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我覺得自己就這樣無所謂
因為「興趣」本來就是這樣
想練就練,想休息就休息
就火舞跟街舞來說,這兩個撞牆期是我撞最久的兩樣
超過半年沒有感受到理想中的突破((小突破還是有
我這兩段時間非常低潮
每天都覺得自己沒天分 最後很自然而然的就不練了
直到最近 但其實去年就有感受
我覺得很酷的這些東西
照我這種練法 自己永遠也酷不起來
盡管能夠秀出一些東西 但質感不夠 遠遠不夠
雖然菜單很滿但沒有一樣可以端出來的感覺
我很介意自己只是三流 然而我也沒有很想要當表演者 支離破碎的邏輯
好吧其實真的很想當啦幹
只是我覺得表演者的$$沒辦法負擔我龐大的興趣
而且還要因此綁定一樣技能專精讓我覺得很不喜歡
我確實就是什麼東西都想試試看
在上課這些東西的時候我投入的專注跟心血不會輸其他同期
但課餘時間相比其他同期我不太會看影片
因為我沒有特別想要取得成就 終究只是玩玩而已
不太看R16 BOTY 東北大火 之類的
不看影片就沒有目標 也沒有模仿對象 我猜這是我進步慢的原因之一
直到最近才發現 這些東西 我雖然會了 但我不知道該怎麼跟別人介紹他
每次講到這我內心就又會想狡辯說 反正本來就只是玩興趣 我又沒有真的想成為職業舞者/跑酷 空翻老師/表演者/推拿師
又回到那句話 : 我很介意自己只是三流 然而我也沒有很想要當表演者
我其實很羨慕那些在自己的道路上一心一意的傢伙
那些目標單科100分的人 自己往往也能夠有80分以上
而我是目標全科80分的類型 最後全部都拿不到60分
在學習過程中 我因為目標只有80分 衝刺速度會不知覺的比100分的慢上很多
成績一結算下來 打擊就來了 人家一年進步30分 我大概只有15分
受到打擊就沒自信 沒自信就會退出 沒自信就不敢向人介紹
所以即使付出這麼多心力在這每一件事情上 但每一件事情都讓我覺得不值得對人一提
因為時間都花在練習上面了 我就沒時間去栽培自己的吸引力
但這些練習也無法帶給我任何自信 於是我就成了這樣無趣的男人
只好開始分析了
A 維持現狀什麼都摸
B 什麼都摸但主要時間培養自己
C 專精一樣並培養自己直到感覺自己80分
A: Pros,想玩啥就玩啥 cons,進步很慢,喪失自信
B: Pros,從閱讀與生活建立自信 cons,大概什麼都不會進步,預想到只有退步的可能
C: Pros,建立自信,也能確實進步 cons,大概就是遇到挫折會很懷疑人生(像是:我沒有想打比賽為什麼要這麼辛苦)
人生好難
A是緩慢摧毀自信 C是快速摧毀自信
說是這麼說 但我知道這是個奢侈的煩惱就是了
歡迎各位壓力很大的噗友上來嘴我玻璃心
你很會當
你的根本問題應該是:
沒有辦法從自己做的事情中找到自信。
也就是你沒有找到自我價值。
雖然你分析了A,B,C,不過我覺得你是以錯誤的前提來討論,所以沒有很大的意義。
你只要解決根本問題就不會有這些問題。
簡單來說,你在公園裡的一個三角形沙坑玩沙,然後你依照三個頂點把其區塊分成A,B,C。
然後你分析說:
從A區塊走出去會被車撞,因為公園旁邊是車流量很大的路。
從B區塊走出去可以很快到家,可是你會踩到狗屎,因為B的延長線上有狗屎。
從C區塊走出去可以很快玩到其他的遊樂設施。因為很近。
走出去以後有什麼結果還是取決於你。
人的想法是會一直改變跟進步的東西,真的不用想那麼多。
找到自我價值就全部解決了。
你學很多東西,但講不出來。
你可以試試看你學過A領域的東西,有沒有相似的概念或是類似的知識可以在B領域使用。
之後再延伸到C領域。
最後你會衍生出你自己對於這個世界的解釋(你的價值觀)。
你跟別人講話的時候,別人會覺得你很特別或是很有趣就是因為你的價值觀。
簡單的例子像是,你練街舞的時候。發現某個動作一直做不好,你依據你學過的推拿的知識推測,是因為你某個肌肉群不夠力之類的,你就會比單純練街舞的人能更有效率的改進你的動作。
某個人在A領域非常厲害。 他跟一群人相處的時候,他能提供的價值(/獨有的價值)就是那些關於A領域的知識。
