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dow
5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2022 書
latest #61
shadow
5 years ago
安樂窩
辛西亞·狄普莉絲·史威尼
2016
shadow
5 years ago
包法利夫人
古斯塔夫·福樓拜
1856
shadow
5 years ago
歐蘭朵
維吉尼亞·吳爾芙
1928
立即下載
shadow
5 years ago
找不到出口的靈魂 吳爾芙的美麗與哀愁
奈吉爾·尼可森(Vita的兒子)
2002
shadow
4 years ago
戴洛維夫人
維吉尼亞·吳爾芙
1925
shadow
4 years ago
普通讀者(第一冊)
維吉尼亞·吳爾芙
1925
shadow
4 years ago
尋找化石的女孩
崔西‧雪佛蘭
2011
關於瑪莉·安寧的故事
shadow
4 years ago
老派約會之必要
李維菁
2012
shadow
4 years ago
蒙田隨筆
蒙田
1580/1588
shadow
4 years ago
四天 four in love
水晶孔
2020
繪本
shadow
4 years ago
華麗的邪惡 Affinity
莎拉.華特絲
1999
shadow
4 years ago
沒有聲音的女人們 Women Talking
米莉安·泰維茲
2020
shadow
4 years ago
藍色是骨頭的顏色 Blue is the deepest color
潘柏霖
2019
shadow
4 years ago
我的日常取向:把每一天,都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金泯澈
2020
https://images.plurk.com/5OU8WllX0gfeb5aEV0TJp9.jpg
shadow
3 years ago
我想離開你 us
大衛·尼克斯
https://images.plurk.com/6xvgI3cuw0vm6PPy1MCJZ5.jpg
shadow
3 years ago
自己的房間 A Room of One’s Own
維吉尼亞·吳爾芙 Virginia Woolf
1929
https://images.plurk.com/6LVc7XT1JsMBjkdMlMJjCS.jpg
廣泛地去寫,去留下一些什麼;
會有人承接住的,繼續完成未竟的生活。
shadow
3 years ago
兩個女人住一起:非關愛情的同居時代
金荷娜/黃善宇
2021
https://images.plurk.com/1vaAA1sYGhZAbPgTnsVz7H.jpg
社會、家庭、個人
跳脫「關係」的框架
即使有磨合
和你一起生活
是最自在的方式
shadow
3 years ago
孤獨世紀:衝擊全球商業模式,危及生活、工作與健康的疏離浪潮
諾瑞娜.赫茲 Noreena Hertz
2021
https://images.plurk.com/5P4ZqO2wwIfWb1l40Ut6rJ.jpg

讓每個人都能被聽見、被看見
能有發揮價值的舞台
在當中相互交流磨合
即使意見相左
仍能透過對話找到彼此的共通點
在異中求同、同中存異的方式下
讓社群的連結更加強大 從制度到生活 政府、企業、個人 都有能夠去做的事 只靠單一力量是無法改變現況的 去接觸 去聆聽 去感受 這股能量會在彼此之間傳遞 而我們都會是受益者
shadow
3 years ago
胡思亂想很有用:吉竹伸介的靈感筆記
吉竹伸介 ヨシタケシンスケ
2020
https://images.plurk.com/5enVZLd6G5fe4rRMosvAdA.jpg
生活的每一刻都有它的樂趣
取決於我們如何去解讀
看似微不足道的事
或許可以帶給我們更大的視野
這樣不是很有趣嗎

認知到自己做不到的
專注在能完成的事情上 也是一種才能吧
shadow
3 years ago
聊天紀錄 Conversation with Friends
莎莉.魯尼 Sally Rooney
2017
https://images.plurk.com/1eASkbPykzE05glGDOyYXH.jpg
「朋友是什麼?」「聊天又是什麼?」
因為是朋友所以我們聊天
還是因為我們聊天所以成為了朋友

