樋口(´∩ω∩`)🎞️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Murmur】一堆自我困惑:
原來我沒列過女導演的筆記嗎🤔整理成目錄才發現這件事,明明就默默看得很自然阿,找個時間列一下好了。
latest #35
不想開新噗所以抱怨一下
[閒聊] 奧井雅美為什麼沒有爆紅過?好智障,因為時代不同機會不同,以前日本歧視動漫這領域很深,現在還不是向錢看齊才沒那麼誇張,開始有動畫歌手上紅白還不是近幾年的事情。在那邊說奧井不夠紅,不是,而是因為當時做什麼都很賺各領域根本不需要互相沾邊,不需要跟風,現在則不是,是看到紅的都要分一杯羹。
為什麼我正事都不做在那邊五四三二一阿
然後講到歌手這件事情,現在唱片公司提出來的歌手都尬不過韓國的,所以本來流行音樂領域中,要說很火紅的日本歌手有誰?還不也都是因為跟著連續劇而唱主題曲才少有人知。但因為日本動畫很多人看,所以動畫歌手的唱片銷量或許比唱連續劇主題曲的銷量還要好上很多,自然紅的程度就會不太一樣。以前日本自己生產的偶像團體跟歌手都還廣為人知,流行歌手不是有個平成三姬,動畫偶像不也是有個御三家,在那更早之前也各自有偶像歌手各自蓬勃發展,根本不需要兩個不同的藝能領域混在一起。所以就說是時代不同。
立即下載
等一下,我也沒列動畫導演ㄚ😂
拜託一下日本女導演跟日本女動畫導演才難找咧,哭死為什麼女動畫導演這麼少,明明就有很多很棒的女動畫師啊
美監、作監都可以去當動畫導演了,到底是不是我看太少QQ
我有翻我以前噗文的習慣所以我又再翻了XDDDD
現在日文看懂得比以前還要多上很多,英文當初也是看懂很多,所以有種新世界的感覺。但是看懂不代表會寫啊,不想面對明天的考試
這噗沒什麼好按喜歡的意義啦XDDD 不用按讚啦XDDD
最近休息時間在想,如果我可以辦頒獎典禮的話,我會想要頒發什麼樣的電影獎項,我想我會新設立:

最佳演技演員獎、最上相演員獎、本年度最佳風雲人物獎、本年度最佳技術突破長片、最佳毛毛演技獎。

另外如果仍是以前奧斯卡的做法會新增:最佳動畫片劇本、最佳女性電影獎、最佳女性電影劇本、本年度傑出女電影人。但我的理想狀態是劇情片跟紀錄片入圍比例無性別懸殊差異,那就不用增設了。這個只是我想想的而已😂
◐❍◑
4 years ago
之前有看過人整理日本女動畫導演!
還蠻多是隨著近年BL動畫化的趨勢崛起的
但詳細研究女動畫導演的資料真的蠻少的qq
其實我用google 大神查了一下😂
近期女導演都拍些BL類型的劇
會滿怕窄化她們的發展QQ
覺得自己寫了好多好爛的東西喔😓
講一些廢話
成長型電影很多都是偉大ㄉ男導演拍的,所以很多有夢想中的女神出現在裡面,然後那個夢想中的女神都會是想要跟她有關係的對象,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對女性評頭論足的惡質言論跟幻想跟她上床畫面,這就是標準的成長電影公式。看看劇本教科書,會跟你說這是成長歷練的其中一部份,要跟夢中情人有一段關係才會有成長,好了,搞清楚又不是每個英雄的旅程都想要跟女神上床。
女神可以罷工,當然又不是每個都一定要去當阿尼瑪。現在女神要當阿尼瑪斯也可以。管她想當阿尼瑪還是阿尼瑪斯,管她那麼多幹嘛。
我的品味實在很怪,比起演出來的兩個同性相吸,而是男導演跟男演員或編劇兩個人默契絕佳或是女導演跟女演員女編劇默契絕佳那種在經歷一起工作的劇組革命情感還比較吸引我⋯⋯而且同性限定,可能是看太多兩個變成姐妹或是變成兄弟ㄉ吧⋯⋯我怎麼喜好這麼冷門
仔細想一想,某些電影類型根本就是歧視女性阿,認為女性只會看無腦的電影才會有Chikc-filck不是嗎?我還真是沒想過類型有歧視女性的問題欸(又突破了什麼)
雖然我滿喜歡看女性們穿西裝的樣子(甚至跟朋友還有一個西裝女子的相本),但後來我想了一下.......這樣是不是代表我也下意識喜歡女性去陰柔化????意思就是要扮成男性的樣子才能跟男性一樣有主權,才能掌握力量甚至改革。因為裝扮成男性的樣子才是陽剛的代表,是這樣嗎?我是不是想太多了呢。
用衣服單純的象徵兩性,我是不是太去脈絡了呢🤔
最近在捉摸怎麼看電影,我覺得自己好像不會看電影。我沒什麼很大的雷點,我只看架構還有有沒有交代清楚這種很基本的內容,手法會加分可是那是特色跟風格,討好觀眾偏好的方式。但我人生困惑真的是:又在想要怎麼看電影
新片子應該要跟上年代可是最近太多重啟好像在補90年代作業一樣.....好多電影時代才在跟你說抱歉現在試圖趕上進度一樣產出很多重製電影,然後如果你那個重製沒有大翻那我也會覺得就不用翻了毫無新意不要翻了浪費錢.......就跟漢內克為什麼要重拍一模一樣的大劊人心一樣啊........
我.........又不懂ㄌ..........
