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桌的總鋪師腰一定很好
第一次煮十人份的菜,平常自家要吃也才4人 還可以隨便煮煮就好(喂XD)
今天要弄個麻油腰子還先去諮詢老爸,確認下步驟有沒有錯
拜託大雨別在下了,感覺整個夏天的份,集中在兩天下完,囧
看line新聞是這兩天趨緩,下週二左右又開始下。衣服們真的超難乾
還有喔~只是今天人比較多,我只有幫忙煮飯,多點時間趕工作,覺得要炸了
會,如果隔天又出大太陽的話,更容易,所以目前再搶摘中
務農真的很看天吃飯,沒降雨荔枝長不大,但採收期間降雨又容易傷果><"
被抱被抱) 謝謝大家

我還好啦,只是裝箱,負責採收的比較辛苦><"

森 看一下有沒有影響
可是,很好吃!!!迅猛龍今天追著姑姑要XDXDXDXD
抱抱森,加油!
荔枝很難顧,像冬天不冷花就不開、雨水不夠又長不大之類,轉作其他作物的人很多
對壓,果實長的時候不下雨,現在採收才下xd (雖然我記憶中,採收時時常會下雨)
我還好啦,只是採收這幾天比較忙,是老爸老媽他們比較辛苦,要想怎麼顧之類的
不知道國語要怎麼講,有些外表看不出來,但裡面果肉是有問題的 <<這個超麻煩,有時還會有 "有機蛋白質" 出現,囧
沒有買市場的不知道裡面的狀況,但從外觀來看 比往年 小很多
不是外觀問題,是請工人等成本 + 考量壞果率,整體算下來不合成本,乾脆不採收了
現在工人很難請+工資一直漲,而且還有便當錢、飲料錢、租金(工人來需要地方住),等等雜支
& 斷層滿嚴重的,現在50歲上下的大概算最後一批了吧,我這代目前還沒聽到有人要接的....
通常不下雨的話,會噴水,但...我覺得還是老天爺直接降雨的效果卡賀
茶農 面臨的問題好像也一樣, 50上下似乎真的是最後一代
務農真的沒人要接,荔枝又是一年只收一次,單靠這個維生我覺得有點困難
如果是採收期較長的,會比較好(? 我們這邊也滿多人是兼顧兩三種作物
真的,工人年紀也是一年年大,我都要叫那些來幫忙的為 "阿桑" QQ
雖然要講會說阿姨XD
採茶季時 各家還要協調因為是同一批人 真的很是很麻煩 ,聽到平均居然70歲
70歲?!!!!!!!!!!!!!!! 腰受的了嗎??!! 採茶不是需要一直彎腰?@@
是不是很神奇 我都要哭了, 據說是技術比較好 工錢非常的高, 當然這一批主要是 比較高單價的 春茶
明年如果大家還有興趣的話,我再來問問老爸,需要很早上工喔xDD (真要領錢的話),如果只是體驗+酬勞是荔枝的話,應該可以協調晚一點上工哈哈
茶真的要看技術,這個也真的是,恩...最難的地方(躺)(以前去幫忙過種花的田)
茶真的要尤其是 好的茶, 親咕因為是意外回來接手, 對整個大環境非常抓狂
Elf2019: 還有,但老爸說大概周二就會採完了,花花要的話,可能明天先寄會比較保險
覺得政府開始有在重視這塊,那個比照勞退的農保(?)覺得不錯,還有農作物保險,今年有點想問老爸要不要保
yuminie: 忘記說,米來要記得綁頭髮,會流汗,眼鏡還容易髒XDDD (BY天天在洗眼鏡的我
avgsosrpg: 只能撐著 , 還好他們家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 但被他媽念得很慘就是了, 他養地養了好幾年真的花很多錢
Elf2019: 養地是根本壓....前期真的都是需要投資的><" 疫情過了就會好了,能拿到認證很厲害耶
歐洲的有機超級複雜他現在好像是最後一個階段, 沒辦法 他之前在美國唸書工作 回來接手實在不太能接受整批批給大盤
老一輩會覺得 , 直接就能拿回現金, 養地做包裝 不一定看得到, 想)這是整個台灣農業共同的問題吧
應該國內會有市場?我目前觀察到是有些消費會被壓回國內比如說我就很有興趣(摸下巴)
crownweight: 他國內市場似乎沒怎麼做起來XD 還是有一部分是給大盤, 他主要在個人品牌這一部分, 茶真的很看口味,農有興趣的話有一些 給 歐美客戶的sample 要不要試試
好啊?我順便看看家裡長輩覺得如何,其實歐盟認證拿到真的很猛,國內應該可以攻一下:還是我直接買四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