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彥
4 years ago
今年二月份有管道投資口罩機,一個基本口罩機產線是兩千萬,分作四十股。
是自己信得過的大哥與門路,因此本有意投資兩個單位。
後來因故未能履行,也慶幸當初未能履行。
彥彥
4 years ago
一是當時各種內線、各種小道已逐漸沸揚,同樣的設備、同樣的原料,一個禮拜的漲幅可以高達3~15%,還在猶豫,預算又再拉高,這種被迫於燃眉中下決定的狀態是我很排斥的。

二是資金問題,我本沒有這麼多閒置現金,這是最實際的。大家都是十股、二十股,就我這兩股、硬擠到三股甚至四股好了,也是杯水車薪,自然人微言輕,即使人家不說,我們自己也會這樣覺得。
彥彥
4 years ago
第三,是事後看來的救命稻草。我想以中國的物產之富饒、人力之豐沛,口罩這種救命的剛性需求,能稀缺到什麼程度?中國能容許這樣的稀缺多久?簡單算了算(我自有算法),初期猛暴的投報率或有可能無法攤平初期的投資(我那時是覺得有三成機率賠錢,三成機率打平,兩成機率小賺,一成機率大賺)。
彥彥
4 years ago
有七成機率不輸,好像不錯對吧,畢竟如果是棒球選手,能維持十次失敗七次(十次成功三次)就是優秀的打擊者了
立即下載
彥彥
4 years ago
不過我擔不起那個風險,屁股不夠大,自認玩不起。
彥彥
4 years ago
十個月過去,當初冒險進場者,無一倖免,少輸為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