ᴍᴜǫɪ°深潛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音樂與文學】
⠀⠀⠀
來簡單聊聊《光的來信》的〈不是謊言〉中提到的阿伯拉爾與愛洛伊絲,插樓隨意,我大概會寫很慢XD
[中字] 音樂劇 Fan Letter (팬레터) PRESS CALL 不是謊言 - 손승원 김히어라
下收↓
⠀⠀⠀
latest #14
ᴍᴜǫɪ°深潛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阿伯拉爾和愛洛伊絲 / 老師讀過他們的書信嗎? / 我們將成為中世紀有名的二個戀人 / 他們短暫的見面後 / 一輩子靠著書信往返 / 他們的書信永遠留在文學上。」
這是歌詞裡提到有關於阿伯拉爾和愛洛伊絲的部分,這裡會提到這對戀人的原因,除了書信以外,是兩人之間師生戀,正好和世勛海鎮之間的關係有些相似,雖然世勛稱呼海鎮偏向是對於前輩的敬稱,但海鎮的確也在他的人生中起了引導作用。
阿伯拉爾是個傑出的學者,同時也個哲學家和神學家,是個聰明與驕傲好辯的人。
「他的議論像是一團火,什麼東西也沒有點燃,煙氣倒遮暗了一切;又像一株樹,裝潢著各種枝葉,但是絕無果實。」
愛洛伊絲同樣是個早熟且學識淵博的少女,阿伯拉爾對這樣一個女性充滿勢在必得,他成為她的教師,那時阿伯拉爾大概三十七八歲,愛洛伊絲約十五六歲。
ᴍᴜǫɪ°深潛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插個題外話,蒙克利夫編著的《聖殿下的私語:阿伯拉爾與愛洛依絲書信集》我是去二手書店才買到的 阿伯拉爾回憶錄《劫余法》我還沒搞到(#
立即下載
ᴍᴜǫɪ°深潛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哀綠綺思亦是藝術中的能手。你可以猜想,這當然更足以使我銷魂;簡潔說吧,我見了她,我愛她,我決計要她愛我。」

「我的名譽已經傳遍了各處,像這樣的一個壓倒當代學者的人,美德的女郎能夠拒絕嗎?我的年紀很輕,──我心裡僅為她發的海誓山盟,她能無動於衷嗎?我的儀表也很堂皇,看我的服飾沒人疑心我是一個學究;你知道,服飾對於婦女是頗有關係的。並且,我有天才善寫情書,所以希望如果她准我這愚蠢的人把我的心靈的呼聲獻給她聽,她讀了必定喜悅的。」

「我們不像一般不幸的情人們以空想狂吻為足意,我們會充分的利用這親切的幽約。我們聚會的地方沒有獅獸的可怖,同時研究哲學又是我們的遮掩。」
ᴍᴜǫɪ°深潛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我的情歌傳流到海外,備受讚美。凡是與我同樣溺在情海裡的人,沒有不認此事為美談的,而他們引用我的思想與詩句又往往可以得到不可倖得的青睞。我們的情史因此遠播遐邇,阿伯拉與哀綠綺思的生平變成人人談論的題目。」這段與〈不是謊言〉的歌詞相呼應。

「書卷雖然打開,我們之間傾訴的卻更多是溫柔話語而不是經書的詮釋;交換的更多是親吻而不是教導。」

當時宗教主導著社會,盛行禁慾主義和提倡婦女貞潔,等愛洛伊絲的叔叔菲貝爾發現時,她已經懷孕了,在生下兒子後兩人秘密結婚──為了不影響阿伯拉爾的前途而隱瞞。
菲貝爾憤怒之下派人趁著阿伯拉爾睡著時,把他閹了。
阿伯拉爾在失去男根所想到的「自己已不是男人」而忽略愛洛伊絲的感受,要求她成為修女,就在她當時所居住的阿爾讓特伊修道院,他認為這是天譴,而愛洛伊絲認為罪責皆出自於她。
ᴍᴜǫɪ°深潛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有上帝為證,除了你本人之外我從未想要你的任何東西;我只想要你,而不是你的什麼東西。我可以不要婚約,不要嫁妝,我努力尋求的不是我的歡樂和願望,而是你的,這一點你很清楚。妻子的名義似乎更神聖或更有約束力,但“情人”一詞於我將永遠感覺更甜蜜,或者,如果你允許的話,叫作小妾或妓女。我相信,我越為你輕賤自身,越應能得到你的感激,也可以盡量減少對你名聲的損害。」

