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几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讀書心得】《風暴之子》 葛葉

開始上班以後好沒有讀書的動力喔,這是時隔許久的讀書心得。
總之--

這本書好看!

怎麼說呢,光是題材就很吸引目光了。以卑南文化的器物作為發想,結合了台灣本土遠古的歷史與地理,內容卻是相當典型的西方奇幻小說。生活細節的描寫很豐富,人物也都很有特色,故事雖然單純,卻也引人入勝。各方面而言都是相當值得推薦的一本小說。

#讀嘛讀嘛

風暴之子:失落的臺灣古文明
latest #32
木几
5 years ago
我特別喜歡這本書的角色塑造。例如那個亞沃老爺爺,就很好地把一個沈穩、威嚴、有智慧的老獵人形象寫了出來,連在跟其他部落吵架的時候,也都是語錄連發。此外卡修的悠閒、小黛的輕盈、馬沙的膽小,每個角色都有著自己的特色,卻不淪為樣板,而是做出了立體的刻畫,也都有所成長。不過相較於配角們,主角瓦力倒是有些普通了。
木几
5 years ago
故事方面相當地一直線,沿襲了英雄之旅與西方奇幻的傳統。雖然沒有太出人意表的轉折,但非常樸實地把一個故事說好說滿,當危機迫近時也很緊張刺激。作者在文字上下足了工夫,寫出了具有部落感的語言,讓比喻與用詞都盡量符合時代氣氛,每個角色也有自己的語調,技巧相當成熟。
木几
5 years ago
這本書雖然是以新石器時代這樣,感覺有點「硬」的時代為背景,但世界觀的鋪陳意外地並不厚重,反而有著輕小說式的輕快。沒有過多的名詞與離題的描寫,卻仍保持著豐富的畫面感與生活細節,讀起來很有說服力。讀者可以輕易地把注意力聚焦在故事上頭,隨著角色一喜一憂,非常暢快。
立即下載
木几
5 years ago
不過,這樣做也有相應的缺點,在文化方面的描寫還是少了些許厚度。或許是所有主要視點全來自同個部落、缺少文化衝突的關係,又或許是跟台史館合作,不能寫得太自創,作者雖然架構了一個具體而微、豐富有趣、考據細心的新石器時代景觀,但書中所描寫的部落生活,讀起來還是很普遍性、物質性、採集狩獵社會共通的那些部分,較難特定出獨特的文化。
木几
5 years ago
玉石、女神信仰、雲豹、海、河水、部落衝突、生死觀、地形氣候、語言。雖然文中都有著墨,但篇幅還不足以構成一個完整的意義體系。本書主打的「本土」要素,也因為比例偏多的幻想成分略顯稀薄。若不是看了導讀與後記,大概根本不知道哪些東西有考據吧。但我想這也不能算是缺點,頂多只是取捨吧。
木几
5 years ago
唯一會讓我在意的(或許只是我沒看仔細)是我始終沒搞懂「風暴」在這本書中的意義。風暴似乎是這本書最主要的意象之一,在開頭與結尾,甚至標題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但整本書看下來,這個要素卻好像跟其他部分沒有太大的關聯,結尾也隱約有點機械降神,這是我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儘管如此,這依然是相當好看的故事。
木几
5 years ago
總之,台灣這樣類型的小說相當稀少,這本書不厚,讀起來很愉快,一下子就翻完了。推薦給喜歡西方奇幻與冒險小說的人。
木几
5 years ago
題外話,新石器時代背景的少年小說,讓我想起《遠古幽暗的紀年》系列,那套書我也很喜歡,在這裡順便偷偷推一下(?)。不過好像已經絕版就是了。
貓跪的@天野翔
5 years ago
本來好不容易有這種題材所以預期心理沒有很高標,讀完推心得很超乎期待太燒了,決定努力在週末作者座談會前把它看完!
木几
5 years ago
其實以預期心理來說我覺得放在西奇冒險會比較平衡,如果是很執著本土要素跟文化的讀者可能會小失望
木几
5 years ago
但也可能只是我本來就對卑南文化不太熟悉啦,搞不好非常熟這塊歷史的人看到會很喜歡也說不定(?
tsukue0429: 是看到像冒險所以增加了很高的期待度,其他部分因為在我書目裡這算第一本,基於有就好的心態完全不作苛求
木几
5 years ago
yuxiang0524: 希望你會喜歡XD
葛 葉
5 years ago
感謝心得!!
木几
5 years ago
