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找工作,叫『就職活動』,簡稱『就活』。
日本求職系統跟台灣,或者其他地方非常不一樣。(應該說日本獨有?)
首先他們基本上沒有畢業以後再找工作這個概念。
一般學生是3月畢業(日本學制是春季畢業),畢業以後4月馬上就要進公司上班。所以如果在畢業前沒有找到公司的話,那就只能等一年重找。這種找工作要落魄一年的人,日語稱作『就活浪人』。
(另外,大學考試重考也是叫浪人。)
如果一個人經歷過浪人時期,那隔年找工作面試就會很辛苦。
因為日本很注重『經歷』。
只要經歷跟『一般人』不一樣的話,就會被面試官找碴。
學歷要從高中開始寫,寫到大學or研究所畢業。
面試官就會看中間是不是有空窗期,或是哪個部分的時間接不上。
如果應試者不能好好回答的話,面試官就會懷疑應試者的人格:是不是這個人哪裡有問題所以才會這樣,會不會空窗這幾個月都在偷懶,是不是這個人有xx疾病之類的。
就算好好回答:『我前一年是就活浪人。』也不會比較好。
因為無論如何,這個經歷會給面試官不信任感,在日本社會失去信任感的話基本上就不用玩了。
所以對於應屆畢業生,就職活動是決定人生下半輩子的重大活動。
(普遍來說,日本社會對換工作還是很不友善,因為公司會這個人有不信任感,是不是雇用了以後又馬上要換工作了?是不是職場上容易引起糾紛所以才離開前一間公司等等)
也因為這樣,
基本上公司錄取一個人,幾本上就不太會裁員,所以需要慎選人才。
然後就造就了一個扭曲的就職系統。
有多扭曲?
一般來說,要拿到一間公司的offer(日文叫做『內定』),最少需要:
1.參加公司說明會
2.提交entry sheet*
3.智力測驗、個性測驗。
4.提交履歷表
5.參加第一階段面試(一次面試)
6.參加第二階段面試(二次面試)
7.參加最終面試
*entry sheet(ES):
這不是履歷表。而是日本獨有的表單,基本上公司會問一堆問題,然後要你回答。
然後依照回答的內容來篩選人才。
===============
例如:
K公司的ES:
Q1.
請說明能代表你的2個宣傳口號(各150字)
Q2.
你在我們公司想要做出什麼貢獻(500字)
Q3.
請說明你學生時代最認真投入的事蹟(500字)
Q4
請說明你申請我們公司的理由(500字)
Q5.
請用一張A4自由展現你的特色
=================
沒錯,你沒看錯。
連履歷都還沒有投、面試都還沒面,光一間公司的ES就要寫這麼多。
然後還要考智力測驗、相性測驗。
日文不好嗎?題目看不懂嗎?ㄅㄅ
你歪國人也要跟我們一起寫這ㄍ日本人拿來刷掉頭腦不好的學生的題目ㄛ
如果都過了的話,那接下來就是手寫履歷表。
手寫!!
他媽的現在什麼時代了還在手寫?!
(雖然不用手寫的公司也開始越來越多了啦,不過有的就是要手寫)
履歷表大概是這樣,一張兩面。
寫起來要破1000字,寫字要工整。我都還畫線寫ㄝ。
寫錯一個字,立可帶? 抱歉,整張重寫。
然後一張履歷表還要十塊二十塊。
然後好。履歷表送出去,面試結果ok。
恭喜,第一階段過了。
然後第二階段面試。
好不容易第二階段面試也過了。
有三階段面試的就三階段。
四階段的就四階段。
有的時候在給你穿插學長姊座談會之類的。
然後ok! 最終面試。
有過才有工作。沒有的話就ㄅㄅ
從參加說明會到拿到內定,至少也要一個月,大部分都要到2個月左右。
另外,日本的就職活動有潛規則,基本上都會從入社前一年的3月開始
高峰期會在4、5月左右。
每一間公司都會有自己的ES截止日期。
錯過就等下一期or明年,所以一開始就要寫很多ES來確保面試的可能性。
影響錄不錄取的要素很多:人格特質、口才、溝通能力、學力、各類經驗、對面試的熟悉度、反應力、是否可以團合作、跟公司的風格和不合拍等等。
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寫20~30間公司的ES的人不在少數。
我們實驗室比較拼的人寫到60間左右,我拉幾只有寫大概20間。
據說東京競爭力強,容易參加說明會,平均值是60間起跳啦。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到日本社會的扭曲了。
然後這種鳥制度,創造了很多商機,促進經濟的活絡,所以大概永遠不會消失。
首先是接近求職季的時候,各種賺求職財的公司就會開始販賣『恐懼』。
會有大量的求職相關的廣告、求職秘方、求職座談、求職秘笈之類的。
先賺學生一筆,然後公司舉辦說明會的時候,再跟公司收錢再賺一筆。
關於在日本就職的難度聽了不少 最近開始會好奇創業的難度
我因為真的超不知道要怎麼準備的,所以有買書看,
智力測驗也很多種要準備,都是學長留下來的。
雖然我都念一念就放棄了啦~
大概有這麼多要看:
有的答題是網路作答,自己寫只能甲賽,所以就螢幕共享聊起來!
