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段「生前最後筆錄」到被發現陳屍於台大校園的一夜間,陳文成究竟還經歷了什麼?陳翠蓮指出,當年偵訊陳文成的上校鄒小韓係在1987年7月移民美國,這時間點其實很有意思:「台灣解嚴了,他很清楚他沒有辦法再待在台灣,之前的事情可能被翻出來──看到時間點我起雞皮疙瘩,這些加害者是非常有意識地離開這個地方!」
陳翠蓮說,1994年監察院重啟調查時想找出下落不明的檔案、想聯繫鄒小韓,外交部推託說「不知道」鄒的行蹤,一名《聯合報》記者卻能輕易地訪談到鄒小韓,這又是一個大問題:「你看,解嚴到1994年經過多少時間,我們行政系統如何推託抗拒,即使要檔案,也用這樣消極的方式去抵制!現在國安局也說檔案解密要50年後才能看,這是不是另一次的推託呢?」
-
-
歐蜜.偉浪強調,道歉並不是因為蔡英文以總統身分向原住民族道歉了,因為早在中華民國政府之前,就有其他教派或教宗向原住民族的道歉,「這不是趕流行,而是深切地去體認,感受到我們錯了,台灣是多元文化族群的社會,必須要有這種很強的(內省意識)基礎。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本身就是改革宗,如果不懂得去自我反省和改革,就不配去做改革宗。」
-
他坦言,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也有許許多多讓我們灰心,甚至失望、無力的,畢竟是人所組成的,但我們也是以健康(角度)來看的話,人並不是全然成聖的上帝,人所組成是有他的殘缺。」
----
誠實的內省、共同的承擔,忍受這個過程裡面的緩慢,以及各種殘缺。
是一個民主社會的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德行
雖然現在離我們還很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