上面討論到風暴的意象,看到八千子的噗也有提到,發現自己沒有講清楚可能造成一些誤會,再補充一下好了XD
底下是八千的有雷心得
@sun20704 - 讀《風暴之子》·葛葉 . 這次也是想到什麼就先寫下來 (其實河道上都已經把重點說...
木几
5 years ago
風暴作為新生,跟朽屍的乾旱與死亡對立,這部分其實是有處理到的。風暴作為開頭與結果也並沒有任何問題,這本書仍是相當完整且統一的。
我上面提到的意象與其他部分沒有關連,指的還是在說海境部落本身的信仰文化,我沒有抓到風暴的特殊位置。雖然雨與新生算是各民族普遍的意象,但海境有這麼獨特的女神信仰,還是會期望能多說一些,風暴對於海境人而言到底是什麼。
不過就像前面也提過的,在太過複雜的文化內涵上少一點著墨,讓故事本身更聚焦更單純。這並不是缺失,只是取捨。正因為作者沒特地幫海境人寫一本民族誌,這才會是一部好小說。
木几
5 years ago
但這只是我的主觀感覺啦,也許作者其實講得很清楚了,只是我剛好沒注意到
木几
5 years ago
watermelonplanet: 剛剛才發現原來是作者(抖
謝謝你寫了這樣一本好書XD
希望台灣的奇幻勢力越來越壯大(???
葛 葉
5 years ago
tsukue0429: 想了一下,最後還是決定解釋一下好了,因為這個部分比較不偏向考古出土文物,所以在講座應該不會講到(除非有人問)
那這部分的取材資料大概就會永遠留在我的電腦裡了
關於風暴與女神,其實重點在女神身上,女神基本上是從Ina(伊娜)發想的,Ina這個字在很多族都有,念法會有些微不同,基本上是"母親"的意思,但同時Ina也是阿美族神話中創造大地的母親,也是教導排灣族祭儀和種植的女神
然後,有趣的是,在南島語族,也有這個名字Hina,代表月亮女神
如果有看過迪士尼的海洋奇緣的話,Hina就是女主角的媽媽,在劇情中不太重要(所以迪士尼也因此被罵)
葛 葉
5 years ago
但實際上Hina在薩摩亞等太平洋島嶼神話中,是Maui(毛伊)的母親或是姊姊或伴侶,Maui代表太陽,Hina就代表月亮
然後Hina除了代表月亮外,也同時有出生、死亡、再生的意涵
而Hina與風暴的關係,主要是來自一首夏威夷頌歌,內容是Hina為了警告島上的人民不要驕傲,隨意糟蹋土地,就用她的葫蘆放出了三個風暴
所以故事中的大地女神是將Ina和Hina重新整合的形象
葛 葉
5 years ago
因為在我的預想中,現在台灣各族原住民的神話和太平洋南島語族的神話,可能都保留了一些史前台灣的信仰,所以才這麼設計。
所以風暴對海境人來說,到底是什麼呢?
警告與考驗,當然海境人也有對抗風暴的方法,就是待在家裡XDDD
因為海境人的家屋,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支撐家屋的大石柱(也就是現在在卑南遺址公園的月形石柱),然後那個大石柱是從中央山脈開採來的(護國神山的分靈體概念)
葛 葉
5 years ago
最後還是要再次感謝老師的心得以及疑問
這種把東西藏起來卻又希望讀的人發現的感覺真矛盾ORZ
希望台灣的奇幻勢力越來越壯大!!
木几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watermelonplanet: 感謝解說!
考據真的好認真
但是為什麼要藏起來XD
是因為原住民的創作規範嗎
葛 葉
5 years ago
tsukue0429: 還有怕被罵
有些東西考證再怎麼仔細還是會有人覺得不滿意
請多支持史前館他們真的很有勇氣
木几
5 years ago
watermelonplanet: 總是有人不滿意QQ
木几
5 years ago
對了還是不厭其煩地再聲明一次,我覺得這本小說很好,後半段評論看起來都在講不足的地方,只是雞蛋裡挑骨頭。因為好的地方就是好也沒什麼好講的,而且我就是個喜歡雞蛋裡挑骨頭的機掰人。
葛 葉
5 years ago
葛 葉
5 years ago
tsukue0429: 老師講的很OK
我也覺得這本書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提出疑問是理所當然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