ビジュア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雜][資料整理(?)][自己用]
最近有在回頭看寶石之國(最後看的時候記得是更新到四十幾左右)的新幾話, 看完了88話就感到「嗯?這個路線怎麼那麼眼熟??」
之後去了找一下資料整理(?)了一下, 下收
latest #26
ビジュア
5 years ago
印度的種族制度:
ビジュア
5 years ago
b.c. 1500 , 一部份的雅利安人離開原住地南俄與中亞的草原, 開始入侵恆河與印度河流域。他們在進入印度之後, 與當地居民發生衝突, 最後雅利安人依靠他們強大的戰車技術征服了當地原住人民。當時他們以自身的膚色作種族區分-雅利安人(淡色皮膚)為統治階級或社會頂層, 達薩(黑皮膚)為被統治階級。早期的金字塔社會(瓦爾那制度)亦從此已起。
ビジュア
5 years ago
其後隨着社會的人口增長, 雅利安社會內部亦以職位劃分更詳盡的社會階級:
婆羅門: 祭司/僧侶, 知識份子
剎帝利: 武士和王族, 或是擁有政治力量的人
吠舍: 商人, 農民, 從事手工業的人
首陀羅: 工匠, 奴隸
賤民: 為首陀羅中從事屠宰, 製革, 清掃等活動的人, 他們被當時的人視為不潔淨, 不可接觸之人
立即下載
ビジュア
5 years ago
詞解:
雅利安: 來源梵語आर्य (ārya), 意指光榮, 可敬的, 高尚的
達薩: 梵語 दास (dāsa), 在《梨俱吠陀》(《吠陀》四部的其中一部, 在吠陀教中被認為是天啟, 跟聖經差不多)中為指雅利安人之敵, 而在之後才被附上僕人, 奴隸, 或是宗教意義上的神僕的意思
瓦爾那: 梵語वर्ण (Varṇa), 為解釋種姓制度的概念名詞, 在《梨俱吠陀》中意指人的種族, 部落, 等級, 行業
印度種姓制度中除了瓦爾那之外, 還有一類被稱作迦提(jati)的亞種姓類別, 有興趣的可以去找找看
ビジュア
5 years ago
婆羅門教(バラモン教):
ビジュア
5 years ago
隨着種姓制度的成形, 婆羅門教(亦被稱作吠陀教)的教義與其信仰基礎亦在此時被奠定, 以至發展至後續完整的宗教信仰。
ビジュア
5 years ago
婆羅門教義思想為「梵我合一」。「梵」為宇宙現象的本體, 真理, 而人的生命現象為「我」
「宇宙萬物皆因『我』而生,故『梵、我』本來不二,凡人不解此理,只好輪迴受苦,唯有體證梵我合一」(quote)
他們認為唯有透過禪定, 瑜珈, 苦行或享樂等等的修行來達至梵我合一的狀態, 脫離循環。
ビジュア
5 years ago
順說一下他們的瑜珈與現時的瑜珈所要求的程度不同。當時的瑜珈要求程度比起現在的還要激烈, 比較像是馬戲團雜耍左右的程度喔
ビジュア
5 years ago
釋迦牟尼的教導(釈迦の教え):
ビジュア
5 years ago
釋迦牟尼的教導與佛教有着差別: 佛教為宗教信仰, 而釋迦牟尼的教導則是他本人的哲學思想, 先在此作區分
ビジュア
5 years ago
釋迦就是在這樣子的宗教環境下出生。釋迦為釋迦族(剎帝利種姓)的王子, 在高聳的牆城下過着自由而享樂的生活而成長。 但時有時候他也會對從未見過的牆城外的景色感到十分好奇, 而在某一天, 他忍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而帶了幾位跟隨者(付き人)偷偷的溜出牆城外。而他在牆城外散步的時候相繼遇見一位老人, 一位咳嗽的人與正在舉行葬禮的列隊, 他對此不解以問跟隨者那為何物, 跟隨者回答「人生必經的階段之一」
ビジュア
5 years ago
釋迦在此時才知曉人生的四苦-衰, 老, 病, 死, 而同時亦帶給他很大的衝擊。他認為這些問題並不是能以現在他所擁有的知識能夠解決而一直為此而煩惱。就在煩惱的某一天, 釋迦又帶着幾位跟隨者來到牆城外散心。此時他遇上一位正在座禪的僧侶, 他問跟隨者「那是何者?」, 跟隨者回答「出家的修行僧, 做着正確的行為, 忍受着痛苦, 為人民帶來慈悲的存在」。與修行僧的相遇讓釋迦開始萌生出想要出家修行的想法, 他認為在那裏會有解決方法的答案。而在29歲的那一年, 釋迦決定出家修行。經過6年間能逼進生命極限的苦行, 但他仍然找不到能解決那些苦惱的方法
ビジュア
5 years ago
經歷了非比常人能及的苦行, 身體衰弱的釋迦在菩提樹下休息, 並不知不覺地進入冥想的狀態(座禪), 並經過7日間領悟到真理-緣起
ビジュア
5 years ago
緣起是為指世上萬物間並不能獨立存在, 必然是互相依存。人的存在是以他物或他人之間給予的關係性而被定義其存在, 而不是獨立個體就能存在。生老病死必然是人生中必會有的事與願違的痛苦, 這些雖然並不能被消除, 但能夠被克服
ビジュア
5 years ago
他認為人們正因沒能察覺到緣起, 被「自身」而所囚禁(意為執着於自己), 不能抑制慾望, 過着「無法如願以償」的人生才會痛苦
ビジュア
5 years ago
諸行無常: 世上萬物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 所以事物都處於持續變化的狀態, 因此生老痛死也是人生中必會有的過程
ビジュア
5 years ago
諸法無我: 無法斷定獨立「我」的存在
ビジュア
5 years ago
領悟到無常, 無我的相貌, 放下「我執」的話, 即能達至消除煩惱之炎的涅槃狀態, 安寧的解脫境界(涅槃寂靜)
ビジュア
5 years ago
「諸法無我」那個意思我想不到要用什麼字彙來解釋 那個可能去看其他人的解說可能會更加明白
ビジュア
5 years ago
想到再加
ビジュア
5 years ago
先上reference
ビジュア
5 years ago
淦嚇死我首噗我差點爆雷, 趕緊修回去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