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采葉
分享
5 years ago
【書推】
自由的窄廊
—國家與社會如何決定自由的命運
讀到這本書是因為品蔥上的問題:「
日本是否證明連民主面对疫情都束手无策?
」裡面有位蔥友引述了書中的核心概念:
政府的治理能力與政體的制度並非絕對相關。
政府的治理能力,是取決於與政府對抗的非政府力量有多強大。
非政府的力量越強,政府為了維持政權就會被激發出更強的行政能力。
latest #15
采葉
5 years ago
如果一個國家的發展軌跡上,這兩種力量彼此競爭而互相強化,國家就能一直待在所謂「自由的窄廊」中穩定前進。既能保障國民的自由,又讓政府有高效的治理能力。
但是,如果某些重大的事件,導致兩者的力量失衡,國家發展的路線被震出自由的窄廊,那政府的治理能力就會停滯不再發展了。比方說日本和中國,都在1980~1990年代因為不同的原因離開了窄廊。之後政府的力量就超過了民間的力量。民間不再有力量去刺激政府成長,政府的治理能力也就停滯甚至衰退了。
采葉
5 years ago
另一方面,有些國家裡,民間的力量壓制政府的力量。形成一種紙糊的利維坦(註:國家機器失靈)的狀態,看似維持著一個政府,但其實政府沒有任何治理能力。比方說沙烏地阿拉伯,政府的決策總是受制於瓦哈比(註:激進伊斯蘭教派)。這樣的國家也離開了「自由的窄廊」,人民受制於各種規範牢籠。
采葉
5 years ago
書裡的核心概念就是:
一個民主政體必須具備三要素才能健康運作:有力的政府、穩定的制衡勢力、以及活躍的公民社會
只要三者缺其一,國家很容易就會被轟出自由的窄廊,陷入某種不自由的混亂狀態。就連民主制度輸出大國的美國,在艾教授眼裡都已經跌出窄廊了。
而艾塞默魯教授2018年來台大演講時,台灣被他認為是
「當前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已經進入自由的窄廊,正在往前掙扎著前進」的國家
。
立即下載
采葉
5 years ago
書中還用吉爾伽美什史詩(Fate粉暗暗歡喜)做了一個很有趣的譬喻
引述林明仁教授的導讀:
《吉爾迦美什史詩》是人類史上最早的文學作品,據信成於公元前二七○○年左右。據其所載,吉爾迦美什是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烏魯克」(Uruk)的國王,該城在西元前三○○○年有高達五萬到八萬的居民,應為當時世上最大的城市,且甚為富裕。
這位國王雖然相貌堂堂且力大無窮(可說是史上第一高富帥,在時下動漫電玩文化中也常以此一特質現身),卻甚為暴虐,不但強搶人妻少女,也奴役人民(頗類似中國歷史上的商紂王)。
使用歷史上第一篇文字記載作為政府的原型描述,是一個相當聰明的寫作手法:運用吉爾迦美什雖然打敗怪獸卻也強佔民女的故事,來隱喻政府會做好事,也會做壞事。這讓人民對政府的感覺陷入愛恨兩難。
采葉
5 years ago
烏魯克市民對這件事的解方為何?他們選擇向蘇美神明中最大尾的眾神之父阿努(Anu)求救,阿努便想出了世上第一套的權力制衡:他複製了一個吉爾迦美什,喚名恩其都(Enkidu),讓他們互相牽制。
起初恩其都的確達成任務,但是兩人在大戰一場後,卻英雄惜英雄成為好友,他們
「互相擁吻,像兄弟一樣手牽著手,並肩走在一起,變成真正的朋友。」
權力制衡反而導致兩個英雄合作。
雖說史詩後來提到吉爾迦美什在恩其都死亡後,開始思考永生與救贖等議題,但這個故事對政治制度設計者的含義是很清楚的:
找一個力量相當的人來制衡,但這個機制並無法避免勾結。
其實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也有類似的觀察:「同行人士很少碰面。但他們一但碰面,要嘛就是串通起來對付公眾,要不就是巧立名目來漲價。」
采葉
5 years ago
