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巷弄裡的雪花
5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讀嘛讀嘛
#心理應用
[筆記] 《媽媽的公主病》 | 戲雪 - vocus
我理解的重點––公主病媽媽:
自戀型性格、認為女兒是自己的延伸、注重形象不注重實質;會掌控女兒的生活、貶低女兒的自尊、漠視女兒的感覺、嫉妒女兒的成就,甚至模倣女兒,包括搶女兒男友 = = (我OS:真慘……Q_Q)
#舊文新噗
#好書推坑
#書摘
#媽媽的公主病
latest #6
巷弄裡的雪花
說
5 years ago
女兒會不敢分享好的事情(習慣性地怕顯得驕傲,怕被潑冷水、被否定、被比較……) -> 習慣性低姿態的結果:別人也會小看妳 + 會變成好像只會抱怨的負能量人會不敢相信自己能成功(總有個聲音告訴她不要自以為是、太天真、眼高手低……) -> 不敢脫離可能一點都不舒適的舒適圈、把自己往低境推以求安全感然後一直惡性循環……
巷弄裡的雪花
說
5 years ago
書摘
p.154
為什麼有些(公主病媽媽的)女兒們成了高成就者,有些則搞自我傷害?
大多數時候高成就者一生中曾經碰到貴人,外婆、阿姨、父親,或其他近親,此人給了她正向訊息,使她得以平衡或對抗來來自母親的負面訊息。
這位貴人往往充滿愛心,能理解她、滋養她。
自我傷害者往往沒有這樣的貴人幫她,就算碰到這類人,相處時間不夠長,無法產生影響。
如果妳母親否認自己真實的感覺,那麼她也不會讓妳有自己的感覺。
如果一位母親不愛她的孩子,或者認為孩子不夠好,孩子就會相信自己不可愛、也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沒有人挑戰這種扭曲的觀念,並讓孩子知道她有價值、是珍寶,那麼孩子就會內化這些負面訊息,最後確定自己不可能改變。
巷弄裡的雪花
說
5 years ago
p.171
自戀型母親的女兒在情感和私密需要得不到滿足時,很容易就會落入自責遊戲中, 而非選擇錯誤對象而已。
如果妳覺得下面的情況聽起來不陌生,就要小心:
妳不想落入檢驗伴侶好壞的自戀陷阱中。
如果妳將理想伴侶變成壞蛋,可能會覺得必須在他拋棄妳之前先拋棄他。
被拋棄的感覺很可怕,因為妳本來就已經覺得被拋棄了。
父母可能身在妳旁邊,但妳覺得情感上自己是棄兒。
妳或許繼續被虐待,或維持不完整的關係,覺得自己反正不值得有更好的。
立即下載
巷弄裡的雪花
說
5 years ago
p.176
健康的男人不會希望被控制或撫育,他會希望回饋伴侶。他了解如何互依互助。
施予行為其實只是捍衛自己依賴性的作法––內心深處那些未滿足需要的偽裝。
巷弄裡的雪花
說
5 years ago
p.231
自戀型性格母親的女兒通常看不出自己好到被別人嫉妒的地方,而只是覺得自己又做錯了什麼事。
《仙履奇緣》是自戀型母親的女兒們最津津樂道的童話故事。
巷弄裡的雪花
說
5 years ago
LikeCoin - Reinventing the Like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