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堅毅不屈的牙齒們]
新病人填寫基礎病歷表,背面有一張全口牙齒的示意圖,通常那是留給醫生註明使用,但如果有已經在其他地方檢查過的病人,就會自發性地在圖片上描述自己某幾顆特殊牙齒的習性。

這原本是牙醫們為方便描述牙齒型態而發展出的系統,但為了方便和病人說明他口腔中存在著什麼奧妙,久而久的便形成如描述人格般的狀態。

曾經有一個病人的右上第一小臼齒,蛀到只剩下一個面,醫生便給了病人一面鏡子,同時詢問。
「你這顆牙齒蛀的很深喔,會不會痛?」
「不會。」病人拿著鏡子看著自己只剩外夾側面的牙齒,一臉困惑的紙覺得最近那邊都咬不到東西很奇怪。
「喔,那你。」牙醫的腦海中跑過了千千萬萬種的可能性,但為了方便病人了解,他只下了個簡單的結論。
latest #9
「你跟你的小臼齒一定很勇敢。」
聽到這句話的助理,拿出隨身的便條本,記錄下「#24 勇敢的」。
新病人一來,醫師坐下來將整口牙齒都檢查了一圈後,詢問病人:「你上面門牙後面有蛀,我幫你補一下喔。」
病人點點頭,他想著,自己已經超過兩年沒有檢查牙齒,只是有一點小蛀牙實在幸運。
「不過,」醫師在小聲的指揮過助理準備東西,回頭和病人說道:「你可能之前也有聽醫生說明過,你的門牙充滿野心,會抵抗我們的治療器械,我幫你上一點麻藥,就不會在治療的過程中那麼不舒服。」

第一次聽到這麼形容的牙助,在隨身筆記上記下:「充滿野心的:好發門牙,企圖征服一切放進嘴裡的東西。」
立即下載
幫小朋友檢查牙齒之後。
「底迪,你拿著鏡子,屬淑告訴你你有一顆很棒的小臼齒喔。」
醫生手持探針指著小朋友的右上第二小臼齒。「你的小臼齒是睿智的小臼齒,就是說他很聰明喔,所以會有一些角角藏起食物,刷牙的時候慢慢的、仔細地刷乾淨,才不會讓睿智的小臼齒蛀牙喔!」
在一旁聽著醫生說明的母親,小聲地回問:「那個醫生請問,一般的小臼齒跟睿智的小臼齒哪裡不一樣嗎?」
「不太一樣喔,只要小臼齒很睿智,就代表他大腦的思考會需要與小臼齒進行協調,也就是說只要小臼齒有損傷,會影響思考模式。」
醫生說的委婉,他其實言下之意是想表達「只要小臼齒蛀了,就有機率性會變成智障」;但這位母親只以為是「只要小臼齒蛀牙了,就有可能會改變性格」的等級。
牙助教戰守策,以下屬於比較容易處理的形容:
「耿直的」

看到以下幾種形容詞,請提醒醫生可以多報複雜治療的點數:
「謹慎的」
「有野心的」

只要看到以下幾種形容詞,請務必告知醫生將病人轉給院長:
「頑固的」
「狡猾的」
「具責任心的」
「易尖叫的」

如看到以下形容詞,請告知立刻告知院長,並封鎖病人的相關訊息: 「虛幻的」 「具攻擊性的」 「擁有思想的」
———— 應該不會再更新 ————
看到這篇讓我回憶起,去年有段時間都在拔智齒+補蛀牙,其中有一顆蛀的特別深,醫生一邊處理一邊問我會不會痛,我就回答還好。
醫生:這樣…有的人對痛覺比較遲鈍。

我的註解應該就是 #遲鈍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