愛洛伊絲誠摯熱烈的愛了阿伯拉爾一輩子,在她的信件中不難看出對於這個男人的愛意,可能等寒假回去,手邊有書再作一些文本的補充。但阿伯拉爾並未回以同樣份量的愛。

進入修道院非出自愛洛伊絲的本意,但她無條件順從著阿伯拉爾,阿伯拉爾遭受到肉體上的懲罰,而她則承擔著心靈上的折磨,那是愛人的不信任。她的虔誠是對阿伯拉爾而非上帝,因此她要人不要稱讚她對上帝的虔誠。
ᴍᴜǫɪ°深潛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阿伯拉爾在被割閹後決心不再愛愛洛伊絲,甚至恨她。他讓愛洛伊絲進入修道院也出自於人性的自私,不使他人得到他所得不到的。

阿伯拉特最後展現出對愛的懺悔與他對愛洛伊絲的羞愧。

愛洛伊絲在某次信件中寫道:「愛洛伊絲以奴婢,女孩,妻室,妹妹,以及一切卑下的恭敬的親愛的名義,寫這封信給她的阿伯拉爾,她的主上,她的父親,她的丈夫,她的哥哥。」

他寫上殺人犯、敵人、流氓等字眼:「因為他毀壞了你的名譽,擾亂了你的安寧,騙害了你的貞潔。」
ᴍᴜǫɪ°深潛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而後在他們分開的二十多年間,他們依舊保持書信往來,我喜歡一段看到別人寫的:

阿伯拉尔只是换了一个方式来爱她。当爱洛伊丝被阿让特伊修道院驱散,无处容身的时候,阿伯拉尔把自己的追随者为自己修建的圣灵修道院,连同其他财产送给了她。他为爱洛伊丝撰写神学的解经书籍,解答她和修女们在宗教义理上的疑惑。他看着爱洛伊丝从一个小小的修女,一步步成为了修道院的副院长,他渴望在自己死后,能够和爱洛伊丝合葬于圣灵修道院,他还记得,她是他尘世里的妻子。
「上帝的婢女,過去你曾是我塵世的愛人,今天在基督的國度裡,在宗教生涯中,你是我的最愛,我的伴侶。」

「神主在上,即使統治全世界的君王奧古斯都都願意娶我為妻,並將所有的土地贈予我,我仍更願意做你的情人而不是他的王后。」

阿伯拉爾發表了他的著作,愛洛伊絲成為修道院院長,兩人死後骨灰被安葬在一起。
沒有文本只好上網找片段,等寒假回去再把他們的書信集看一次
了解了愛洛伊絲和阿伯拉爾的故事後,再去看《光的來信》,比當初看音樂劇時更有感觸。
光與海鎮對應的是愛洛伊絲和阿伯拉爾之間的愛情,而世勛與海鎮則是當時被世人唾棄的關係,一個是美好的愛情傳說,另一個則是殘酷的現實面──不過《光的來信》最後還是給了他們一個唯美的結局:雖然哀傷,卻不留遺憾。
我很難去評論阿伯拉爾和愛洛伊絲的愛情。無法說到底誰對誰錯,只是感慨有這樣一個充滿生活風趣與人生智慧的女性,用盡一生忠誠熱切地愛著最後一個帶給她痛苦的人,而他們之間又有多少無奈和妥協,從他們留下的書信中看見的有多少是經過美化或情緒化的?
我很喜歡梁實秋在譯本的後記中對於他們這些書信的評論:「裏面情致雖然纏綿,文辭卻極雅馴,並且用意不在勾引挑動,而在情感的集中,純潔而沉痛,由肉的愛進而為靈的愛。」
應該就先這樣吧
剛剛寫完作業突然想到這個,就想說來簡單的講一下X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