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CC
5 years ago
《後來的我們》(2018)
導演:劉若英
主演:周冬雨、井柏然、田壯壯
latest #24
CC
5 years ago
因為周冬雨、劉若英,還有陳奕迅的主題曲XD,一直都想看。但就是沒看。
CC
5 years ago
很久之前已經跟筆友聊過這部戲,但沒看還是不能再聊,今天終於挑來看。
CC
5 years ago
我估計兩年前看的話可能感覺還會好一些,此時此刻真的不想再看任何近年中國出產的任何節目與戲劇。
立即下載
CC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所以片中北京的頹敗貧民景象,還有小村、火車的落後都令人有種不自在的感覺,見到這國家這個樣子既無奈又煩悶。
CC
5 years ago
至於戲本身,也實在有點失望。
CC
5 years ago
看MV、預告都蠻有感覺的,但全劇看就還好。
CC
5 years ago
主要是完全無法代入男主見青的心理。
CC
5 years ago
基本上從沒錢開始無理取鬧到最後。
CC
5 years ago
以為有錢沒事了,結果還是把小曉氣走了,還自己結婚生子。
CC
5 years ago
現實會磨蝕感情,這是無可避免的,只是有了經濟基礎也不願意花時間挽留了解愛的人,那就是作死。
CC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看到他重遇時不斷追悔,心中就不斷吐槽,還不是你自己搞成這樣的,怨得誰人,還敢自己問當時為甚麼他們會分手。
CC
5 years ago
然後看了原著小說《過年,回家》,也覺得難怪見青寫成這樣,因為原著的阿志也是一個渣男,自己不肯回老家坦承自己與青梅竹馬淑芳已經分開,就要淑芳每年跟他回家過年,足足維持了十年。
CC
5 years ago
電影讓男主的形象更立體,雖然個人覺得還是渣男XD。
CC
5 years ago
最後還是比較喜歡小說。
CC
5 years ago
背景變到中國自然是不喜歡的,不過筆友也提到一點,可能改到北京才能帶出電影裏的抑壓。
CC
5 years ago
但這篇反而提到北京背景的不妥之處,不過不是中國人,不太知道北漂等議題。(倒想起所謂的「港漂」)
看点快报
CC
5 years ago
而且劇中女主的設定,也削弱了原著那封爸爸給女主的信的力度,看戲時其實也不太能代入,總覺得是用來騙眼淚的。
CC
5 years ago
小說寫二人青梅竹馬,爸爸的信內容雖然差不多,但就合理很多,比較明白爸爸和女主的感情;電影的話,其實就只是見過幾面,有那麼厚的感情總覺有點誇張。
CC
5 years ago
電影比較感人的反而是男主給爸爸的信,但某程度也是反映男主的作死,以及編導要突出「有話趕快講」的主題,有點硬銷,也有點煽情。
CC
5 years ago
小說篇幅很短(二千多字),以女主和男主的信開始、爸爸的信結尾,爸爸的信是很重要的轉折,原來首兩封信埋了很多伏線,看到爸爸的信便知道事實的全貌,光是這一點電影就放棄了,男女主完全沒有寫過信,通訊方式變為電話和短訊,實在有點可惜。不過女主設定的改變,也就令信件的寫法無法實現。
CC
5 years ago
小曉的角色設定還是蠻好的,很適合周冬雨,跟《七月與安生》的她也有點像,貌似機靈灑脫,但其實苦都是她在扛。
CC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不過女主(相對男主)過份正面、男主似乎很渣,這個設定有沒有反映甚麼就不知道了,我沒甚麼意見,只是覺得不太有共鳴。
CC
5 years ago
大概就是這樣
CC
5 years ago
啊最諷刺的是,片中二人被房東趕走後住的「地下室」,竟然已經在香港出現了,而且還是私人屋苑,沒有在算便宜的。
香港也實在沒有比中國高尚多少。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