我猜不是智力測驗啦,是測你有沒有朋友啦!
然後,
大部分的說明會都會在東京/大阪舉行。所以會有大量的學生搭飛機/新幹線。
說明會/面試結束就是吃飯放鬆之類的,經濟超活絡~
總之就是一個扭曲的社會制度跟扭曲的經濟體還有各種陋習。
讚ㄜ!!
================
不過因為今年武漢肺炎的關係,說明會很多都取消了。
所以學生要在資訊很有限的情況下直接挑戰公司的ES。
加上,面試大致改成經由網路的形式,所以公司刷人的方式不再侷限在面試了。
有可能在莫名其妙的地方就被刷掉了。
像我好不容易過了一間超知名公司的ES跟智力測驗。然後他的第一次面試不是面試,是給你一個主題叫你錄3分鐘的影片自由發揮。
好好講話問問題不行嗎?錄三小影片?
我要先寫稿,背稿,準備道具、錄影、後製。
然後沒過。讚ㄜ
其他還有蠻多因為網路面試而產生的問題,像是網路不穩(視訊軟體sever)、鄰居太吵、沒有臨場感(環境資訊量太少)之類的。
我因為這次武漢肺炎被搞到就職活動超級ㄅ爽的。
錄取人數變少,然後又一堆問題。
好處就是少了一個『團體討論』的面試。
往年會有『團體討論』的面試方法,大家會先分組,一組5人左右,要針對一個臨時給的題目討論5分鐘左右,然後發表。
然後面試官就觀察這五分鐘內你的表現來刷人。
最機歪的那種。
基本上留學生參加這個很容易就甲賽。
讚ㄜ。
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少花很多交通費。
基本上如果不是住東京/大阪,就活一整個參加下來要花十幾萬跑不掉。
我認識的留學生就有花二十幾萬的。
=================
最後講一下留學生跟日本社會。
留學生要融入日本社會喔? 拍謝。投胎比較快。
先講大公司。(日語是『大手企業』)
幾本上都是知名度相當高的公司,薪水高、穩定。
缺點就是門檻相當高。
日文叫做『高倍率』,假設收30個,高倍率就是指,投ES的人是錄取人數的XXX倍。
知名藥廠的話倍率是1000倍左右在算的。
食品、化妝品公司也是倍率高的類型,幾百倍也是跑不掉。
為什麼倍率會高成這樣我稍後再解釋,跟日本扭曲的社會也有關係。
總之大家都搶破頭要進大手企業。
一般來說大手企業都很有個性(囂張)。
只挑菁英這個就不用說了,通常這些公司因為知名度高,國際事業也都發展的不錯,所以自然會需要外語人才。想當然留學生應該也會很有利吧?
公司會在說明欄上面寫『留學生積極採用』,然後把看不上眼的留學生全部刷掉。
什麼是看的上眼的?
阿就是你要表現的跟那些他看的上眼的日本學生一樣。
讚ㄜ
如果我留學生跟日本學生有一樣的表現力,還會講很多國語言。
那是不是要給我們比較多薪水。
簡單來講,公司要的就是至少要有A規格的performance。
然後你支援多國語言就算送的這樣。
大概就是這樣啦:
A公司:廣招各路菁英怪喔~ 帶電者積極錄取!
然後面試的時候,
A公司面試官:
秘法?沒有?滾。
反傷?沒有?滾。
監禁?沒有?滾。
然後好不容易R菁英怪通過各種考驗,來到最終面試的時候
A公司頭頭:
你能說你有多厲害嗎?
R菁英怪:
我秘法反傷監禁還帶電!
A公司頭頭:
歐!讚喔!快來!歡迎你!
—————————
老實說啦。
留學生能進日本大公司的人,去別的地方可以有更好的選擇啦。
個人覺得,在日本找到的工作就是『真正實力再降一階』。
生活經驗的差距、語言障礙之類的就強制降一階了,在一堆限制下展現實力、找到符合實力的工作,不是降一階是什麼?
