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米||想住在亞當司機的頭髮裡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還是頭一次這麼想,也認為真的很需要去寫一封信去感謝店家。 而且知道店家即將結業,還是想去跟主理人搭個話..... (昨天差點就搭訕大叔同事練習(ry))以下慢慢講這家店,這家唱片店真的是最喜歡的店沒有之一
可以邊聽這歌一邊看這故事/遊記(?)
快樂鐳射舖
latest #12
HONG KONG 2nd HAND VINYL Records先讓放一下店家到底是怎樣
讓人心動的唱片牆
這個應該是認識這家店的前傳
Behind the glass Ep-64
這個是一向有聽的音樂節目,當下感覺嘉賓是店主,不過這店似是很多人集資。總之聽過這一集,看到配圖,就覺得地方很棒,節目沒有提到店名,也沒有明確的講位置,後來Google 香港哪裡買到黑膠,找到觀塘區有這一家,照片看起來像那個圖,就決定去拜訪,實際看到唱片那種震撼,看圖片絕對感受不了,店內三邊也是唱片。
立即下載
店內裝潢很簡單,裝飾就只有唱片牆(但這樣就夠了)每次也有不同的主題,更換頻率也挺高的。

第一次去記得是Queen加David Bowie ,滿滿的Bowie 圖片膠放在牆外加小木架真的超多!
對了他們放唱片的木架是印有店的Logo跟店名。
其實只有去過四次,但每一次都有一些可以記住的點。
第一次去是姐姐當主持人,也是唯一有跟主持交流的一次,因為她見我看起來年青就好奇到底是怎麼下坑的,也是太過不擅長突如其來的對答,回應得相當亂七八糟。

到第二次去的時候隔了好幾個月,電梯門打開就傳來Simon Le Bon 的聲音,播放認識也喜歡的歌曲總會興奮一點點吧。當時的主持人是後來常見到的大哥,一進門就是櫃檯,前面也有擺放一些CD,在看CD同時大哥講電話的內容我都聽到了(誒)因為很專心的聽內容(幹)突如其來的提高分貝的一句話嚇到我「吓?影印條數十幾萬?唔係呀(正常聲量)幫我Check 下係點」 然後大哥掛線後抬頭看一看我,很開朗的跟我招呼,真的開朗到以為我們是認識的。
這次最後帶走一張U2的黑膠跟幾張CD,其中一張是Travis的The boy with no name,找了很久也終於找到了,也在那一天就收齊Travis所有專輯了。 到了要付錢的時候,已經是換成大叔主理人,他給了我意料之外的小小折扣wwww
第三跟第四次就相隔時間就比較短,只有兩個星期吧。
那時店家正式地告急,也說到希望撐過去,也剛好差不多要過去跑一趟,那一次依舊在店裡待很長的時候,「撚碟」(大概是摸碟的意思)跟「痴歌聽」,大哥從我進來到離開,也沒有換過唱片,只是一張碟A面跟B碟循環播放,到結帳的時候就看到了大哥在畫些甚麼,應該是物件來的,很仔細的素描,感覺這位大哥很酷啊。也看到大哥的手邊有一盒萬寶路白綠煙。
然後很快再去的原因是隔了一個星期之後就正正式式的宣告即將結業...
於是就盡力把原本就想帶回家的帶回家吧

那次到訪,打開電梯門沒聽到音樂,心想不會慘到歌也不播了。踏進門裡才聽到了音樂,是剛好在店裡才聽得到的聲浪。主持人也是大哥,他抬頭看一看跟我點個頭,有種莫名的熟稔感,明明交流幾乎沒有我會懷疑是不是認得我

跟大哥的交流大概只有結帳時的我的「唔該」跟他的一句「Thank you」
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聽起來就是有開朗的感覺。有時聽到他跟其他的合夥人或是熟人的對談,其實很友善,只是我沒有主張去搭話就一直沒交流而已。
雖然說了很多這位大哥,但我不是為了看大哥而去的 (誒)
這家店除了唱片牆也有很多地方看得出是用心經營
正如他們所說,熱門跟冷門的東西也有,而且唱片藏量多又整理得好,店面也不會很擠,有時覺得這已經不只是一家商店而是一個小型展覽,一個有熱度的展覽
而他們結業,也不只失去一個放鬆心情的空間,而是一整串可以享受的事,
從星期五下班就開始期待明天下班就去逛店,搭小巴看著風景看沿途風景,下車後開始好奇主理人會聽甚麼歌,唱片牆的主題,店裡又有甚麼不一樣,一踏進店黑腸唱片的獨特氣味就包圍著自己,這些通通都是享受
這也讓我想起愛隊的一首歌
快樂鐳射舖也是為什麼想寫信給這家店,和跟大哥搭話
雖然我想搭話的不是店裡的常客,而是店主本身(算是吧)
歌曲現在聽起來就更到肉了,之前就算有經常逛的地方結業也沒有這種感覺
大概真的是愛的程度有差

本想用梵高盛開的杏花信紙,但這個留著以後會重開的時候用吧
現在就先選一首歌,用上普通的紙就好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