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問得很好, 我們請樓下來回答
阿波羅那之超級漂亮,很吸引我想買他。
Kinu的,聽到之後會出手沖刀盤,也想買了。
C40網路上超多人在推,想試試看那個升級感。
但是,因為一些喜好問題,還有老闆列出來的缺點,我終於止住我的手,讓他從購買那邊離開wwww
一個個講好了,
阿波羅那之,
1. 感覺有點太重了(不然材料感覺真的超紮實的),雖然我大部分時間都是宅在家裡,和公司,但總是會有種,"我總有一天會帶著他出門的,所以要輕一點的"。
2. 搖桿是會鎖在磨豆機上面,這讓家裡收藏空間不大的我,滅了點火。
Kinu那支,
1. 塑膠粉杯,感覺質感不太搭。
2. 粉杯是用一圈橡膠圈卡住的,就像老闆說的,大力拉的時候,很可能用力拉,然後就噴滿地。
3. 最重要的,他搖桿和阿波羅那支一樣,要鎖住才能用,以我的情況來說的話,每次收都得要轉開,麻煩。
C40那支,感覺也很不錯,雖然因為老闆和上面那兩之作比較後,感覺比較滅火了,但他因為大家還是蠻推他,並且他的搖桿可以很容易的取下來,所以還是會想買。但因為下面的原因,所以還是放棄了。
1. 粉杯是玻璃的,我怕摔到,尤其老闆說他手上在用的那支,其中一個玻璃粉杯已經摔壞了。
2. 豆子會不上不下的,要停不停的。
然後1Z的K系列,因為他工廠都在大陸,所以就暫時沒有念頭想買了。
雖然我現在手上的是去年1111買的q2就是了www
其實也還算夠用,只是有時候,豆子比20g多一點時,容易會粉杯太滿,需要想辦法把粉敲下去。
尤其我想要試著簡化手沖的流程,例如改用豆匙取代秤重。(雖然可能還是要有一個有刻度的透明下壺,才能完全免除掉秤拉www)
用豆匙,總是會有一些誤差,然後有些豆子又比較澎鬆。
經過一堆比較後,現在反而是比較想要買個下壺了www
至少單位級下降了一個0了wwww
然後最近買了之前不太趕嘗試的日曬豆,因為感覺風味都太複雜了。
雖然後來推測,應該是因為濾紙的關係,導致我覺得水洗豆就已經很複雜了。
但今天沖起來,感覺味道雜雜的,有香﹑有苦﹑還有澀,再回想一下之前買豆子的感受,懷疑是不是因為離烘焙才7天而已。
(依照虎記的影片,深焙老闆建議5~6天,淺焙20天,來推測,中焙應該接近兩個禮拜,而且這隻還是中淺焙的)所以,就先來消化之前不太喜歡的曼特寧+阿姨送的不知名舊豆子(悶蒸完全不會有任何排氣)
然後拿著kono濾杯用自己習慣的沖法去沖。
這幾次隨意玩的經驗是,感覺他注水進去到水流出來的時間差,比v60的慢上許多。然後流量小了一點。所以導致整體風味會比較靠後面一點點。
但應該還是可以利用一些方法,來讓風味比較靠前一些。
像是縮短悶蒸時間,磨粗一點研磨度。
再更極端一點的,可以像金澤式那樣,幾萃取前面的部分。(之前自己有亂玩看看,感覺前面的酸甜比較有,而且濃郁,可是少了後段的味道,所以清爽)
結論,接下來要不要來買個透明的下壺,然後觀望看看虎記老闆有沒有要出濾杯www
之前的M1一直在考慮,結果最後沒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