常常聽到有人說聊天很可怕 習慣 很可怕 不知不覺間產生依賴 也抓住了彼此心中最柔軟的一塊 隨時都能夠摧毀

「善良是一種權力」 文字/語言有很強大的力量 可以接住你 也可以把你推入火坑

我們是被澆灌的玫瑰 還是被豢養的狐狸 在你眼裡我是最特別的 但我其實什麼都不是

有多少痛苦 就有多少快樂 對吧
shadow
3 years ago
孤獨是一種狀態,寂寞是一種心情
孤独の磨き方
植西聰
2020
https://images.plurk.com/5dsGKFifsNYo8k9XxzfJBD.jpg
在看的時候感受到
作者把「孤獨」認定是通往一切美好的方式
中間的過程
與他人的磨合和相處是干擾的
其他所做的努力都不是重點 能夠理解作者這樣的撰寫角度 旨在反轉孤獨作為負面的代名詞 但在疫情的這個世代 孤獨對我們來說早已習以為常 體驗了長時間的孤獨後 仍渴望與人接觸 就是最好的反證 不可否認我們的確需要獨處的時間 才能客觀的省視 療癒自己 但也需要親密他人的互動 來建立一個更全面的觀點

每個人有各自適合的生活方式 以注重群體生活的日本來說 有獨處的時間是很難得的事吧 慢慢的去摸索 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生活的方式
shadow
3 years ago
道德浪女:多重關係、開放關係與其他冒險的實用指南(第三版)
Janet W. Hardy,Dossie Easton
2019
https://images.plurk.com/4cGUfuOCVeDBIJIyvmPoi8.jpg
好像看到自己腦中漂浮著的聲音
被轉換成實際壓印在書上的文字
思緒梳理成邏輯清晰的篇章
過去無法明確言說的
一直以來捍衛的一切
終於有了實際的形體

在彼此尊重 互相坦承 安全無虞 的前提下 任何生活型態都他存在的價值 讓每個人的需求都能夠被滿足 不是予取予求 而是在充分溝通後做出彼此都能認同的決定 過程中還是會需要試錯 拆解成能夠具體實行的步驟 踏穩每一步之後再繼續向前 不能保證遵循方向就會走到理想的目的地 有時候甚至會在原地打轉 前進後退之間找不到出路 但是地上的每個足跡都是努力過的證明 這些深刻的經歷都會是自我成長的養分
shadow
3 years ago
從來都不是誰的另一半
擁有完整的自我是良好關係的基礎
釐清自己的情緒
難過 生氣 怨恨 都是嫉妒的一種
問題的根源是什麼
去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
也花一些時間單純聽取對方的想法
讓自己 讓對方感覺被接納
真正的心思才會在言語中被揭露 而答案就在其中

“不要因為做自己說對不起”-戀愛修課 《道德浪女》不是同溫層的取暖 也不是為了破除異溫層的成見 她只是忠實呈現不同生活的樣貌 和實際改善關係的方法 單身 一對一 多重關係 面對的是共同的課題 認識自我以及如何與他人對話 是每個人都需要習得的技能

那些在你我身邊的人們 開拓了不同的可能性 未知讓人恐懼 所以我們要不斷地現身 「存在」即是最好的證明 每個人都能自在生活的環境 是願望 是志向 有一群人正在努力地實踐 現在 未來 讓夢想變得真實
shadow
3 years ago
奧瑞斯泰亞 Oresteia
埃斯庫羅斯
西元前五世紀(458B.C.
美學藝術類
https://images.plurk.com/3AUMYvim12bzfX8zTweDdm.jpg
兩性、新/舊價值、天神/地祇、三代
經過2000多年
又有多少改變呢
shadow
3 years ago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洪愛珠
2021
散文
https://images.plurk.com/2Hmop4y9cJiVMxRH9BIa5h.jpg
shadow
3 years ago
「然而畢竟幼時的我,瞇著眼睛看過七〇年代的太陽,端過那只瞌破了口子,畫著一隻不是齊白石的蝦的瓷碗———而讓我們魂牽夢縈,後來再也沒有了的,永遠是一些其他的東西。」———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前言

自己文筆不是很好
高中一篇作文忘了題目是什麼
只記得寫到媽媽煮的苦瓜雞湯
拿了有史以來最高的19分
沒有什麼寫作技巧
單純還原真實的感受
shadow
3 years ago
老派少女給我的感受就是這樣吧
當然作者的文筆是無可比擬的
但真正共鳴的是文字蘊含的情感
食物作為載體
傳承舊時代生活的樣貌
下一代小心翼翼地珍惜著
shadow
3 years ago
每個器皿 每個食材 每個調味
代表一起走過的路
關心彼此的方式
和生活過的痕跡
一切都濃縮在味道裡
用酸甜苦辣堆疊的日常
留下的餘韻成為最深刻的回憶
shadow
3 years ago
剛好最近看的實境節目《老少女奇遇記》
把在地人情記錄下來
想把家鄉發揚光大的理想
一輩子做好一件事的職人精神
接下家族事業仍對彼此懷有感恩惜福的心
每一個人都這麼真誠 這麼可愛
希望的不過是能守護所愛的事物
多麼難得

