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巴黎舅舅(2018)
滿喜歡問舅舅有沒有地獄存在的那場戲。
亞曼達問:同學說我們不信神所以會下地獄,地獄真的存在嗎?
舅舅說:別聽同學胡說,可是沒有人真的見過地獄所以不知道真假
亞曼達很害怕所以問:真的有地獄嗎?
舅舅只說:同學只是重複父母說的話,不要相信他們
這段話好打動我
囧媽的極地旅行(2019)
Where’d you go Bennett
阿基拉(1988)
原本看完阿基拉想要在看蒸氣男孩
可是我看到一個我更感興趣的東西
等了兩天還是沒看到!怒!
寄生上流(2019)
這片很好,韓國歷史跟文化濃縮在符號之中,構圖工整,演員演技極佳,翻轉結局,貧富差距的巨大鴻溝不分國籍引起共鳴。可是我就是喜歡不起來。
world apartment horror
國際恐怖公寓(1991)
來了(2019)
中島哲也的色彩繽紛MV恐怖片,爽快灑血節奏分明,人物線的交錯很有漫畫的風格,可惜人物線走到後面有些失控,結尾也很不乾不淨。
失憶的總理大臣(2019)
亂來但是看得很歡樂,只要不是在現實上演,很喜歡歡樂的政治鬧劇。
峰迴路轉(2019)
先前大部分對於劇情口碑都極好,好像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這麼古典推理劇情片。角色眾多可是出場卻十分淺薄,只能單作配襯,老作家的死因在這故事中顯得很不必要,目的只是為了能引導具備個人特色的年輕女孩成為故事的主角。雖說如此老套的翻轉劇情,還是讓當下的我看得興致十足,最後意味深遠拿著老作家杯子的那一幕,彷彿是女孩早已預估好的計畫實踐完了似的。
生日幻境(2019)
原惠一挑戰奇幻風格的冒險故事,人互動不知道為什麼很僵硬,劇情發展非常緩慢,掌握不佳,後期發展落拍草草收尾,有些笑點很劣質。請松崗茉優配音奇差,多虧有杏在一旁支撐。印象最深刻是無意間由杏所扮演的姑姑的一句台詞:「我一定會幸福(私は絶対幸せになります)」。
鬼怪屋(1977)
光影顏色玩味的影像加上飽滿的音樂,視覺風格無不讓人想到同為1977年的恐怖奇片【陰風陣陣】。想做一個恐怖片實質是一個孤單女人的羅曼史,困在悠久的愛情怨念中無法自拔,吞噬一個個可能會遭遇相同未來的女孩。原始粗糙的特效、室內光以及斗大的畫布背板,讓這片充滿喜感又充滿獨具一格特色。每個少女在大林的鏡頭下都顯得極美。
武士搬家好吃驚(2019)
前半段滿喜感,後半段武打戲出現後不知道在乾什麼⋯⋯只留前面會覺得是部不錯的娛樂喜劇電影。
逃出天堂島(2019)
陳設跟SF的設定,明明都還滿美滿漂亮;前半段白天景想到各種少女電影。後半段地道探險跟暗門機關想到阿基多。可是中心思想卻是個空殼。前面劃分兩性對立跟女權思維,表達自由戀愛跟婚姻不是一切,女性不是要照著社會思想走。後半段演出疑似懸疑的高潮(這真的超難看)居然是表達:不能或是無法結婚的女性最後會淪落到悲慘的下場。這到底是在轉告我什麼鬼思想。
主線劇情中段變得很難看之外後面越走越歪,想要救都救不回來。更大矛盾之處在於Milla講出一句很怪的台詞,在吵把你們轟回家。不是啊女主角先前死命想回家如果這樣吵鬧就可以回去,前半段劇情又是在演啥毀??
