,所有事情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話不能這麼說,這麼多大事情發生在多短的時間內呢?我這麼說吧
757年10月,安慶緒逃跑,去跟史思明爭權;同年12月,史思明不想被安慶緒搞死,所以帶兵投了大唐,封為“歸義王”
也就是說,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內,整個劍三世界四處起火,大事件一個接一個,要是c3g搞個平行系統什麼的,讓我們只能選一邊去救,那多好玩
樂子
5 years ago
那麼順著剛剛的話繼續說下去,劍三接下來的發展就很有意思了
首先,已經知道的劍三劇情更新到薔薇列島部分,月泉淮老賊和狗逼謝采已經拿走了九天寶藏,甚至已經從敖龍島上離開了,而餘下的眾人死的死、傷的傷
東海那邊烽煙四起,中原這邊也不平靜——凌雪閣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登場?這其實是一個很耐人尋味的問題,你說你一個情報暗殺機關,不在狼牙堡劇情的時候登場,為什麼偏偏是現在?
那當然是因為c3g還沒做好啊
不對,而是如果凌雪閣現在再不出場,這個組織接下來就沒有登場的機會了
先來看看凌雪閣的架構——分為內閣與外閣,內閣面向皇帝,有監察百官、護衛皇室的職責;外閣面向民間,負責處理情報、分派任務。
從唐玄宗創閣之時起,高力士就一直是內閣閣主(真愛),但外閣閣主卻是換了幾輪,因為那代表著除開皇帝以外、掌握他人生死的極致權力
樂子
5 years ago
外閣閣主都是些了不起的人當的,比如林白軒,又比如李林甫,而凌雪閣在劍三正式登場的時候,李林甫早已經卸任外閣閣主升職當宰相,李倓已被賜死,此時的外閣閣主是太子李豫(或者我們叫李俶)
問題來了,現在內閣閣主名義上還是高力士,可皇帝已經從唐玄宗李隆基換成唐肅宗李亨了,高力士要稟告情報的話,要向誰稟報?
那肯定是唐肅宗,就算高力士和唐玄宗穿一條褲子,也不能越權
可這並不夠,唐肅宗試探過唐玄宗,他說:老爹,您回來就好啦,我覺得當皇帝好累,要不我把皇位還給你吧?
唐玄宗當即推脫:不用啦,兒子你看你辦成了老爹我都沒辦成的事情,現在天下好不容易安靜了一會,我還是去養老吧,皇帝你接著當!
唐肅宗臉上感動得哭啊,把老爹唐玄宗送去了個安靜的山莊養老,結果一回朝就把高力士辭了,讓他回鄉下種田
高,真高,你們皇室的人真會演
阿白(しろ)
5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7MIWBF0N8UMPif7Vfjf0bX.png (繼續聽故事
樂子
5 years ago
saeki95: 謝謝你,這口茶我先幹為敬
娃娃魚要繼續聽故事啦 (吵
樂子
5 years ago
kurosama: 我在打本啊,還有影片要肝啊,讓我忙完再更啦
時雨塵☁️
5 years ago
我也要繼續聽啦
樂子
5 years ago
shiyu1999: 你先讓我想想要寫什麼(...
樂子
5 years ago
聖誕節還要上班,為了報復社會,我來更了
從這邊開始,劍三的世界看起來就像是要獨立出一個自己的世界觀一樣了,天泣林,95年代五小之一,讓人恐懼的單行道和高公公
那段劇情大概有看的都知道,凌雪閣奉命要擒殺建寧王李倓,但這件事情卻被江湖俠士(祁進哥哥)阻止了,我們倓總因此被救了下來,不過也覺得事不可為,還是先不搞事了,從那之後開始潛水
這邊有兩個關鍵點和正史是衝突的,其一當然是李倓被救下來這件事情,李倓是被光明正大地賜死的,根本不是被暗殺,因此,在正史裡面,李倓被殺的時候根本沒有救他的機會,皇帝鐵了心要他死,他就死了;而在劍三世界里,李倓是被暗殺的,這讓江湖人士鑽了空子,找到機會救了下來,所以李倓沒死,不過策劃大概也考慮到正史裡面李倓快退場了,所以只讓他和他哥賣賣兄弟情,就不讓他上場了
另一個關鍵,就是高公公
樂子
5 years ago
高公公其實在那時候是不該出現在天泣林的
先不說唐朝有沒有凌雪閣(搞不好真的有啊,朝廷的暗部怎麼可能寫進史書是吧?),雖然天泣林的劇情沒有明講,但大概還是可以推測出來,天泣林的劇情是發生在長安城被收復之前的,怎麼說?