還不敢去想消失之後要怎麼面對
只能把握每一次機會
記住這一切
shadow
3 years ago
行星燦爛的時候
翁禎翊
2021
散文
https://images.plurk.com/6O1AsLjmNURwenrbImDq4w.jpg
shadow
3 years ago
後記
「我遇到那麼多人,和我成分那麼不一樣,可是你們都用了自己的方式理解了我,帶給我許多值得記憶的時刻和溫柔。」
「現在我會說,那就去寫:此刻閉上眼,你會想到的那個人。那個當你黑暗時,曾經帶給你明亮的人。不過要記得,在字裡行間要盡自己所能地保護他。」

好像看到了更好版本的自己
第一學府 符合社會期待的工作 做自己熱愛的事情
是夢想的人生
但相信背後有更多的努力
是我望塵莫及的

其實沒有太多共鳴
感情 充實的學生生活 努力達到自己和別人的期望
是一部勵志成長故事 我的生活完全相反 一直不斷的往下墜落 就像一齣永遠不會結束的八點檔 唯一能投射的是寫作 沒有什麼厲害的知識背景 只是紀錄 把生活刻印 讓喜怒哀樂有一個出口 若在分享的路上有人一起前行 也是不錯的事 不求成為啟發者 自身心靈及知識上的富足即是所求
shadow
3 years ago
愈說不愈自由還能當好人:堅守底線,贏回尊重與時間的十大拒絕策略
Damon Zahariades
2021
人際關係
https://images.plurk.com/4cl6IYNMqzDMA8g9lx3nb4.jpg
shadow
3 years ago
老實說這本書對我來說沒什麼用
我應該要看一本完全相反的內容
要怎麼樣才有辦法say yes

「要與人健康的交往,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
明確的底線」

我很清楚知道自己不要什麼
會讓對方連碰觸底線的機會都沒有
更不用講跨越
有可能因為這樣讓我錯失了很多機會
但也讓我抵擋掉很多可能的傷害

「我們成年後與人,透過經驗瞭解,答應他人從許多面向來看,都是在表達我們的愛意、信任,還有接納對方。」 這本書提供的方法前提是對事不對人 而且有正當理由才開口拒絕 但有時候就只是不想 沒有任何原因 當然過與不及都不好 在能力許可下適時向別人伸出援手 自己也可能會有意外的收穫 不論如何 以舒適的步調去過生活吧
shadow
3 years ago
The Secret History of Wonder Woman
Jill Lepore
2014
人文社科/流行文化研究
https://images.plurk.com/2wLirTu84z5wKgJ41126R.jpg
shadow
3 years ago
原本以為只是單純的作者傳記
沒想到一路從1920講到了1970年代
歷史 政治 文化 經濟
William Moulton Marston (WMM)
和他身邊的每一位女性
為後世開拓了更寬廣的道路
但歷史總是循環往復
我們好像又走到了起點
shadow
3 years ago
教授 事務所 電影 行銷 寫作
MMS一生做過很多不同的工作
但都圍繞著本科心理學去發散
傳達他對女權的理念
雖然跟現代觀點可能還是有一點落差
仍影響了那個時代以及後世的人們
女性投票權 女性工作權 墮胎 性自主
現在的我們走到了哪裡呢
shadow
3 years ago
作者收集的資料是我看過最多細節的
成績 筆記 實驗 上課教授
伴侶的就學生活 家人 職涯
畢業後任職學校的教職員 任用紀錄
信件 日記 回憶錄 剪貼簿 相片 書籍
報紙 雜誌 訪問 醫療/保險紀錄
最後甚至有單字檢索
是一本真材實料的學術書
shadow
3 years ago
從測謊機實驗到Wonder Woman的lesso
MMS窮盡一生希望能從謊言中辨別出真實
作者也在做一樣的事
白紙黑字不一定代表真實
言語只是傳達形象的媒介
每個人的立場彼此疊加
當中有交集或互斥
寫下的即是屬於你的故事
shadow
3 years ago
“Life—everyday life—as you see it about you is full of good ideas for films.”

