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arJ 🌷 Lee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日常 #紀錄 #雜談 #其他內收
最近都在畫IG的Fable May企劃圖,還沒動到原創圖文本子的工作(doh)
消化速度太慢,跟累積的書單一樣…
RoarJ 🌷 Lee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讀毒書
張愛玲典藏第六冊《赤地之戀》才盲看幾章(之前看《秧歌》被簡介爆雷,決定略過直接看書),同《秧歌》提及到土改的故事,還好有前本的潤滑(?,這本比較嚥得下。

還記得剛開始讀她第一本的時候,很不習慣敘述方式(除了年代感、還有一些方言、不普及的字彙、音譯的狀聲詞等),現在則覺得親近多了!可能是以前看翻譯小說比較多,文字思維不一樣。

也因為她,讓我想要更進一步去思考如何敘述自己朦朧的意想,不光是空有詞藻華美的堆疊。精確文字/用詞是觀察力的展現,一直很嚮往這種駕馭文字的能力,現階段我只求能平實地說出想表達的就好。
RoarJ 🌷 Lee
5 years ago
#水彩
開始每天水彩的日子,也是給自己的無關技法的練習。

對於傳統媒材儘管不是新手了,但心理上總是帶有幾分懼怕。怕浪費紙材、顏料,總是有種還不配使用這些高貴畫材的聲音,小心翼翼的,因此有很多買了很久都還是未拆封的,雖然光是看著它們讓我很開心了;使用品質不是那麼好的,又破壞了體驗、擊退信心。

可是當初入手這些東西,不就是有份美好的期許與想像嗎?所以我想克服這個聲音,自在去畫,反其道而行。太怕浪費,那反而要快點用完,不管什麼東西放久都會耗損,到最後無法用了,那才是真正的浪費。
RoarJ 🌷 Lee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評價
身為創作者,儘管自娛成分大,把東西丟出去,內心多少還是希望能夠有回饋的。不過現在我學著不把注意力放這上面,畢竟從他人尋求認同感、價值不是健康的方式。

以前沒特別提出來說,不過對於每個喜歡、留言我都是衷心地感激並在心裡複誦一次感謝!每次看著不管是熟悉還是陌生的名字,都謝謝他們如此大方地鼓勵讚美。

我畫我想的,而這些體驗既是共享同時又是很私人的,無論它是美麗的、醜陋的、豐腴的、骨感的、或不切實際,我都去接受它。如果我的小小世界很巧的跟你的有重疊,那或許我們會彼此喜歡而有所共鳴。

總之,歡迎加入我的世界!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