反正日本大公司的國際化都講好聽的啦ㄏㄏ
放在公司方針跟策略上面就可以展現自己很有遠見這樣。
寫上去名聲好、風評也好,有面子!
我們日本人吼,最重要ㄉ就是那ㄍ面子!
要不要實行?我們再開會討論。
真正要拓展國際事業的時候。
嗯.....我們覺得還是土生土長的日本人比較好,畢竟我們是日本企業,要讓知道日本形式跟風格的人來做才行。阿?英文不好?沒關係,我們有培育企劃,還有學習補助金可以用!
留學生融入日本社會喔? 拍謝。投胎比較快。
================
中小企業的話就比較好一點。
至少比較不會像大企業那麼囂張。
不過會看上留學生的通常都是別有居心啦。
為什麼他們會想錄取留學生?
因為留學生便宜好用阿!
雖然法律規定不能因為國籍就給不一樣薪水,可是花一樣的錢,請不到有這些能力的日本人阿ㄏㄏ。
有的是公司業務有外語需求,所以才會雇用留學生。(其實有些大公司的某些職缺也是)
或者他們公司的業務對日本學沒有那麼有吸引力,
所以
『日本學生的供給少』=>『留學生有機會被採用』
那為什麼『對日本學沒有那麼有吸引力』?
因為他們是是中小企業。
或者原本內容就是日本學生供給很少的工作。(像是寫程式還有寫程式還有寫程式)
至於為什麼那麼缺寫程式的人?這還有超多可以講的,先割愛。
=================
至於『為什麼中小企業對日本學生沒有吸引力?』
這個全世界應該都一樣。但在日本尤其嚴重。
因為在日本社會,女性結婚生小孩後大多不會回到職場工作。
也就是結婚生小孩後,家庭結構是『單薪家族』。
通常男生一個人的薪水要負責一整個家庭的所有開銷。
所以大家才會對大公司趨之若騖。
這個有很多東西可以講。
日本社會的問題很多都是糾纏在一起的,其實沒有真正的起頭。
反正就是非常複雜的問題。
像是日本物化女性的問題,其實跟就職要找大公司這個趨勢也有關係。
因為女性結婚後通常不工作,都花老公的錢。
所以擇偶的標準就是先看錢。(不要說台灣也是,日本一定比台灣嚴重)
在大公司工作的人就先贏一半。
所以擇偶焦慮也會反應在求職上面。
女生會擇偶也會用盡所能要釣這些在大公司工作的人。
因為她們婚後能不能當貴婦就看這個了。
比較直接的方式就是物化自己,因為這是日本社會最為人所知的方法,也是很有效的方法。
社會的價值觀跟很多社會問題也會因為上述這些事情互相影響。
總之就是很扭曲。
比台灣扭曲多了。
==========
大概是這樣。
然後我還沒有拿到大公司的offer。
我只是在吠而已。
不過有在準備最終面試,姑且有資格靠北一下吧
ranger9090: 新創產業,你是說ベンチャー企業(venture business)對吧?
我參加說明會聽到的數據是說,5年內85%倒閉,10年內94%倒閉。
應該不是唬爛的,外包公司的負責人說的。
我猜他的統計方式是把被合併也算在裡面啦,不過他用詞是倒閉,所以我也很難凹。
順便補一下不負責任發言。
我說的都是『體感』啦。
日本社會也是漸漸在變化,我的取樣不是那麼客觀也說不定。
總之就是我個人的想法,能代表多少日本社會大家還是看看笑笑就好。
不要太相信我比較好。
不過
我自己的評分的話...87%都講對吧
生子之後不工作這個還是那麼普遍嗎?現在也不是每個家庭都能只靠一份薪水過活吧
TszukiTelu: 生子後能不能回歸職場要看公司的配套措施。
大部分公司為了在招人階段給應試生好印象,通常都會說明這個部分(如果有的話)。
很優良的公司就會說她們有多少女性員工,幾%是女性管理職,結婚後回歸職場的比例。真正優良的就會有政府認證的各種標章,歷年都優良就會說這是第幾年獲得這個標章之類的。
至於沒講的,還是沾醬油略過的就要很小心。
所以如果有這種疑慮的人面試就要格外費心。
這種福利很好的(日文是『福利厚生』)通常都會是大公司,大家都看準這家公司好,搶破頭要進。
------------
我個人的想法是,能進大公司拿到這些福利的女性,通常專業能力強、不可取代性高、對於工作也有比較高的熱誠。所以就算婚後老公要她做全職主婦也不太現實。
反之,不是這類的女性,拿到較少的福利,工作可取代性高,工作熱誠也不一定有。再加上可能有公司刁難、cp値不高(跟老公比)等等問題。
那為什麼不要再家當貴婦就好了??