很久沒看影評看得醍醐灌頂,熊熊讓我想到大學時期遇到一些學電影的人對台灣「後」新浪潮的挑剔嘴臉,坦白說這些都懂.......提出這些老問題一直都存在,就像台灣說著包容多元只要選舉出現就出現政治對立,人們才不會很關心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當然更不要求電影要有多深的層次內容,不用要求這麼多吧,都是奢望。
真的受不了大家只看新電影,你們這些新一代的觀眾都給我看老電影好不好,看什麼新電影,就會發現現在新電影多無趣,50年前的內容又拍一次不嫌膩嗎
講到台灣電影心裡又一陣幹意..........台灣電影像商業靠老攏就是找什麼AV女優來拍片,而且還是什麼噁心巴辣稱不上是藝術片也稱不上是A片的鬼東西,還是輔導金長片,垃圾居然是輔導金長片,真想把那個劇本拿去砸在評審跟文化部的官員臉上。
後新浪潮當時也一堆同志片/假文藝片/小清新片,好煩這些片子拍了個十幾年了你們怎麼都不會想要好好翻類型或是任何新奇的點子..........大家創意都死光了,技術人才跑光就算了台灣人才又不努力看了真的各種火,每年不想再看金馬也是這樣,以為把中國趕跑沉溺在自以為是自由中卻不會想要振作。你們這些電影人,不要自溺,看看其他好電影刺激自己找點靈感,不要講什麼低成本,人家低成本還是可以拍好電影,你們這些海外留學喝了一肚子洋墨水回來拍片的都好好想想怎麼拍吧真的是一個受不了到想吐了。
時間真的是殺豬刀,我實在沒有要刻意批判在故事內的思想有多傳統的觀念,老外倒是都先想好,反正打著原作是近50、40年前的改編,也不能夠對作品本身的封閉思想批判,雖然我也無意做這件事啦。
看到ㄇㄖ討論怪獸/特攝/機器人的預設族群是男性,因而劃線造成刻板印象ㄧ事,我自己是想要分享一下自身感觸,我近幾年本來就很想入機人/鋼彈圈(沒有要買玩具的意思,工作上看太多XD),想要看這些影視作品,但我一直很怕作品當中物化女性的情節會造成我本人看不下去,我是預想滿多的,但我就是怕XDD 這個矛盾卡很久,但我又沒實際行動就先入為主好想也不是個辦法🤔
講到玩具倒是有個小故事可以分享,我們的財務小姐的姐妹的小孩是個小男生,但是前陣子開始對辦家家酒的玩具有興趣,所以來找家家酒的玩具XD我們就會幫她物色不錯的給她,讓她送給姪子。我朋友的姪女則是對車子有興趣,所以我也有幫忙物色好的車子給她😂
看電影好像進入時光機⋯⋯好電影都不按暫停拼命看,我想要買連光碟機跟電視啦
有一陣子看影視作品會有一種不太舒服的感覺,那種感覺就像是一個疙瘩,後來才發現是我自己壓抑自己不要去在意性別意識。為什麼看一個主流作品....無論是劇情動作冒險這樣的內容,卻會讓自己感到不愉快呢?那個是一個很小很小很小的疙瘩,因為還很小(那時我還是個學生),到後來最近變得很大,可是為了堅守自己的標準跟門檻,我會把那個不愉快的感覺壓到最後,如果作品沒有精彩到讓我忘記這個疙瘩,我就認為沒什麼好談的了。
表示那作品爛到已經不能再爛了...........
虛擬作品之所以能夠挑戰各種道德禁忌題材,便是由於前提在觀者都有意識的認知「這是虛擬的題材」,所以當新聞(現實世界)出現的一個真實的異於常人思想的存在時,反彈與爭議才會出現;不是虛構便是不受控制下的,是不合於常理規範的。當然,虛構作品的出現一方面除了娛樂,其次在於教育,秉持著倫理觀念去觀看時會因此挑戰感官的刺激,另一方面也是在體悟與學習這些異常的神祕之處。當有觀者對這種感觸有所共鳴,實在令人敬謝不敏,對於恐怖片的恐怖有感是生活累積上的發洩,可是對於變態的心理狀態有感,那種潛在思想,不就表明了其實每個人都有成為變態的潛能嗎,仔細思考了一番以後,覺得這世界還真是可怕。
食道與胃是我的道德意識糾察隊,當有不符合社會及道德意識的情節,我可能會吐出來。這樣的話我看那些名導的電影是不是要備妥一個嘔吐袋,先看好大綱自己在做好心理準備才能看了。
那個什麼⋯⋯探討女性情慾的電影由一個男導演拍我真的覺得很說服不了我欸!不是啊三島由紀子不是拍了慾火烈愛嗎⋯⋯雖然不是SM啦但是就認為女性情慾女導演不是下手了嗎⋯⋯又有新人的裸戲⋯⋯
雖然我也認為這次評論實在過狠…….為什麼讓我有一種錯覺是,負面評價的出現等於否定了台灣一樣,不是,要想的是台灣有能力更好,到底要台灣電影活在溫室多長時間才能出來跟其他國家電影比較?好的電影作品無論使用哪種時代的理論應該都能夠被反覆審視,而不是批判說用的理論是過時的。我很早之前就不敢去看院線國片,還不都是因為我太怕踩雷。如果說是好片到有目共睹,賣我兩倍價錢我應該也會去殺去院線看,但爛片到無可救藥我就會想為什麼要花我的錢跟時間去淌這場混水?
更多體悟是現今的影像潮流已經不在著重於內容上追求,更多的是形式表現上的嚮往。大膽的嘗試多彩的影像實驗,嶄新科技的運用反而填充對於情節轉折的需求,如果感受大於理解,是當今的潮流,那我們對於影像的感受,會不會在這些繽紛斑斕的流動之中失去主見思想呢。
back to top