MMS的人生比他寫下的故事還要精彩
即使走上彎曲的道路
引領他的仍是他最愛的事物
書本 影視 繪畫 運動 烹飪
各種領域只要能夠支撐你
讓你得以繼續生存 不論是現實或心理方面
那就去仰賴它吧
它會帶你去到意想不到的地方
shadow
3 years ago
倒數五秒月牙
李琴峰
2021
日本文學/翻譯小說
聯合文學
https://images.plurk.com/4bI8MNw19uxoq4KcBlWkvu.jpg
shadow
3 years ago
「…實櫻肯定有,也應該要有我所未見過的無數種表情——只有家人才見過的表情、丈夫才見過的表情、小孩才見過的表情。
實櫻也沒看過我所有的表情,也不知曉我所有的過去,更不明白我所有的情感,就連我自己也不完全明白自己所有的心緒。
這些事都理所當然——正因為其理所當然,這「理所當然」才會令人無可奈何地寂寞、悲傷,而這種寂寞與悲傷,卻又令人覺得滑稽得無可救藥。」
shadow
3 years ago
撇除作者的個人言行
這兩個短篇如果是2010年代出版
應該會引起我更大的共鳴
台灣雖然還有很多進步空間
即是家庭內部保守
面對外人大多可以公開表達自己的身分
但畢竟原著客群是日本大眾
看到彼此之間國籍 文化 語言的差異
從中發現可以共感的地方
讓人看到幻想中的現實
shadow
3 years ago
不論是關係內或外
都有它的極限
跟不同的面向
珍惜能夠在彼此面前開展的樣貌
每個狀態都是獨一無二
堆疊成此刻現在的你
shadow
3 years ago
依戀障礙
岡田尊司
聯合文學
2016
心理勵志/兩性與家庭關係
https://images.plurk.com/ValOIEOWzAvsSJMrFwBVv.jpg
shadow
3 years ago
「我是真的不懂『餓』是什麼樣的感覺。這句話聽來有些奇怪,但我就算肚子空空如也,自己也不會發現。」-《人間失格》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形,原因出在沒有安全堡壘,必須將全副神經集中在對周圍的注意力上,因而忽略了自己的慾望與感覺,連滿足飢餓這種本能的喜悅都無法以情緒表達。
有情緒表達障礙的人很難和他人分享喜悅或悲傷。就算想要分享,也因為實際上沒有那種感覺,無從感同身受。依戀障礙者活在不穩定而不踏實的感覺中,只能依靠「扮演某個角色」來填滿與他人之間的隔閡。
shadow
3 years ago
結果最有共鳴的一句話是引用太宰治的作品

比起喜悅 對悲傷的共感更強烈
正面的情緒屬於他人
負面會內化成自身的記憶
大部分時間感受到的是「無」
總是會匯集他人的想法或意見
站在別人的立場去評論
找不到「我」的定位
花了很長時間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理解了那些行為背後的意義
shadow
3 years ago
正視之後就是療癒的旅程
即使可能沒有「安全」的一天
努力的痕跡即是最好的回報
願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堡壘
自在的生活
shadow
2 years ago
台灣同運三十:一位平權運動參與者的戰鬥發聲
喀飛
一葦文思/漫遊者文化
2021
社會科學/性別研究、社會運動史
https://images.plurk.com/2rCv6BNI7JJ7YMuQP3uwNK.jpg
shadow
2 years ago
「同志不是憑空降生,同志是有歷史、有根的。」

以前都只知道始祖祁家威
只知道玫瑰少年葉永鋕
但還有美術系田啟元 北一女林青慧 石濟雅
嘉義國中吳佳榮 林淑玲 蘆洲鷺江國一楊允承
還有太多我們沒聽過但必須銘記在心的名字
一個一個都踏上了披荊斬棘的道路
不論自願或非自願
shadow
2 years ago
「在努力從體制取得影響力時,應該在政治實務參與中,抱持對權力的反省和警覺。因為政治權力運作的慣性,很容易讓人忘記初衷。」

其實一直對「政治歸政治 xx歸xx」不太能認同
權力體現在日常每個角落
教育 工作 婚姻 醫療
生存
與法律相關的一切 甚至生活 都把人排除在外
要不斷地戰鬥
才能擁有跟一般人一樣的權力/利
shadow
2 years ago
「人們總以為刻板印象和偏見不算歧視,認為那只不過是陳述事實、表達個人真實感受,有什麼好大驚小怪?卻忽略了,刻板印象和偏見經過不斷複製、再傳播的結果,就是變成深植人心、撼動不了的巨大污名。」

