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公司附近有幾家的咖啡不知道為什麼,有時候喝就會覺得不舒服。
剩下的幾家除了手沖喝得下的就只剩下上島的加糖加奶咖啡類,或者星巴克的美式…
所以開始考慮要帶傢伙到公司自己沖。至少成本價少了很多(以手沖來說,義式類的不是喝不慣喝了不舒服,就是太貴了)
拿出之前好奇,買的傻爸濾架。用自己現在熟悉的手法沖了沖,這次才好像發現到這個濾杯的神氣之處。
這次沖了之後發現,他風味上呈現比較接近Kono那樣,較中間後面的。
然後不知道什麼原因(有點懷疑是不是它比一般梯型的窄),風味也向kono那樣的集中。
而且因為是鐵絲組成的,所以透氣很好。可是也因為鐵絲不是直接往下導流,所以流量到沒有很快。就像kono悶蒸完後,注了水,水會有一段時間延遲才流下去。
現在才發現這個濾杯好像蠻好用的。
之前剛入手的時候,可能因為拿的是1200cc的手沖壺,導致沖不好,才把他塵封起來。
現在想想,這個濾杯真的蠻好的。
又輕﹑還可以折疊變得很薄﹑悶蒸超容易成功﹑流量穩定且較大,不容易沖到太苦﹑但纏繞濾紙又可以預防流速太快,只萃取到酸味的情況。
真的太好了吧。難怪搜尋傻爸,很多人提到都會用了之後就把其他濾杯收起來了。
而且流量(穩定流出的咖啡水柱)比較大﹑但流速(注水到水出來結束的速度)又比較慢。
又可以讓咖啡對磨豆機的要求下降。
畢竟,比較便宜的磨豆機,細粉可能會比較多,流量大,可以容許較多的細粉量,減少細粉過萃的可能。
然後流速不會太快,也可以讓粉磨得更粗,以減少細粉含量,達到較乾淨的味道,但又不會萃取不足。
這樣只要再帶一支磨豆機,手沖壺,就可以在公司沖咖啡了。
======================================
雖然我爸說,你帶咖啡去沖,到時候會不會有那種人,直接說 "欸XXX 幫我沖一杯咖啡好嗎" 之類的厚臉皮來要咖啡的人。
但我以現在在公司的感受,應該是沒有這種人存在。
而且我又是超級邊緣的一人團隊 不怕
唯一比較怕的事,有時候有些人帶創作者來公司拍影片後,忘了關門。又或者是有人晚上加班,為了門不要被上鎖起來,所以就把門一直打開著。
所以有點怕怕的。
但其實這樣我帶的傢伙裡最貴的也就那支自己半退役的磨豆機。可是我桌上的公司提供的銀幕應該就比他貴了wwww
這樣好像也不怎麼怕外人來偷了。
這樣來看的話,其實就只怕有人來跟我借去用。然後忘記。
尤其是公司常常發生投影機﹑攝影機﹑麥克風......等等的東西忽然消失,跑到其他地方去的情形。
不過,這東西算是功能較專一的東西,拿去用也只是拿來磨咖啡而已。應該也不會有什麼人來跟我借吧www。
Driver Moka玻璃壺 (320元) 有刻度我就不用帶秤了
傻爸濾架(280元 雖然傻爸規定至少要買660的組合) 輕薄,好沖。
今天剛下定的,傻爸賣的350ml手沖壺 (380元)
最後,1zpresso q2磨豆機 價格2000出頭吧當時是雙11買的。蠻好用的
總共是 250+320+280+380 +2000 元
不過疑大部分東西都早已經有了,並且退役或者沒用到,所以這次實際上的支出,只有 320+380 = 700
是說我似乎沒有考慮到公司的飲水機水質適不適合泡咖啡......
反正就算不打算在公司泡咖啡,這次多花費的也只有那一支手沖壺而已。下壺也可以在家的時候使用,免除偶爾會因為秤沒電而GG的情況www
做這個決定,居然花了我3~4個小時......感覺現在越來越會猶豫不決......
不知道有什麼好方法可以讓自己果斷一點。常常感覺即將要下定決心的時候,忽然又想到什麼,然後又猶豫不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