雖然前面我只看百合跟世界觀設定覺得超香,後面開始歪就努力只看自己喜歡的,收尾我實在無法。導演當初寫這內容時都沒有覺得怪怪的??還是有人干涉了你的劇本嗎??這真的歪到不行。
而且女主角烏瑪明明是個很叛逆的少女遇到愛情變得很無腦,有眼的都認為不單純,女主角卻很執意。很多劇情設定我好想幫她改掉,可能都會順眼一點。再者我最受不了的是大壓軸的梗跟本身設定的近未來很背道而馳。不是啊科技都發達到有漂浮車、回憶匣⋯⋯結果還是走老套的上/流階級社會問題⋯⋯我個人覺得扯太遠之外也很沒必要,應該好好討論一下你這個奇怪天堂島的設置跟時代吧。
重點要提供的資訊也都沒提供,這片⋯⋯我,好吧至少我看看女演員們洗洗眼睛。
黑水風暴(2019)
綠色濾鏡用超兇!可是很喜歡陶德的那種復古色調。追查了幾十年的案子,小蝦米成功對抗大公司,可怕的是這是仍持續中的恐怖事件,沒有在開頭強調改編自真實事件,卻讓劇中作為的參考照片中的人物現身,利用角色與劇情的交錯強調其真實度,沒有紀錄片那麼樸素,可是是好看的劇情片。
念力(2018)
延尚昊用網飛資金做的英雄爽片,角色帶著延的「魯蛇味」,本片很多橋段設計是爲高潮而高潮,可是轉折卻又降到一個低點,缺乏足夠說服觀眾的道理。
為了看看4K修復到什麼程度而去看了大銀幕【阿基拉】,今年2次感想都是:跟大衛柯能堡相比,大友克洋才是我的肉體恐怖始祖XD我小時候被大友做肉體恐怖的部分嚇到不行,看鐵雄的肉體變化一開始驚一下,但是不會像小時候那麼害怕,反而懂得欣賞對於肉體與機械天馬行空的想像方式。整個劇情看下來像是鐵雄的故事,可是文宣都是主打金田,這個問題我很想問製作組,會這樣選擇的理由是什麼。我對這片沒有那麼多喜惡,倒是SF設定實在是經典始祖,每次都忘記這片長度,2小時內容可以拆成很多部電影般公式設計,末世預言或是科技實驗、腐敗的政治理念,這個時候我又想問另外一個問題,沒有想過跟機器人一同搭上線嗎(目前是臆測跟原作內容有些關係)⋯⋯⋯⋯我太想睡覺想不起來還要寫什麼
我還滿喜歡音樂上面的運用,那些打擊聲跟這個頹廢的城市互相交錯有如一座叢林,飆車族像是在叢林探險,邪教膜拜末日預言的景象像是藏在叢林的野獸或是神秘的生物。這次比較多也是對音訊處理上印象較深,聲道分軌以後前後聽的很清楚。
然後這次修復⋯⋯到底是影院的設備不好還是我看太習慣修復片,因為動畫原稿是賽璐珞片所以修起來沒有我想的那麼好,爬一下前陣子出的4K UHD有說比起之前2009的版本降躁跟修復劃痕很多,有感覺角色線條變得明顯可是色彩部分我看不出來。對修復的精緻有點失望,至於IMAX 版本我就在想是否為假IMAX ,網友給解答原本1.85:1轉1.44:1,所以不是加黑框就是裁掉了⋯⋯打消看IMAX 的動力。
整個劇情看下來都是鐵雄的故事
↑↑↑對這點超有同感!連《一級玩家》致敬的也是金田的機車啊 😂 我對《阿基拉》的故事沒什麼概念,唯一的印象就是機車,之前去看影迷包場時邊看邊驚奇:哇,原來是這樣的故事嗎?跟它給我的印象好不一樣……(甚至不覺得是自己期待錯誤XD)
after148722: 大部分都是致敬金田那台紅色機車,沒看過的的人都會有美麗的誤會XDD 你沒有期待錯誤XDD
我想結束這一切(2020)
感受超差的⋯⋯這片子在做什麼盤算很早就看出來,前面碎碎唸了1個半小時都是一些哲學廢話,後半根本就是女主角的變腦之旅,房子就是捷克的腦袋。裡面多次用女主角口吻表達想跟男主角分手,或是進行思辯,女主角的各種才華&討論出對於普世價值的女權觀念,好像都在彰顯講這種為自我爭權的女性最後還是要跟異性在一起。我最氣八成是,用女主角的分手想法做麥高分沒關係,可是後面根本就沒打算把女主角這一段好好收尾,我為什麼要忍受快三小時看退步成這樣的查理考夫曼,無不時讓我想到上一部安諾瑪麗莎⋯⋯唉,我也喜歡不起來,用逐格做一部自淫作品,到底是不是老年後開始失智,沒有如夢似幻倒是混雜的異常難看⋯⋯
葛蕾絲的墮落(2020)
以主題來說可以探討更多層面的社會議題,可是走向比較往女性本身的寂寞以及菜鳥律師奮鬥的前進,覺得有點可惜。我還滿希望能夠挖掘更深一點......
夏日之王/青春之夏 (2013)
為什麼我要在很冷的冬天看一部夏天的嬉戲加長版MV XDDDD
藍色恐懼(1997)
東京教父(2003)
之前去回顧了一下今敏大大
海上鋼琴師(1998)
跟ㄊㄊ一起去回顧,後來兩個女生出來以後都覺得某些以前認為很浪漫的地方,實際上根本就是變態行為,超OUT。
奧麗薇亞(1951)
原本想開一個噗寫一下結果也沒寫成的.......朱麗老師刻意的很煩,我反而替奧麗薇亞感到焦慮,離開以後也好,女主角值得更好的人。
想到看了3部迪士尼:
迪士尼是我的k歌場
冰雪奇緣2
阿拉丁
獅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