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以小說談論所謂「青春」這件事,大概沒有比日本作家更厲害的一群了吧。作者武田綾乃最為人所知的作品莫過於《上低音號》,尤其是動畫裡色情到不行的幽微演出,在本作中,那種專屬於女性作家表現的情色感也發揮得淋漓盡致。
《那一天,朱音投身青空》以名為川崎朱音的高中女生跳樓自殺為開頭,透過包含朱音在內的七個學生視角為拼圖,讓讀者逐漸碰觸到關於朱音自殺的真正原因。但是,「客觀的真相」真的存在嗎?就算存在又怎麼樣。開頭讀起,以為本作是要講述校園霸凌,但越看到後頭越覺得不是這麼一回事?霸凌真的在這個故事中成立嗎?又「漠不關心」能夠算是霸凌嗎?
直到讀完的前一刻,其實我都不太能理解川崎朱音這個女生到底在想些什麼,就算讀了她的自白也沒能理解。直到看到最後一頁的那句話。是啊,那又怎樣呢?世界就算少了自己,也不會出現任何變化。這關乎青春、友情、愛情、學業或者任何事嗎?純粹只是單純地認知到並難以忍受這點而已吧?這個世界不需要我,那麼我也不再需要這個世界了。
非常非常令人身體發寒的思考。
朱音死了,那又怎麼樣呢?只不過是個無關緊要的女孩子而已啊,誰不是努力活在這個世界上呢?說不定是她自己不適合活在這個世界上呀。我跟你是好朋友嗎?你喜歡的人是誰呢?其實根本沒人在意呀,只是成長階段中的一瞬之光,青春大概就是這麼稍縱即逝、脆弱而殘酷的事物吧。但我已經不再青春了。
這樣的無法理解,對朱音而言,或許也是一種「漠不關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