至於有多少比例的女性的工作是可取代性低,或是可以進到大公司拿到好的福利?
普遍來說日本的工作環境跟台灣比起來,對女性相當不友善。
再加上日本念碩博士的比例沒有台灣這麼高,女生念碩博士的又更少了。
當年畢業前學校有開課,是類似模擬日商或赴日求職的課程(手寫履歷,還必須是黑筆,以及面試),當時的面試對女性會特別提「如果幫忙泡茶跟端茶招待,妳可以接受嗎?」
不知道實際運作會不會有類似問題
所以大部分的女性還是婚後當家庭主婦。
如果經濟上有問題的話就會打零工、家庭代工之類的。
其實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日本公司有『Job Rotation』制度。公司會希望你這個職位做三、四年以後,去做別的職位開拓視野,讓你的職涯經歷變豐富,然後再讓你升上去。
所以『換職位(転勤)』這件事情很普遍,連帶的就要搬家(因為日本很大)。家中經濟是男性為主的話,女性就算產後回歸工作,遇到丈夫換職位大多也只能辭職跟丈夫走。
-------
大概是這樣。
其實還可以再衍生到日本離婚率高跟出軌很普通的價值觀(異常的性觀念)上面。
很多東西可以講。
w8317172: 外商應該會好很多。只要最上面影響公司風氣跟決策的不是傳統日本人的話,就不會有這種問題。
我沒有投過外商公司所以很難給你滿意的答案。
不過我自己的印象是,有的外商公司就不follow你日本玩的這套。(當然玩日式企業那套的也有,要看管理職)
你隨時投履歷來都可以,面試聊的開心就來。
不過我周遭也只有一個朋友有進去這種外商。
樣本數很少。
hibariameya: 如果面試的職位是『事務職(坐辦公室的)』,我覺得是非常有可能被問到的問題。
實際上日式企業的職場就是女生要負責泡茶端茶。(有慢慢在改善)
如果是研究職的話可能就不會。我跟其他的女性一起面試的時候沒有聽過這種問題。
不過我覺得,直接在面試問有點太超過。太露骨可能女性會不想進去。
一般來說會讓人進來,然後用潛規則的方式讓人去做。
我待的日商就不算大公司,上面管理階層現況都還是日本人,就算方針有寫到創新之類的理念,但其實上面大部分情況都有有那種依照傳統的作法比較穩健的想法,想實行也的確如你所說,除非是要到不改變不行的情況,不然都是再開會決定要不要實行。
然而你就算提出了所有的問題點以及改善後對公司的好處以後,除非成本真的省到有影響或是品質有明顯改善的情況,不然都是依舊。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他們有些決策會影響到工作時間增加,但是影響成品的因素根本沒有,原因就是,因為總公司那邊也開始這樣做,但是我們這邊其實沒有那種設備。
應該說大公司比較負擔得起位居管理職的人將近一年不在職位上,一般的小企業很難去承擔這個成本,這部分我覺得無論是哪個國家都會遇到的,最後變成有事業企圖心的女性比較沒有生子意願
&問一下你進最終面試的比例大概4多少
tim14789: Yes!就是這樣。
他們很喜歡開會的原因是因為不想承擔改變的風險,所以透過開會來分散責任。
很簡單的東西也都要跑流程,因為怕最後如果出問題的話自己要負責。
有利有弊。
有SOP他們就是要follow SOP。
TszukiTelu: 對,就是這樣。
還有日本的女生太強的話,男生會很沒面子,所以女強人比較難結婚。
我現在是 1/19 ㄛ
有兩家大的還在第二階段,還在等最終的聯絡。
另外有三家小一點點的只過第一而已,還要跑第二階。
其他全部陣亡。
所以最好的戰績只有6/19。
天啊真是心有戚戚焉XDD
面試時的服裝儀容也是各種眉眉角角,超麻煩的
看到轉噗留個言,感謝噗主分享就職心得
在2年前我也參加過就職活動,不知道是不是和噗主業界不同,我當初投了20幾間企業(技術職)履歷沒有手寫過,所以可能要看企業?
我自己的狀況反而是中小企業比較不友善,找我去面試後看到學校就「OO學校阿...怎麼會投我們這?」之後就無聲卡了...
我自己當初也是有挑留學生積極採用的企業,說明會時我都會問目前員工外國人比例,由此推斷真實性,但是缺點就是得花時間金錢才能確認
我覺得心態很重要,在日本就職把自己當日本人會很累,所以後來我都以「啊我就外國人!」的心態來面試,不能接受的企業不去也罷XD
另外大手企業的薪水真的沒有比較高,差在福利。我薪水講出會被笑不如回台灣
f19880622: 感謝分享!已經拜見大大的就活心得了!
