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es disabled for others than plurk poster
這周一,一位跟我同年的同事結束產假跟孕嬰假回到職場。之前有稍稍跟她聊到會不會怕生小孩,因為她跟先生兩人很想要,在去年的時候懷上,預產期剛好是今年過年時節。結果小孩早產,小孩無大礙,卻害慘了她。她說自己羊水剛破時已經跑去醫院待產,但是子宮未收縮,所以有打藥物,持續整整三天,小孩才順利出生。
因為還有羊水能讓嬰兒生存,所以沒有考慮別的選項,就是讓她的子宮能收縮讓小孩出生.........我聽到這個以後真得很驚訝。而我同事也跟我說,她在床上痛不欲生的度過三天,所以這輩子再也不生小孩了。
我光聽就很能體會,但我一直在想每個人體質跟狀況不同,生小孩感受到的疼痛應該也不同吧??阿,我這位同事原本說要打無痛分娩🤔這樣聽起來好像沒有打阿(還是沒有效??)
顧小孩還要很大耐性。因為滿彌月時剛好來公司處理請假的事情,她老公顧小孩,還好她妹妹滿乖的,不太哭鬧。現在她上班每天都要抽時間去擠奶水,看她有點憔悴,問她老公會幫忙顧嗎?她說他還滿願意的。講著差點忘記說,看我同事跟他老公都還去職場上班,因為她回職場後也只有晚一點時間把小孩送去附近的育嬰中心給別人照顧。年輕人不願意之外除了女方不想生,看我同事他們這情況,還有花費上面無法負荷。小孩要的東西很多,她自己也明白,所以也拼命賺錢。有次跟她聊到我有親戚是自己帶小孩,她說:所以她不缺花用嗎???才想到不是不想自己照顧,倒不如說因為經濟壓力所以抽不出身。
前幾天看新聞寫說每年新生兒下滑,與其說性別問題上面的問題(女性生產太辛苦不願意生產),還有經濟問題也滿吃不消的吧......有一次妹妹拉肚子所以我同事就提早請假下班,隔一天也帶小孩回去,沒辦法請整天照顧不就是因為沒錢嘛......
有家庭以後要做出的付出跟與家人之間消磨問題時所花費的耐性,互相比較以認為那是值得付出的(當然無形之間的價值很主觀也很難比較),當然會願意付出,可是往往不是對等,我覺得我同事她跟她丈夫已經算不錯了,其他應該還有更多誇張的例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