長安能收復是因為有援兵,而李倓會死就是因為不同意援兵提出的交易條件,換句話說,李倓死在長安城收復前
而唐玄宗被唐肅宗接回去,是發生在長安城收復之後,這一點上,劍三和正史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以倓總的生命線來當時間軸參考的話,天泣林的劇情是在倓總快死前發生的,也就是說,長安還沒收復,唐玄宗還沒回長安
唐玄宗回長安前在哪裡?前面提到過,去了蜀夏,偏荒之地,而我們的高公公作為唐玄宗的奶爸,當然是寸步不離地陪著他
也就是說,高力士當時不可能辦凌雪閣的事情,林白軒李林甫誰都可以,可高力士在那,不行
樂子
5 years ago
這段劇情可能是bug,反正劍三劇情策劃吃書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但東海劇情有一個人物的出現讓這點有了些意思——巨冥灣副本的四王尹雪塵
這個人物的來歷很神秘,官方沒有說明,我們對他的認識只有表面的一層:他是尹家人,會變裝,是個偽聲大佬,蓬萊三家的絕學和長歌的音律功夫他都會,是謝采的暗樁,也是親信,常常不在蓬萊島上不知道去了哪裡
這很有發揮空間不是嗎?
謝采會叛變,就是因為在方乾交代他去中原辦事情的時候,得知了山河圖和漢王寶藏的事件,可能他還查到了狼牙軍有著另一半的山河圖,而謝采也知道九天的事情,謝采又剛好把事情都交給一個常常不知去向的尹雪塵
接下來是腦洞部分:
謝采想奪得漢王寶藏,九天是很難繞開的一部分,畢竟九天本就是寶藏守護人,而他得知李倓作死,想除掉他,派出尹雪塵偽裝成高力士,使喚凌雪閣刺殺皇子
樂子
5 years ago
字數不夠了,繼續腦洞:
李倓想大唐成為他理想中的樣子,但不想毀了大唐,可以說是很矛盾的一個角色,但謝采不同啊,他才不管那麼多,中原跟東海有啥關係?我得到我想要的就好了啊
以謝采出色的辦事能力來看,他要得知李倓在朝廷做的事情並不難,而高力士如果不在凌雪閣,尹雪塵有沒有可能鑽了這個空子呢?也是有,因為內閣是獨立的,向來只有外閣閣主有權跟內閣交流,而知曉內閣身份的人只有幾名主要的管理和皇上
但天泣林那時候,李林甫升職,太子當閣主,兩邊交接,外閣自己都搞不定,誰去管內閣?至於皇帝那邊,唐玄宗身邊有一個高力士,誰會無緣無故去想有沒有人冒充了自己親信在遠方搞事?
長時間偽裝不行,但如果只是短短的偽裝一段時間,或許可以
若真是尹雪塵偽裝的,那除掉了李倓,等於除掉了九天之一,而事後又可以把殺害皇子的罪名轉接給凌雪閣,何不妙哉?
樂子
5 years ago
要是順著這個思路來想,那這盤棋有點大
畢竟姬別情當時做了一件很不符合他人設的事情:他拒絕了他上司——高力士——下達的直接命令,而選擇聽了進哥的話,放了李倓
可能在玩家和腐女眼裡,咱們小姬乖乖聽進哥的話沒啥問題,我其實也看得挺嗨的,這兄弟情嘖嘖
但實際上,問題大了,因為姬別情是凌雪閣第一殺手,凌雪閣作為皇家秘密組織,第一殺手這個稱號的意思只有閣內武功第一嗎?
不,比身手更重要的,是對皇家忠心也是第一
畢竟是皇家,要高手的話何愁沒有?難的不是找不到高手,而是一群肯為自己賣命的高手,沒有一個皇帝會把守衛自己的任務交給一個武功高強、但隨時有可能叛變自己的人的,因此,姬別情他當時的選擇看似合情合理,但實際上崩人設崩得一塌糊塗
除非,姬別情覺得,那個下命令的人,不是他的上司,不是高力士
樂子
5 years ago
而高力士也放出了狠話:我回朝以後,肯定要向聖上參上一本!
高力士這句話只是狠話嗎?不見得,他雖然是難得一見的好宦官(歷史上壞的宦官太多了,高力士真的算是一股清流),但得罪過他的,雖不至於不擇手段地除掉,但想安享晚年基本上也不可能了,要不是高公公節操還在,怕是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但後續劇情里,純陽出事了嗎?沒有;李倓出事了嗎?沒有;姬別情出事了嗎?也沒有,甚至出了MV高調出道
你說純陽有呂祖,他動不了,可以,說的過去;你說姬別情還有用,愛才不捨得,也可以,說得過去;那李倓呢?太子還只是剛上任的外閣閣主,怕鬧翻?別鬧了,以罪名來說,包庇逆犯的太子罪責要比誅殺叛黨皇子的罪名大多了,太子更應該擔心自己太子之位不保吧
所以,為什麼上面這些人都沒事呢?高力士忽然寬容了嗎?
