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有一演出,販售3、7、13等不同人數的團體票,觀眾席總座位數為一正整數n,求三種團體票各該販售幾組,能達到最高效益?」
.
這是我的第一場比賽。
很標準的題型,背包問題是最經典的應用題,只是換了一些名詞跟數字罷了,骨子裡還是貪婪演算法。從第一步開始,每個步驟都選擇以現在的狀態而言最佳的選項,一步一步,就會在終點得到答案。
幾乎所有的演算法都要把大問題拆成小問題,貪婪演算法也不例外。現在要把積木做成三個不同的大小,再想辦法填滿格子,每次只要選目前而言能塞最滿的積木就可以了。
很多人會把程式比喻成積木,我覺得什麼都是積木。
.
最佳化笨死了。
學數學的人很喜歡講故事,每個公式都可以講一個故事,和應用沒有關係、也和算數沒有關係。我不知道我比較喜歡哪個版本,但都沒有關係,只要背起來就好了。
每個故事都有一個看上去很厲害的標題,有時候我都懷疑電影片商是擲骰子決定要用哪一章的標題作為片名,例如Matrix。
.
第一次坐在陌生的大型會議室,教室前的投影幕顯示著Score Board,大概是整場比賽中最戲劇化的部分了。如果我是競賽程式的實況主播,我一定會仔細描述Score Board最上面三組選手看見它的表情。
會有人想聽競賽程式實況轉播嗎?
好歹也是一種競賽吧。不過自從比賽開始到剩下半個小時,我沒有再抬頭看一次Score Board,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