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th: 轉折處理失當就是編劇最大的問題 ,所以主副CP我也不能勉強算可以,沒有過程只有結果的BE和甜膩都令人看不下去。
理由可以很多,但這都是觀眾在盧孫是官配的前設下自行腦補,單從戲中的交代來看,其實跟你所說一樣 ,完全一塌糊塗。
其實很多戲劇都需要觀眾思考,但《那一天》集中展現項孫的心理而草草交代于孫的轉折、突兀地安排一個六年後的結局卻不把當中的過程演出來,更同時浪費接近全劇四分一的篇幅來演一大堆對劇情毫無用處的放閃、打鬧閒戲,我絕不覺得是要刺激觀眾思考,而只是挑戰觀眾的忍耐極限,逼使觀眾投入編劇自豪卻凌亂的敍事世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