與其期望人物性情大變,不如假設他是假的吧
樂子
5 years ago
以上幾段都是腦洞推測,沒有任何證據支持,看完自己琢磨就好
不要捶我
講完天泣林違和的部分之後,該回到原本的部分了,為什麼凌雪閣現在再不出場,之後就沒機會出場了咧——
前面狼牙堡的時候不登場,可能是因為卡到重置版,資源不夠做不出來,不然其實讓凌雪閣去觸發狼牙堡劇情,然後再去東海,觸發蓬萊劇情,這樣的話劇情線大概也沒那麼混亂,但這方面問題不大,反正高力士已經回來了
下個賽季東海也要打完了,接下來就看劍三是要繼續走劍三江湖劇情,還是劍三朝野劇情,江湖劇情的話,謝采和月泉淮一個個安排上,該進本進本、該進圖進圖,寶藏你爭我搶,九天繼續內斗,一直鬧到大唐亡國
朝野劇情的話,就要回來對付狼牙軍了,在前面不知道多久的留言有提過一下,史思明接下來會跟安慶緒翻臉,然後歸降大唐,封了異姓王,然後就精彩了
時雨塵☁️
5 years ago
就算是腦洞但是好香
樂子
5 years ago
shiyu1999: 就只是個腦洞,反正劍三也不可能回頭去說這件事情了,只能自己想想而已
樂子
5 years ago
shiyu1999: 不等等,我忽然沒搞懂香的部分在哪wwwwww
樂子
5 years ago
前面講完了凌雪閣的組織架構,也知道他們的主要人物有內閣閣主高力士,外閣閣主太子李豫(李俶),至於其他主管比如姬別情一流,雖然在劇情上和知名度上算是主要角色,但對於整個劍三世界來說,他們並不唯一
而凌雪閣在史思明歸順大唐的劇情發生之前,就會發生一次巨變了(蓬萊爸爸不孤單,凌雪爸爸來陪你)
其一,就是凌雪閣的兩根擎天柱之一,內閣閣主高力士被唐肅宗貶官,辭退了
高力士從這次被辭退以後,就再也沒回去過權力中心,可憐一位老宦官,戰戰兢兢服務皇家幾十年,勞心又勞力,卻因為過於得寵而成了新皇的心腹大患,而高力士在晚年死去的時候也很戲劇性:他在家鄉掛念著遠方的唐玄宗,卻忽然聽得唐玄宗駕崩的消息,因而大哭不止,這位忠心耿耿的老人,最後就這麼哭著哭著,陪著唐玄宗去了,享年七十三歲
而另一位擎天柱,太子李豫,則成功上位成新皇
樂子
5 years ago
是的,講了那麼久,從上陽宮的劇情講到現在敖龍島都打完了的現在,劍三世界裡面卻連兩個月都還沒過去哦
要知道什麼時候到兩個月,那就看史思明什麼時候投降,史思明投降的資料片更新那一天,就是下一個大事件準備開始的起點
不過,也有可能劍三策劃想先說完江湖的故事,等江湖事了以後,再回去說戰爭和朝堂的故事
只是那麼做的話,會讓人感覺江湖好像悠悠一晃過了好幾百年,大唐忽然平靜了好久呢
樂子
5 years ago
誒對了,我好像還沒給這一段收尾,偷偷來做個結,不然下一段不知道怎麼開
凌雪閣目前管理層裡面,還活躍在劍三劇情的人也不多了,如果現在這個時候不發佈,之後高力士離開,太子上位的劇情一開啟,凌雪閣就得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站場,因為沒有“知名”又“能推動主線”的角色可以壓得住啊
如果往後看,太子當了新皇,也沒必要把爺爺的私家部隊拿出來用對吧?還不如自己組建個新的呢,而且到時候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太子忙著和回紇談判,根本也不需要用到什麼秘密部隊了,他要的是軍隊(有可能又是新門派?)
所以,劍三只能挑在這個尷尬的時間點,把這個和東海劇情關聯不大的門派,推出來
題外話啊,劍三好像大部分門派都是這樣的節奏啊,兩個代表人物,一個死了一個留下,劍三策劃是不是特別喜歡這種套路?
樂子
5 years ago
一年之初,各位看官新年快樂!
我來說書了
上回書說到,凌雪閣自從李隆基被唐肅宗冷藏以後,內閣閣主也隨之被撤職,外閣閣主則平步青雲,本就是太子之身,過不了多久,更要加冕為皇——
不過,故事里不久,對我們來說,卻還需要很久很久,按照c3g這個更新速度,可能我們還要等5年吧
之前也提到過,目前版本我們走的劇情,包含東海落落長的那一段,其實都是劍三的武林野史,劍三世界最棒的地方就是野史和正史相互交織,衍生的許多細節故事(雖然被吃書吃得渣都沒了)
單就正史的部分來看的話,接下來就是安慶緒和史思明翻臉,安慶緒想殺了史思明回收兵權,史思明跑走了,帶著兵降了大唐,大唐心想:你帶著這麼多兵投了,說明安慶緒那邊沒人了是吧?可以!只要你史思明不搞事,我收了你又有什麼關係!
於是,大唐多了一名“歸義王”,坐山觀虎斗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