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可拉 已經
5 years ago
蜘蛛男孩
覺得這本書的題材很適合由北歐作家來寫,以他們的筆法說不定能將故事寫得更精采。
latest #9
佐伊雅 好奇
5 years ago
黑可拉都是怎麼選書的呢?覺得黑可拉看的書的類型好廣XD
黑可拉
5 years ago
tienian: 佐伊雅回好快喔,剛換個地方用噗浪而已www
其實這種書是我以前喜歡的類型,現在反而還好
黑可拉
5 years ago
我覺得探員的設定太過公式化,而且花太多篇幅在她的人生煩惱上orz
感覺戀童癖犯罪這種沈重議題可以有很多發揮空間,可惜罪犯角度這邊的敘述顯得很單薄
立即下載
佐伊雅
5 years ago
cassiopeia1226nkyh: 因為只能待在家,所以看新訊息特別快XDDD
而且一開始看到書名以為是尼爾蓋曼的小說,沒想到居然是驚悚類!
黑可拉
5 years ago
tienian: 原來如此=)
對,我去搜尋的時候第一個跳出來的也是尼爾蓋曼的書XD。說驚悚也還好啦,其實當初挑書的時候就有點猶豫但是3本500,原本想看看作者怎麼處理這種議題,給這本書一個機會,結果沒想像中驚悚(期待被嚇卻落空QQ)
黑可拉
5 years ago
再補一點想法好了:
故事有個大問題就是重心不穩,應該是犯罪推理的過程被太多探員個人描寫擠壓了空間,因此到後期答案揭曉時,竟然是靠一連串「靈光一閃」和「巧合」來解決orz
黑可拉
5 years ago
為什麼會覺得探員部分公式化?
以前滿愛看這類型的犯罪故事,不曉得是不是「美式」犯罪小說都是這樣,看多了總覺得美式犯罪都好像有個模板:
探員個人外貌、能力俱佳,工作表現卓越,然後在生涯上遇到了一些瓶頸和人生小煩惱,在辦案的同時也在煩惱,煩惱煩惱著就把案件解決了XDD
而且探員的伴侶都很棒棒很優秀很體貼~整個超現實
黑可拉
5 years ago
北歐(還有德國)的犯罪類型就是:
給讀者一個背景,沒有太強烈的說明,探員擔任的是讀者的領隊,讓讀者慢慢看見犯罪者的生長背景環境,一步步揭曉,所以不但對犯罪型態有了認識,還會覺得很過癮
黑可拉
5 years ago
不過還是要說一個我認為處理不錯的地方:
作者沒有讓最後一位受害者回歸正常,因為那種傷害是巨大而且根本不可能在心理上逆轉回原樣。最後一位男孩也知道自己某種程度已經殘缺了,不過他不像前幾任選擇變成加害者。
他反而選擇去當加害者的加害者,沒錯,就是去跟其他戀童癖釣魚然後惡整他們👍
雖然有爭議,但有的時候在灰色地帶,也只有私法正義能夠稍微緩解決的不公的心情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