烏魯克(Uruk)這座城市少了什麼?兩位作者認為這座城市少了
「社會」
。如前所述,烏魯克市民在面臨如何控制政府時,選擇的方案是向天神求助、找來打手,而非動員自己的社會力量,與政府直球對決。
歷史上「社會」在歐洲的國家建構跟形成自由的過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在目前政治經濟學跟政治哲學上,卻較少被探討,這也是本書的另一個貢獻。
采葉
5 years ago
沒有制衡、也沒有社會的話會怎樣?中國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可以看到這次疫情中,雖然一般民眾也感到不滿,並試圖改變現狀、對執政者提出質疑⋯⋯但他們無法改變什麼事情。
不管有多少人在微博上撻伐政府,張貼重災區絕望的實況轉播影片、文字紀錄⋯⋯只要中共網警大手一揮,立刻通通消失。
人民忍無可忍,想要起身反抗⋯⋯但卻發現舉目所及連個稍微有點發聲力量的民間組織都沒有。
他們就算想要抗爭,也沒有武器,制衡力量與社會力量都早早被共產黨殺害了,中國人在政治上宛如豬圈裡的人彘,他們活著,但也就只是活著而已。只能逆來順受的接受那些被餵給他們的東西,連說話的力量都沒有。
采葉
5 years ago
林明仁教授的導讀:
《自由的窄廊》導讀:自由之路為何如履薄冰?笨蛋,關鍵在社會!
采葉
5 years ago
從《國家為什麼會失敗》開始認識艾塞默魯教授,他的寫作真的又精闢又好讀
《自由的窄廊》更是我心目中,
我有生以來讀過最精彩的政治哲學著作
對於想要從宏觀角度更了解民主的朋友來說,非常推薦艾教授系列著作!
每個國家的現狀從何而來?
為啥民主制度在某國運作的好像不錯,但一到別國就變惡夢?
艾教授都有詳盡的解答
采葉
5 years ago
最近沒有正職工作,多了很多閒時間翻書
幸福
覺得自己雖然生在台灣,卻對台灣很陌生,對政治、經濟的認識也很粗淺
所以現在一有空就去泡誠品看人文社科書書
看完每每會有一種感覺:
台灣先天、後天的挑戰跟限制這麼多,還可以長成今天這樣健康樣子,真的滿不容易的⋯⋯
采葉
5 years ago
感覺很像看到一個從小受到高壓教育,被父母毒打,被親戚嘲諷嫌棄,沒上過什麼學,又營養不良的孩子,長成了一個好看、溫柔、聰明又腳踏實地的認真好青年⋯⋯那樣的感動(乾)
采葉
5 years ago
引述噗首蔥友
-
“...日本民間力量的弱化是由多重原因導致的。
比方說日本的民族性格,可說是世界上最能「忍」的民族了,這可能是由於歷史上封建+種姓的雙重文化製約。
再來是當初的極左翼運動以太慘烈的結局收場,導致新的社會主義團體有很大的輿論包袱。
日本的企業界失去創業精神,大多數中小企業都是經濟高速發展期時設的,新設企業家數的連年衰退,導致年輕一代的日本人缺乏獨立決策能力,只能依符於組織之下生存,失去質疑威權的勇氣。”
采葉
5 years ago
“這些因素疊加起來形成了日本民間力量的弱化。國民對政府防疫的失措,只在推特或2ch上謾罵,而
日本政府根據過去的經驗知道:推特或2ch上隨便你罵,反正不會影響政權。
相比於台灣的情況,各種政策出來都有正反意見,如果被罵的特別激烈,一天之內就會政策大轉彎。”
采葉
5 years ago
“在表象上,好像日本政府的治理能力很強,推出的政策都是深思熟慮所以不會變來變去。台灣政府則是一日三變,好像很沒方向感。但真實的情況是:日本政府在廟堂之上做出不接地氣的政策並且一意孤行,台灣政府和民間的聲音合作,找出應對現狀的、具有現實感和可行性的策略。”
采葉
5 years ago
“包含口罩的擴產、徵收、分派的細節、隔離與撤僑政策。
台灣的施政中包含了民間力量的參與,因而大大增強了政府的治理能力。
而台灣民間之所以有力量,是過去三十年來的政治文化、生活經驗、產業結構等諸多因素導致的。”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