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紫★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京極堂系列
#陰摩羅鬼之瑕上冊

這是讀中感,因為我還沒看下冊
鑒於自己放書的順序錯了,所以不小心跳過塗佛系列,不過這系列向來也是能單篇閱讀的。
先針對大感想抒發,其他慢慢整理在留言吧。


首先就是,因為倒敘的關係,先知道了關口對於事件的感受,也就是與伯爵思想上的問答,並從中點出了伯爵在價值觀上的奇異點。綜合這一點跟後面的一些“犯罪手法”敘述,大概就知道事件的全貌了。
“大概就知道”是我覺得正常人看完那些部分應該會導出的結論,實際上就是我完全推中了,因此在推理的部分上一絲出乎意料或是意想不到的感覺都沒有出現,然後手賤直接翻下冊最後幾頁對答案,確實也相去無幾,之後大概要等我翻完塗佛系列才會看下去了。
掰噗~
5 years ago
掰噗秀秀 (girlkiss)
阿紫★
5 years ago
這部是以推理來看相當讓人失望的部分吧,但如果加入了關口和橫溝正史老師討論的“推理小說裡的死亡”就會比較有趣味性了。
我的推理小說入門是福爾摩斯跟亞森羅蘋的系列作,開始看日本推理小說的啟蒙是米澤的甜點事件簿系列,是相當經典的日常推理,簡單來說,就是“沒有死亡”的事件,儘管之後接觸了冰菓這部受眾較廣的同質作品,也覺得毫不遜色,可惜台灣代理了春跟夏就沒序文了,明明當時還有秋季預告,後來甚至直接絕版,大家一起唾棄皇冠吧!
阿紫★
5 years ago
我喜歡對於價值觀的見解的部分,以前有稍微涉獵過,最常見的就是現在一些人會說“幹你娘”或“幹”只是我們的招呼語;跟“你好”是一樣的意思。
確實,如果從小就教育那些詞彙是見到人就要發出口的聲音,就會很自然認為那就是“招呼的方式”,所以另外一派反駁對於認為髒話無法取代招呼的人說的“要是打招呼的方式本來就是幹你娘你不就崩潰了”就是單純的悖論了,答案顯而易見就是“並不會感到奇怪”,這就是教育。
伯爵正是因為這部分而顯得奇怪,他純真、沒有惡意,只是對死亡的見解並不符合常識。
立即下載
阿紫★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這部分就會提到價值觀會造成人與人對話之間理解的不同,伯爵的“你會成為我的家人”在客觀的意義上就是“你會變成標本”這樣,但在聽者耳朵裡依然是“會成為家人”,因此人與人之間溝通容易出現歧異,完全理解一個人話中的意思是不可能的。
難道人跟人之間注定會彼此誤解嗎?
關於這點,我的想法是,如果能沒有誤解或是剛好對話間的意思在彼此之間是相同的,也就是心意相同的話,正是奇蹟。
根據上述,引述一下我很喜歡的一段話,出自«重啟咲良田»,所謂人生,『如果連這點奇蹟都不會發生,那豈不是太無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