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葉 分享
5 years ago
【書推】自由的窄廊—國家與社會如何決定自由的命運
https://images.plurk.com/1qg08oYA3Agec4UMs38B51.jpg
讀到這本書是因為品蔥上的問題:「 日本是否證明連民主面对疫情都束手无策? 」裡面有位蔥友引述了書中的核心概念:

政府的治理能力與政體的制度並非絕對相關。政府的治理能力,是取決於與政府對抗的非政府力量有多強大。
非政府的力量越強,政府為了維持政權就會被激發出更強的行政能力。
latest #15
采葉
5 years ago
如果一個國家的發展軌跡上,這兩種力量彼此競爭而互相強化,國家就能一直待在所謂「自由的窄廊」中穩定前進。既能保障國民的自由,又讓政府有高效的治理能力。

但是,如果某些重大的事件,導致兩者的力量失衡,國家發展的路線被震出自由的窄廊,那政府的治理能力就會停滯不再發展了。比方說日本和中國,都在1980~1990年代因為不同的原因離開了窄廊。之後政府的力量就超過了民間的力量。民間不再有力量去刺激政府成長,政府的治理能力也就停滯甚至衰退了。
采葉
5 years ago
另一方面,有些國家裡,民間的力量壓制政府的力量。形成一種紙糊的利維坦(註:國家機器失靈)的狀態,看似維持著一個政府,但其實政府沒有任何治理能力。比方說沙烏地阿拉伯,政府的決策總是受制於瓦哈比(註:激進伊斯蘭教派)。這樣的國家也離開了「自由的窄廊」,人民受制於各種規範牢籠。
采葉
5 years ago
書裡的核心概念就是:
一個民主政體必須具備三要素才能健康運作:有力的政府、穩定的制衡勢力、以及活躍的公民社會

只要三者缺其一,國家很容易就會被轟出自由的窄廊,陷入某種不自由的混亂狀態。就連民主制度輸出大國的美國,在艾教授眼裡都已經跌出窄廊了。

而艾塞默魯教授2018年來台大演講時,台灣被他認為是「當前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已經進入自由的窄廊,正在往前掙扎著前進」的國家
立即下載
采葉
5 years ago
書中還用吉爾伽美什史詩(Fate粉暗暗歡喜)做了一個很有趣的譬喻

引述林明仁教授的導讀:

《吉爾迦美什史詩》是人類史上最早的文學作品,據信成於公元前二七○○年左右。據其所載,吉爾迦美什是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烏魯克」(Uruk)的國王,該城在西元前三○○○年有高達五萬到八萬的居民,應為當時世上最大的城市,且甚為富裕。

這位國王雖然相貌堂堂且力大無窮(可說是史上第一高富帥,在時下動漫電玩文化中也常以此一特質現身),卻甚為暴虐,不但強搶人妻少女,也奴役人民(頗類似中國歷史上的商紂王)。

使用歷史上第一篇文字記載作為政府的原型描述,是一個相當聰明的寫作手法:運用吉爾迦美什雖然打敗怪獸卻也強佔民女的故事,來隱喻政府會做好事,也會做壞事。這讓人民對政府的感覺陷入愛恨兩難。
采葉
5 years ago
烏魯克市民對這件事的解方為何?他們選擇向蘇美神明中最大尾的眾神之父阿努(Anu)求救,阿努便想出了世上第一套的權力制衡:他複製了一個吉爾迦美什,喚名恩其都(Enkidu),讓他們互相牽制。

起初恩其都的確達成任務,但是兩人在大戰一場後,卻英雄惜英雄成為好友,他們「互相擁吻,像兄弟一樣手牽著手,並肩走在一起,變成真正的朋友。」權力制衡反而導致兩個英雄合作。

