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巷弄裡的雪花
4 years ago
#讀嘛讀嘛
#親子教養
試讀《暴走小孩,淡定父母:與特殊孩子的情緒共舞》 | 戲雪 - vocus
這是一本容易入門、也能廣泛應用的實用書籍:從心理準備開始,調整自我的認知,「由家長(我們)先發動的雙人舞」,接著書中實際舉例狀況題,「當孩子發飆、打人」,然後進一步分享家長如何自處、自救,最後則是擴展到四周,「用愛串聯防護網」,共同打造一個友善包容的環境和社會。
#舊文新噗
latest #8
巷弄裡的雪花
說
4 years ago
其實不只對孩子,有些成人也會有這些「狀況」,可能是因為他們小時候沒有得到好的關照,沒有找到和自己、和社會相處的方法,倘若我們剛好是這些人的伴侶、好友,也可以依循此書,來幫助他們和我們自己。
巷弄裡的雪花
說
4 years ago
對我而言,我覺得最有幫助的是溝通的部分,作者不只講道理,還實際列舉分析其問題所在。比如文中這段:
巷弄裡的雪花
說
4 years ago
觸覺敏感的孩子被路人不小心碰到,想衝去打路人。
媽媽:「哎呀!輕輕碰一下有什麼關係。」 X(這是同理你自己而非孩子)
媽媽:「你被碰到了。」 X(事實)
媽媽:「你被碰得很不舒服。」 O(感覺)
媽媽:「你痛得想打他。」 O(想法)
孩子:「對啊!痛死了!」
立即下載
巷弄裡的雪花
說
4 years ago
就我所知,大部分的長輩是用第一句來「教」小孩,或者頂多是安撫,很少有家長知道這時該做的是同理、幫助孩子理清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即便是知道要這樣做的我,也沒有意識到第二、三、四句是有分別及適用對象的。再看這一段:
巷弄裡的雪花
說
4 years ago
大雄哭著回家。
媽媽:「你晚上要吃排骨還是雞腿?」X(轉移注意)
媽媽:「你覺得很傷心。」 O(同理,輕度特殊生)
媽媽:「大雄傷心。」 O(同理,重度特殊生)
巷弄裡的雪花
說
4 years ago
第一句也是一般家長常用的(我還看過有家長教小孩「都是別人的錯」的),而第二、三句適用對象,書中都有進一步的介紹喔。
巷弄裡的雪花
說
4 years ago
相較於硬梆梆的學術性文章,本書作者以親身經驗為出發點,分享所知所學,讀起來就像在看社群討論那般親切,其誠懇鼓勵的語氣、條理分明的敘事,相信也能帶給父母們許多勇氣和實際性的幫助。
巷弄裡的雪花
說
4 years ago
LikeCoin - Reinventing the Like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