我是理工/生物相關課系的,應徵的公司是化妝品/食品相關的研究、生產職。
可能是這些maker不像IT,還是比較傳統,所以才要寫履歷書。
我面試的大手幾乎都要手寫履歷表
我也是面試的時候會問面試官,可不可以請問一下其他在貴公司的留學生的職涯歷程。
4間留學生積極採用的大手,4間都跟我說:這個職位目前還沒有留學生喔。
然後就要花很多功夫去說服他們,錄取我不會有風險。
&薪水真的沒有很高。
不過這個應該是僅限剛就職的幾年間?
大手基本還是年功序列制,待到30代、40代,升上去應該就會比台灣好不少?
福利的話,大手是真的給的很不錯。
還有那個社會地位跟爽感
那可能就業界不同,我都是投電機maker,現職這間也是100多年的maker,我甚至連說明會都沒去。理工科可以試試學校推薦,大多直接可以一面,善用學校資源,就職課應該有資料可以翻前輩的經驗
月薪部分+3000/月,真的不用很期待大手的薪水,爽感到是真的,看到有朋友用公司產品可以講說感謝使用本公司產品XD
學校推薦!
對,沒錯!感謝補充。
就我現在所屬來說,我們這個課程的人可以直接用學校推薦,直接走進最終面試,其中包括很多大手的化學公司(旭x成、三xケミカル)等等的。
真的很想進大手公司的話,考慮一下學校推薦也是很有效的就職方式。
我則是沒有打算進化學相關產業,所以完全沒在想推薦
不好意思,想問既然有提到日本的程式設計工作,可以了解一下狀況嗎?
最近這幾年(應該有5~6年以上),日本職場在寫程式這方面很缺人力。但是日本在CS這方面非常的弱,他們不像台灣這種半導體王國擁有很高的PC普及率。大部分的日本人,可能第一次接觸電腦是在高中的電腦課,學用ppt&word。所以對電腦的熟悉度普遍很低。
也有不少人第一台電腦是上了大學為了做報告才買,買的也是大學推薦的電腦,不會像台灣比價或是研究性能之類的。
簡單地來說就是普遍是電腦白痴。
那這麼大的CS的需求市場要怎麼辦?
大部分的公司招programmer就不會設限(文/理不限),以確保大量的基數,之後再來挑便宜好用的來訓練。
他們在招募程式設計員的概念是很違反常識的,一般來說,都會希望面試者要有基本背景、各種語法的基礎。但他們不是,因為沒人,只要有人來就好。學,都可以學!文組?沒關係、有新人研修。留學生?沒關係、會寫code就好。
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
所以要在日本找程式設計工作,我覺得要很小心。
上下限很大,好的一定大家都很厲害,面試也會很有難度。但是如果是我上述這種的話,是不是對自己的職涯發展有幫助,我覺得就要仔細考慮。
不是只有對方挑面試者,面試者也有權力去挑公司。
詳細的可能要再請
f19880622: 分享。
他才是專業的。
(不好意思直接tag你們兩位。)
我不是程式設計師,可能無法分享經驗。不過當初看到文理不問的公司我都剃除掉了,因為被雷的機率聽說真的很高
好的感謝你們的分享~受用很多,原本還想說日本程式應該不比台灣缺
就我聽說的(其實就只是爬文) 日本CS也很缺沒錯 但是地位很低
日本尸位素餐的老害很多 這點有在follow日本一些工作環境的大概都時有耳聞
大部分大公司因為老害的關係普遍都不重視程式員 再怎麼樣厲害的"程式設計師" 到那邊你的地位就是碼農 然後幹的事情不變
比較有趣的是聽說在那邊會OFFICE的女性就可以自稱為理工女了ww
日本很多手遊公司常耳聞有開服不穩定時會出現超長維修
可能跟CS生態也有關係 看看FGO跟魔界戰記
查了下「日本 電腦」,還真的跑出很多日本年輕人不會用電腦的報導,而且確實是3、5年前就開始了
那這樣電腦能力台灣年輕人跟日本人是完全反差…台灣沒一個不會的
ranger9090: 碼農wwww
超好笑wwww
會OFFICE就被稱理工女我覺得有點誇張,不過我在實驗室教人安裝驅動程式、教他們excel就已經被捧上天了。
到底
YAMANISHISAMIRI: 之前很常聽到日本實況主抱怨電腦維修被店家惡意坑單 偷換零件的情形 可能跟日本人都不太懂電腦也有關係
在台灣這樣做店家一定黑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