雖說史詩後來提到吉爾迦美什在恩其都死亡後,開始思考永生與救贖等議題,但這個故事對政治制度設計者的含義是很清楚的:找一個力量相當的人來制衡,但這個機制並無法避免勾結。其實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也有類似的觀察:「同行人士很少碰面。但他們一但碰面,要嘛就是串通起來對付公眾,要不就是巧立名目來漲價。」
采葉
5 years ago
烏魯克(Uruk)這座城市少了什麼?兩位作者認為這座城市少了「社會」。如前所述,烏魯克市民在面臨如何控制政府時,選擇的方案是向天神求助、找來打手,而非動員自己的社會力量,與政府直球對決。
歷史上「社會」在歐洲的國家建構跟形成自由的過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在目前政治經濟學跟政治哲學上,卻較少被探討,這也是本書的另一個貢獻。
采葉
5 years ago
沒有制衡、也沒有社會的話會怎樣?中國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可以看到這次疫情中,雖然一般民眾也感到不滿,並試圖改變現狀、對執政者提出質疑⋯⋯但他們無法改變什麼事情。

不管有多少人在微博上撻伐政府,張貼重災區絕望的實況轉播影片、文字紀錄⋯⋯只要中共網警大手一揮,立刻通通消失。
人民忍無可忍,想要起身反抗⋯⋯但卻發現舉目所及連個稍微有點發聲力量的民間組織都沒有。

他們就算想要抗爭,也沒有武器,制衡力量與社會力量都早早被共產黨殺害了,中國人在政治上宛如豬圈裡的人彘,他們活著,但也就只是活著而已。只能逆來順受的接受那些被餵給他們的東西,連說話的力量都沒有。
采葉
5 years ago
從《國家為什麼會失敗》開始認識艾塞默魯教授,他的寫作真的又精闢又好讀
《自由的窄廊》更是我心目中,我有生以來讀過最精彩的政治哲學著作
對於想要從宏觀角度更了解民主的朋友來說,非常推薦艾教授系列著作!
每個國家的現狀從何而來?
為啥民主制度在某國運作的好像不錯,但一到別國就變惡夢?
艾教授都有詳盡的解答
采葉
5 years ago
最近沒有正職工作,多了很多閒時間翻書 幸福
覺得自己雖然生在台灣,卻對台灣很陌生,對政治、經濟的認識也很粗淺
所以現在一有空就去泡誠品看人文社科書書
看完每每會有一種感覺:
台灣先天、後天的挑戰跟限制這麼多,還可以長成今天這樣健康樣子,真的滿不容易的⋯⋯
采葉
5 years ago
感覺很像看到一個從小受到高壓教育,被父母毒打,被親戚嘲諷嫌棄,沒上過什麼學,又營養不良的孩子,長成了一個好看、溫柔、聰明又腳踏實地的認真好青年⋯⋯那樣的感動(乾)
采葉
5 years ago
引述噗首蔥友
-
“...日本民間力量的弱化是由多重原因導致的。
比方說日本的民族性格,可說是世界上最能「忍」的民族了,這可能是由於歷史上封建+種姓的雙重文化製約。
再來是當初的極左翼運動以太慘烈的結局收場,導致新的社會主義團體有很大的輿論包袱。
日本的企業界失去創業精神,大多數中小企業都是經濟高速發展期時設的,新設企業家數的連年衰退,導致年輕一代的日本人缺乏獨立決策能力,只能依符於組織之下生存,失去質疑威權的勇氣。”
采葉
5 years ago
“這些因素疊加起來形成了日本民間力量的弱化。國民對政府防疫的失措,只在推特或2ch上謾罵,而日本政府根據過去的經驗知道:推特或2ch上隨便你罵,反正不會影響政權。
相比於台灣的情況,各種政策出來都有正反意見,如果被罵的特別激烈,一天之內就會政策大轉彎。”
采葉
5 years ago
“在表象上,好像日本政府的治理能力很強,推出的政策都是深思熟慮所以不會變來變去。台灣政府則是一日三變,好像很沒方向感。但真實的情況是:日本政府在廟堂之上做出不接地氣的政策並且一意孤行,台灣政府和民間的聲音合作,找出應對現狀的、具有現實感和可行性的策略。”
采葉
5 years ago
“包含口罩的擴產、徵收、分派的細節、隔離與撤僑政策。台灣的施政中包含了民間力量的參與,因而大大增強了政府的治理能力。而台灣民間之所以有力量,是過去三十年來的政治文化、生活經驗、產業結構等諸多因素導致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