人類總是有辦法破壞美好的事物
「政治正確」好像已經變成負面的存在
有人打著自由的名號到處開闢戰場
只要自己處在安全地帶
就會毫不在意地對別人的言行嘲諷蔑視
「同理」是多麼難得的特質
不求善良 只希望能看見更大的世界
懷有一顆包容的心
shadow
2 years ago
1987被迫退學的台師大美術系田啟元 當兵時
愛滋病發坦承感染 台師大企圖強迫退學
1994北一女二年級林青慧 石濟雅 蘇澳旅館自殺「在社會生存的本質就不適合我們,每日在生活上,都覺得不容易。」
1997嘉義國中3名女學生蘭潭跳水自殺 吳佳榮 林淑玲身亡
2000 屏東高樹國三 葉永鋕
2011蘆洲鷺江國一楊允承 被嘲笑娘娘腔
2016畢安生跳樓 伴侶過世沒有繼承權
shadow
2 years ago
多元才是現實世界的縮影
每個人都不只有單一面向
認為別人只能有一個樣貌
把所有人塞進一樣的框架
這樣的世界也太無趣
最崇高的理想是善良
從安身立命作為起點

願不再有人受傷
只求彼此能健康平安
shadow
2 years ago
愛的自由式:十年典藏版
女同志故事書
張娟芬
時報文化
2011
同性戀/通俗作品
人文社科/性別研究
https://images.plurk.com/2g4E2kAfFhlSLwjR8qz4yu.jpg
shadow
2 years ago
「我想要做的,是呈現T婆的風采、趣味、情慾張力、以及感情關係裡的愛怨瞋痴。」

記得大學的時候和朋友來了一場tp之爭
因為身邊沒有自我認同是t的朋友
討論停留在p和不分
自己接觸圈子比較早 但並沒有比較瞭解
越深入越看不清全貌 環境隨時都在變動
事後想想覺得最不應該的是斷定某個人的定位
雖然書裡提到 擁有自己的觀點是人之常情
但一切應該以尊重為基本原則
shadow
2 years ago
「…浸淫在不同的文化氛圍,一定會養出不同的身體認知及自我認同。」

自己接觸國外影集是高中的時候
沒有特別早 但一入門就看了the l word
當下沒有特別衝擊的感受
只覺得新鮮
原來有這麼一群人 如此生活著
還有太多我沒有看過的人事物
shadow
2 years ago
一腳踏入了無限寬廣的世界

價值觀跟拍攝手法都無法被超越的神作Sense8
打開了所有可能
性別 種族 文化 階層 職業
因為多元 我們才有繽紛的世界

一直以來的洗禮
再也沒有什麼是無法接受的
只要不犯法 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
讓彼此開心 自己能過得好
是最重要的事
shadow
2 years ago
「我覺得『醜得』,不那麼在乎公共形象的女人,沒有那麼異性戀。…因為她不害怕男性目光,她不會覺得男性目光是天羅地網。…我覺得一個極有自信的女人,她比較不會那麼管社會規範,所以她也不會被異性戀體制軋得那麼緊…」

雖然這個描述不完全正確
但已是最具體的說法
自己一直以來對這個話題只有模糊的見解
從氣質開始 最後總會流於表面評論
但也許就是因為不只有單一的樣貌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
整個族群多元繽紛
才是最真實的存在
shadow
2 years ago
「T與婆不是完全隔絕的,T婆與不分也不是完全隔絕的;受訪者在很自然的狀態下就會游移。所謂『很自然』,意思是:這游移並不是為了表示自己比較進步、不僵化、有慾望流動的能力,也不是為了表示她對於分T婆的不屑或鄙視;而是她在生命歷程裡見招拆招、且戰且走的真實軌跡。」
shadow
2 years ago
以前會很怕改變
不是對未知的恐懼
是對人格價值觀的懷疑
會不會變成自己也不認識的樣子
但慢慢的能接受過去排斥
或是沒想過其實合適的風格
嘗試令人雀躍
過程中意料之外的發現
是成長的養分
正向的態度直面
就能化解不安的疑慮
shadow
2 years ago
不管是無意識或是刻意促成的轉變
我們只是在找尋最自在的樣貌
無所謂好或不好
僅僅是在光譜上增添更多色彩
拓展無限可能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