你同時會ABC領域,那你比其他人厲害、你能提供的價值(/獨有的價值)就是以A領域的人也能懂得方式跟他們說明 BC領域。
你可能會說阿我就沒有厲害到可以講的頭頭是道阿。
你需要的可能是觀察、思考的練習。
像我的興趣就是觀察人類。我也沒學過市場心理學、行銷學、人類學之類的。
我就只知道幾個關鍵字:人格面具(我還是看persona才學ㄉ)、人格形成三小的。
我還是可以一直靠邀日本人然後分析一大堆雜七雜八的ㄚ。
至於對不對? 套話或是跟別人喇賽偷聽八卦就知道ㄌ。
不過老實說我這套會有認知偏差,因為我會傾向去取得我想要的答案。
最後會形成一個很自我中心的價值觀。就是長歪了的意思。
所以我自已會很在意社會化這件事情。
每個人人生就是會有自己的特色、價值觀,還有相對應的人生課題。
你的說不定就是找到自己的價值。
*懶人包:
先找到/確立自我價值→個人價值觀形成→對世界的解釋(個人特色/有趣)→自信
自我價值的話就:
我是什麼個性的人。 (若有矛盾的話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我為了什麼活著。(動力源)
之類的一些哲學問題跟人身觀的問題,應該就會找到自我價值的。
真的找不到就再用一些人格形成的事件來當索引聯想。
大概就是這樣吧。
雖然我覺得我只是在講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不過本來就是凌晨4點的突發奇想/胡思亂想
會有盲點也是理所當然的
在觀察 思考 歸納中 姑且對於思考我是還挺有把握的
但是觀察和歸納確實是偏弱
常常是 我有一套想法 但我要把它總結出來會有點障礙
真的總結出來時就錯過話題了 或是只能支支吾吾含糊其辭
觀察的話 我最近也在練習觀察人類 雖然現在還無法看出太多情報
但有收穫時是挺有意思的 像是最近開始可以分辨打扮的用心程度((對 我就是這麼缺乏觀察
像你說 你覺得你只是在講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對 我也覺得你在講廢話 我也覺得阿本來就要這樣
但我現在會想 你能把廢話講的有那麼頭頭是道是一個本事
這種雖然是廢話 但組織起來就能夠變成一種武裝
能夠讓別人覺得你很厲害的武裝
大概以前我就是因為老是覺得別人在說廢話所以忽略了總結與歸納的這一塊
我想起以前在道館有個學員在跟教練討論傳武跟現代武術的訓練方法
那個學員一聽就感覺沒有太多習武經驗
很多問題都是真的實際思考就會有解答的
也有很多事情沒辦法輕易下定論的
但實際上他就是歸納了出一個他自己的世界觀
然後再跟教練驗證他的想法是否正確
我雖然聽得出來他就是在瞎扯淡 但對於不懂的人來說或許真的會覺得他很厲害
而我 一個真正有練過的人 我還真的沒把握讓別人覺得我很厲害
不知道是不是可以這麼說
你對這世界的看法 其實就會變成世界如何看你
我常常對每件事情不以為意 覺得他們之間是獨立的
擅自替他們加上連結只會造成先入為主
結果就是 我沒有一個穩定的世界觀 無形的世界觀造就出一個透明的自己
沒有連結就沒有記憶 沒有記憶就沒有話題 沒有話題自然而然就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什麼事情都可以商量 但什麼事情都無法解決 作為傾聽者沒問題 做為指導者是個廢物
好累喔幹 我覺得我明天一定會想把這篇刪掉
現在還在中二的情緒沒什麼 明天看到一定會很想死
以資料庫的說法大概就是 資料都有建立好
但是沒有設定索引,所以在查找的時候很慢的概念吧
You got my point!
跟別人聊天、相處,有趣的點就是他的價值觀跟對事物的解釋。可以學到不同的觀點來看待同一件事情。
每個人應該多少都有獵奇心理,因為你的大腦會得到多巴胺,會有渴望的感覺。
所以才會覺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