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我每次一到感性時間講出來的話常常被認為有聖母味,聖母味是什麼味道我不太懂,但總之如果雷這個的可以右轉不要繼續看下去應該會比較開心。
最近晚上試著把思考打成文字,雖然比說話的方式來說,打字有更充裕的思考和編修時間,但因為長期不怎麼說話,感覺自己在這部分好像有點退化了,趕緊撈一撈。
和家人聊到「講話直」和「敢講」這兩件事,我覺得這兩個東西是不太一樣的技能點,而且常常被混淆。
覺得敢講有很多種方式,講話直其實就是不善於溝通的一種,兩者有種微妙的差異。簡單來說,勇於指出別人的錯誤,不代表可以使用諷刺言語或者侮辱性言語。
舉例來說,「你胖得跟豬一樣」、「你畫得很爛欸」之類(完了我發現我不太會舉例),並不是講話直接,而是說話缺乏思考。
今天我站理欸,為什麼要顧慮到對方心情?
我又不是他爹媽,還要擔心罵他他哭不哭?
嗯,很有道理啦,這部分我是覺得……情緒是會循環的,人也是。我不知道這個情緒會不會一路傳到別人再傳回自己身上,也不知道今天被我罵的會不會之後就變成了我的主管。
交朋友勝過多樹敵吧。
什麼他打我一巴掌我還要溫溫柔柔的跟他說「不可以打人巴掌喔,我會痛痛」?當然是當下立刻揍回去啊!!!
……每次遇到這種結論,我就會好奇那以前老師教小朋友不要打架,有問題找老師的教育究竟怎麼了。原來這是小朋友限定的教育嗎?
勇於指出錯誤是好事,前提是用尊重的方式,友善溝通。
+++++
在河道上看到友限噗的抱怨偷偷說。
原本以為回應會有一些關於友限噗推薦使用方法,結果幾乎一面倒地都在檢討噗主。
相比之下我比較好奇那要怎麼使用友限噗啊……不要只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或者出問題的產品啊,配套措施(?)呢……
+++++
求職季,看到求職或職涯相關偷偷說的次數越來越多,有時候看著看著也會覺得膝蓋中了好幾箭……
想著要寫些東西屯起來,等個人站建好可以放,結果主題太多了完全不知道怎麼開始……
感覺自己寫出來的都很初級,真的有寫的必要嗎……與其說是文章不如說是蒐集資料之後的閱讀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